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本草纲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02016
  • 作      者:
    膳书堂文化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刻苦攻读中医药学,也成为一代名医。他尤其重视本草,在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历经29年编写而成。此书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还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了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

展开
精彩书摘
    莱菔
    【释名】六月下种,开紫绿色小花。它的叶子大的像芜菁叶,小的像花芥叶,叶上都有细柔毛。它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形状有圆、长两类。一般说来,生在沙性土壤中的莱菔脆甜,生在瘠薄土壤中的则硬而且辣。莱菔的根、叶都可生吃或熟吃,是蔬菜当中最有益于人的。又叫萝卜。
    根、叶
    【性味】根:味辛、甜;叶:味辛、苦,性温,无毒。
    【主治】做成散服及炮制后煮服,大下气,消食和中,去痰癖,使人健壮;生莱菔捣烂后取汁喝,清凉解渴,利关节,养容颜,出五脏恶气,制面毒,行风气,去热气。利五脏,使身体感觉轻松爽快,肌肤白嫩细腻。同时又可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萝卜和羊肉、银鱼煮食,治劳瘦咳嗽。和猪肉一起吃,益人,生萝卜捣烂吃,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吐不能食,又治吐血和流鼻血。同时还宽胸膈,利大小便。萝卜生吃,止渴宽中;煮熟来吃,化痰消胃肠积滞。萝卜还能除鱼腥味治豆腐积。主治吞酸水,化积滞,解酒毒,散淤血,效果非常好。把萝卜研成末服,治各种淋症;制成药丸服,治小便白浊;煎水洗脚,治脚气;饮萝卜汁能治痢疾和失音,还可治被烟熏得将要死的人;生萝卜捣烂涂在跌打损伤和烧伤、烫伤处,也很有效。莱菔特别能制面毒.
    【发明】  曾经有个婆罗门的僧人来到东土,看见人们吃麦面,惊呼:这麦面是大热之物,怎么能吃呢?又看见他们饭食中有萝卜,才说:全靠有萝卜来解麦面的热性。从此相传下来,吃麦面必须吃萝卜。萝卜捣烂制面,做出的面食最好吃,吃得很饱也不会发热。萝卜煎来吃,下胀气。凡是人饮食过量了,生嚼咽则能消食。
    张呆所作的《医说》上说:富人李某生病,流鼻血不止,非常危险,医生用萝卜、天然水、酒调服,鼻血即止住。这是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妄行,萝卜下气而酒作引导的原因。《延寿书》记载:要师在逃难时逃入石窟中,强盗用烟熏,在熏得他昏迷快要死的时候,他摸到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立即就苏醒过来了。这种方法以备急用,不可不知道。但是吃多了莱菔会动气,只有生姜能制这种毒。籽
    【性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主治】研汁服,治因风邪而引起的风痰症发作。同醋研细后服,可以消除肿毒。它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胀利大小便,止气痛,治腹泻粪便杂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疮疹。
    【附方】
    治食物作酸:生萝卜嚼数片,或生嚼萝卜菜都很有效。但是干的、熟的、盐腌的,都没有效。
    治反胃:萝卜用蜜煎浸后,细嚼慢咽,有效。
    治肺痿咳血:萝卜加羊肉或者鲫鱼煮熟,频食。
    治鼻中出血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加入少量的酒烧后服用,也可以用萝卜汁注入鼻中,效果都很好,或者将酒煎沸,再加上萝卜煎后饮用,也可治好。
    治痢疾伴有不思饮食,呕吐不纳:萝卜捣成汁一小盏,蜜一盏,水一盏,一同煎,早一服,午一服。或用萝卜籽擂的汁也可以。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天天饮用。又方:用萝卜片,不论新旧,用蜜浸一会后,含在嘴里,咽下它的汁水,直到味淡又再换一片,到觉得想饮食的时候,用肉煮粥吃,但不能吃得过多。
    治大便下血:大萝卜取皮烧灰存性,荷叶烧灰存性,蒲黄用生的,三种各等分,一同研为末,每次用一钱,米汤送下。又一方:蜜炙萝卜,任意吃。
    治伤酒下血:用萝卜十二个,留青叶一寸左右,放在罐中加井水煮,煮到十分烂后,再加淡醋,空腹时任意吃。
    治肛门脱出:把生萝卜捣烂,敷填在肚脐中,用布裹紧,直到感觉有疮长出时,立即除去,效果非常好。
    治因湿热蕴结下焦,形成砂石淋,下腹、腰部、尿道疼痛难忍:用萝卜切成片,蜜浸一会儿后炙干,再浸,再炙,反复数次,但不可过焦。细细嚼后用盐开水服下,每日三服。
    治偏正头痛:生萝卜汁放入一个蚬壳里,患者仰卧,将萝卜汁注入左右鼻孔中,神效。
    治哮喘遇过敏原即发者:萝卜籽淘干净,蒸熟后晒干研细,加姜汁浸后蒸成饼,制成绿豆大小的丸。每服三十丸,用唾液咽下。
    治年久头痛:萝卜籽和生姜各等分,捣后取汁,再加入少量麝香后,滴入鼻孔中,马上就可以止住头痛。
    治牙齿疼痛:生萝卜籽十四颗研细,加乳调和,左痛点右鼻,右痛点左鼻。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籽炒黄后研成末,用乳香汤送下半钱。
    ……
展开
目录

