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06818
  • 作      者:
    胡大一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近半个世纪以米,医学技术水平有了令人瞩目的提高,概括地讲,医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流行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我们对多种疾病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预防、诊断与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二是大量新的诊疗技术、设备与药物相继问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手段。这两方面的进步,为我们更好地防病治病奠定了基础。在此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防病治病理念,如何科学规范、合理地应用这些新技术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
    毋庸置疑,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进步所必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们战胜疾病的重要保障。然而,如果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被不规范应用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高举公益、规范、预防和创新这四面旗帜,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结语
    部分ACS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未进行血运重建治疗而采用药物治疗,这些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危ACS患者,年龄较大、合并肾功能异常和多系统疾病,预后差。大规模临床研究中通常没有包括这些患者,而调查显示这些患者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药物治疗。
    为了加强ACS患者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时筛选出高危患者,对于高危患者尽可能积极采取介入治疗策略。对于低危和不适合血运重建的ACS患者加强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尤其是急性期和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治疗的基石,急性期应给予正确的负荷量,长期治疗应该坚持治疗12个月,阿司匹林应该终生服药。由于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往往很难实现对抗栓疗效的长期评价(例如,超过1年),而指南正是基于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评估。尽管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但是目前还不建议常规进行有关血小板活性检测来决定是否用药或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抗栓治疗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出血危险的评估和预防,尤其是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患者。在对待抗栓治疗的出血问题上,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对非血运重建患者应该严密随访,尤其是高危患者,重视长期管理和二级预防,如抗栓和他汀等有效治疗,使其能够达到与PCI患者相近的临床预后。
    ……
展开
目录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二、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征求意见稿)
三、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四、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中国专家共识
五、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
六、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初稿)
七、新型的调脂植物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八、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九、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十、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