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年泌尿系统疾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16654
  • 作      者:
    饶向荣, 张亚强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亚强,男,1953年7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副主编。2002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1名。主要研究方向为前列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译文40余篇,目前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丹蒲胶囊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影响的研究”等课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年病中西医诊疗丛书》对老年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叙述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老年肾脏及泌尿外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断要点、中医对老年肾系疾病的认识、可改变危险因素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老年药代谢特点及合理用药问题和老年肾系疾病的调护。分别对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老年肾小球微小病变等37种老年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与转归、难点与对策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且,就老年血液透析并发症、连续血液净化在老年肾脏病中的应用、腹膜透析并发症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运用等热点进行了讲述。汇集了中西医诊疗老年泌尿系统的精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br>    一、肾脏<br>    (一)肾脏的大体结构<br>    1.肾的位置及毗邻肾脏位于腹膜后方,相当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的两侧,右肾的前面上2/3邻接肝的右叶,下1/3接触结肠右曲,内侧缘接触十二指肠降部;左肾前面上1/3接触胃,中113邻接胰体和胰尾,下1/3邻接空肠,外侧缘的上半与脾相邻接,下半与结肠左曲相邻接;两肾上极和内侧缘的一部分承载肾上腺。肾的后面贴近腰方肌、腰大肌外缘和膈。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肌织膜、肾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肾的正常位置,主要靠肾筋膜、肾脂肪囊及其与周围的连接来固定。此外,肾血管、腹膜及腹压对肾也有固定作用。<br>    2.肾的血管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两侧,约第1腰椎水平发出。肾动脉在肾门附近分为前、后(或上、下)两支到达肾脏。在肾门内,它们的分支位于肾盂的前方和后方,在肾乳头的凹陷间入肾实质。肾动脉在肾内的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肾实质的一定区域,称为肾段。一般由较粗的肾动脉前支发出头、上、中、下段动脉,较细的肾动脉后支延续成后段动脉,因此每个肾脏也分为头、上、中、下、后5个肾段。肾段动脉的分支穿人肾实质,位于肾锥体的侧方,称叶间动脉。叶问动脉走行到肾皮质、髓质交界处,发出与之呈直角的分支称弓形动脉。自弓形动脉向皮质表面发出多支放射状分支,称小叶间动脉,进入肾皮质迷路。入球小动脉主要来自小叶间动脉的旁支,进入肾小体后继续分出若干小支,形成盘曲的毛细血管袢,彼此互相吻合成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由肾小球内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在皮质表层及中部,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即形成球后毛细血管丛,分布于肾小管周围,再汇合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最后到肾静脉;而在皮质深部的髓旁区,出球小动脉形成髓质的直小动脉,成束直行下降到肾乳头,直小动脉在行走过程中发出分支到髓质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周围,形成毛细血管丛,并由髓质向皮质返行成直小静脉,汇入小叶间静脉。<br>    3.肾的大体解剖肾的大小在成人一般长10~12cm,宽5~6cm,厚3~4cm,重100~1409,女性比男性略轻。在肾冠状切面上,可见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呈红褐色,血管丰富,大多位于肾边缘部,内有细小红色点状颗粒,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曲部构成。髓质位于皮质深部,由肾小管直部及细段所形成髓袢和集合管构成,呈条纹状,色淡红。每侧肾髓质部由10~20个肾锥体组成。肾锥体底部较大,外观呈圆锥形,并稍向外凸,与外周的皮质相连;锥体顶部圆钝,称肾乳头,伸人到肾小盏内,每个肾乳头顶端有10~30个小孔,称为肾乳头孑1。许多乳头孔排成筛状,又称筛区,肾实质滤过所产生的尿液即由此流入肾小盏。2~3个肾小盏连接成较大的肾小盏,几个较大的肾小盏相聚,而后形成肾盂,肾盂直接与输尿管相通。<br>    肾间质:主要是一些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交织分布于肾实质成分之间。间质以成纤维细胞最多,呈星状或不规则形状。第二种细胞是巨噬细胞。肾髓质的间质成分较多,并且自肾锥体的底部到肾乳头尖,间质逐渐增多。间质内含有髓质间质细胞,该细胞内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脂滴,该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前列腺素。