卷一 序例服药忌食
五味宜忌
相反诸药
各种食用害人的毒果
各种食用害人的毒鱼
各种食用害人的毒鸟
各种食用害人的毒兽
卷二 主治诸风
伤寒热病
痰饮
噎膈
心下痞满
胀满
诸疮
黄疸
喘逆
咳嗽
消渴
遗精梦泄
小便血
下血
痛风
头痛
脾胃
反酸
转筋

脚气
癫痫
项强
痉风
火热
湿

瘟疫
痈疽
瘰疬
瘿瘤疣痣
丹毒


泄泻
呕吐
反胃
胎前
产难
崩中漏下
妇女经水
跌仆折伤
产后
阴病
多眠
失眠
烦躁
惊悸
小儿初生诸病
咳血
牙齿出血
吐血、鼻出血
健忘
诸汗
寒热
虚损
溲数遗尿
赤白浊
痔漏
脱肛
大便燥结
阴痿
强中
阴囊痒
腰痛

胁痛
心腹痛
肠鸣
淤血
眩晕
眼目




狐臭
须发
牙齿
声音
咽喉
口舌
诸气
卷三 金石部
一、金玉类



水银



玻璃
古镜
玛瑙
珊瑚
宝石
石英
水晶
琉璃
二、石类
丹砂
石膏
石钟乳
雄黄
石灰
石炭
石脑油
石髓
石脑
卷四 木部
一、香木类


沉香
丁香
檀香
木兰



二、乔木类



白杨
梧桐
椿樗
杜仲
合欢
棕榈


芜荑
诃黎勒
皂荚
无食子
无患子
三、灌木类


酸枣
苦楝子
枸杞
冬青
金樱子
山茶
石南
阿魏
黄檗
五加皮
南烛
芦荟
巴豆
没药
四、寓木类
茯苓
琥珀
卷五 水部
一、天水类
立春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明水
半天河

夏冰
冬霜
冬冰水
腊雪
液雨水
梅雨水
屋漏水
二、地水类
流水
甘烂水
池沼水
井泉水
醴泉
山岩泉水
玉井水
盐胆水
热汤
生熟汤
温汤水
节气水
碧海水
寒泉水
乳穴水
卷六 火部
桑柴火
炭火
芦火、竹火
艾火
火针
灯火
烛烬
卷七 草部
一、山草类
甘草
黄耆
人参
桔梗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天麻
丹参
黄连
黄芩
防风
三七
白术
荠苠
秦艽
柴胡
升麻
远志
前胡
独活
胡黄连
长松
地榆
龙胆
二、隰草类


