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时间生物医学源流
第二节 西医时间医学源流与发展概况
一、时间医学源流简况
早在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文集中就有关于医学活动与季节关系的记载。人们特别重视的是气候的节律性改变与人体某些疾病之间发生与发展的关系,虽然是宏观的、相对模糊的,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虽然l729年法国学者德曼仁发现的豆科植物叶片开合的昼夜变化,现在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有关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报告,实际上在其30年前的1698年Floyer就报道了哮喘患者症状夜间发作或加重、白天缓解的节律现象,以后人们逐渐发现流感患者咳嗽夜间加重,风湿病患者疼痛夜间重于白天等时间医学内容。随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时间医学的研究。如在1801年.人们就认识到人的脉搏早上比晚上快。1814年J.Jvirey既对人体功能的节律进行了描述,还论及了时间医学在保健、疾病的防治以及药物的治疗等方面的应用。随着血压计的发明与应用,1881年德国学者Ignaz Zadek发现了一般正常人血压早晨较低,下午较高的节律。1866年William Ogle观察了人类的体温有昼夜波动节律。20世纪初,人类就已发现疼痛反应有昼夜节律性,如1913年Grabfield就证实,人对电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具有昼夜节律性。1937年Jores等发现牙痛具有傍晚18时左右疼痛明显的节律性。1922年,Curt Richte,证明了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的内源性性质,并证实了大鼠的昼夜节律可被明暗周期及喂食的时间所同步。他也曾研究了哺乳动物的时间起搏点,主要是在下丘脑受损时,大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就会受到干扰.奠定了发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为昼夜起搏点的部位的基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