<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br>一、肾脏<br>二、输尿管<br>三、前列腺<br>四、肾上腺<br>五、膀胱<br>第2章 老年肾脏与泌尿外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诊断要点<br>一、老年肾脏病是全球性的重大疾病<br>二、老年泌尿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br>三、老年肾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br>四、老年肾脏病病因<br>五、老年慢性肾脏病的肾功能检测及分期<br>六、老年人与血液净化疗法<br>七、老年泌尿外科疾病诊断特点及临床特点<br>第3章 中医对老年肾系疾病的认识<br>一、病因<br>二、病机<br>三、证候特点<br>四、用药要点<br>第4章 可改变危险因素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br>一、肥胖<br>二、乙醇<br>三、吸烟<br>四、盐的摄入<br>五、体力活动减少<br>六、脂质代谢异常<br>第5章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及合理用药问题<br>一、老年病理特点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br>二、老年人药动学特点<br>三、老年人合理用药<br>第6章 老年肾系疾病的调护<br>一、无病早防,防重于治<br>二、有病早治,防其传变<br>第7章 老年急性肾损伤<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8章 老年慢性肾衰竭<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9章 老年肾小球肾炎<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10章 老年肾病综合征<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合并症<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11章 老年肾小球微小病变<br>一、临床特点<br>二、西医治疗<br>三、中医治疗<br>第12章 老年膜性肾病<br>一、临床表现<br>二、治疗<br>三、预后<br>第13章 老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br>第14章 老年IgA肾病<br>一、影响因素<br>二、西医治疗<br>三、中医治疗<br>第15章 老年新月体性肾炎<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16章 老年糖尿病肾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17章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18章 老年肾淀粉样变<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19章 老年高血压肾损害<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20章 老年缺血性肾脏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1章 血栓性微血管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2章 老年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3章 老年急性间质性肾炎<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第24章 老年慢性间质性肾炎<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25章 老年肾小管性酸中毒<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6章 老年尿路感染<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7章 老年尿酸性肾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8章 老年马兜铃酸肾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29章 老年造影剂肾病<br>一、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预防<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0章 老年囊肿性肾脏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1章 老年尿失禁<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尿失禁的临床评估<br>三、分类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32章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33章 老年泌尿系结石<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4章 老年肾结核<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和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5章 老年肾癌<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6章 老年膀胱肿瘤<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7章 老年前列腺癌<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实验室检查<br>四、诊断及鉴别诊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8章 老年梗阻性肾病<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辅助检查<br>四、{爹断<br>五、治疗<br>六、预后与转归<br>七、难点与对策<br>第39章 老年勃起功能障碍<br>一、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br>二、临床表现<br>三、诊断及鉴别诊断<br>四、治疗<br>五、预后与转归<br>六、难点与对策<br>第40章 老年血液透析并发症<br>一、透析失衡综合征<br>二、首次使用综合征<br>三、低血压<br>四、透析中高血压<br>五、心力衰竭<br>六、透析中头痛<br>七、心律失常<br>八、感染<br>九、出血问题<br>十、透析中并发症<br>第41章 连续血液净化在老年肾脏病中的应用<br>一、连续血液净化技术简述<br>二、连续血液净化的特点<br>三、连续血液净化的适应证<br>四、连续血液净化在老年人中的应用<br>第42章 老年腹膜透析并发症<br>一、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br>二、腹膜透析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br>第43章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问题<br>一、CKD患者CVD的危险因素<br>二、CKD患者心血管钙化<br>三、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常见临床表现<br>四、CKD患者CVD防治策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