白蒿
甘蕉
紫菀
迎春花
海根
木贼
苍耳
金盏草
苎麻
牛膝
菟葵
水蓼
灯芯草
恶实
木莲
益母草
鸡冠
天名精
淡竹叶
款冬花
荭草
甘藤
紫花地丁
龙葵

何首乌
土茯苓

车前草
火炭母草
地黄
三、芳草类
当归
白芷
川芎
芍药
瑞香
兰草
泽兰
假苏
水苏
五味子
茉莉
豆蔻
积雪草
郁金香
马兰

郁金
薄荷
薰衣草
荠苎
四、水草类
水藻
海藻
海带
昆布

萍蓬草
荇菜

水萍
越王余算
水松
五、苔草类
陟厘
石蕊
干苔
六、蔓草类

寒莓
覆盆子
七、石草类
酢浆草
景天
石韦
仙人草
石斛
八、毒草类
鬼芋
凤仙
甘遂
大戟
半夏
附子
卷八 谷部
一、稻类



二、麦类
小麦
大麦
荞麦
雀麦
苦荞麦
三、稷粟类
菰米




薏苡
玉蜀黍
蜀黍
狼尾草
阿芙蓉
罂子粟
蓬草子

四、菽豆类
大豆
赤豆
绿豆
黎豆
豇豆
扁豆
毛豆
豌豆
蚕豆
刀豆
白豆
五、腌造类
蘖米
稻蘖
酒曲
附:造酒曲法
粟蘖
陈廪米
六、炊蒸类




蒸饼
寒具
馒头
麻腐
蜂糕
索粉
馄饨
豆腐
粉皮
豆炙
油堆
七、麻类
胡麻
大麻
卷九 菜部
一、荤辛类
山韭



山蒜

芸苔
葫葱
山葱
生姜
胡荽
胡萝卜
同蒿
马蕲
罗勒
白花菜
芹菜
辣米菜
莱菔
芜菁


白芥
香荽

邪蒿
二、柔滑类
菠菜
东风菜

繁缕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苜蓿

地瓜儿
水蕨
鹿藿
薯蓣
山丹
金针菜
油菜
白菜
水苦荬
菁菜
鸡肠草
茅膏菜
灰涤菜
土芋
百合
藕丝菜
桃竹笋
莫菜
黄芽菜
竹笋
菰笋

蒲公英
翻白草
鸡侯菜
孟狼菜

翘摇
零余子
甘薯
豆芽菜
睡菜
藏菜
蕹菜
莴苣
醍醐菜

秦荻藜
草石蚕
萱草

三、瓜菜类
壶卢
瓠和子
冬瓜
南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越瓜
四、水菜类
鹿角菜
海藻
紫菜
石莼
石花菜
龙须菜
五、芝类
赤芝
木耳
天花蕈
舵菜
石耳
青芝
紫芝
葛花菜
鸡菌
地耳
竹蓐
苦竹肉
土菌
蘑菰蕈
杉菌
白芝
灵芝
黄芝
黑芝
香蕈
卷十 果部
一、五果类


巴旦杏



红枣
仙枣
榔梅

二、山果类

棠梨
鹿梨
海红
木瓜
山楂
楂子
金橘


杨梅
核桃
樱桃

枸橼
枇杷
银杏

橡实
石榴

林檎

庵罗果

卑柿
君迁子
阿月浑子
三、夷果类
荔枝
龙眼
龙荔
橄榄
庵摩勒
榧实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附:椰子酒类
无花果
附:无花果类
枳具
马槟榔
桃榔子
海松子
木威子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无漏子
莎木面
菠萝蜜
韶子
四、瓜果类
甜瓜
西瓜
葡萄
婴奥
猕猴桃
甘蔗
五、水果类
莲藕
芰实
慈姑
乌芋
芡实
卷十一 虫部
蜜蜂
大黄蜂
土蜂
蜗牛
蛤蟆

蟾蜍
蚯蚓
雪蚕

蛱蝶
青蚨
海参
蜻蛉
蜚蠊
蚱蜢
卷十二 鳞部
一、蛇类
蚺蛇
金蛇
乌蛇
水蛇
鳞蛇
白花蛇
蝮蛇
黄颔蛇
二、无鳞鱼类
鳢鱼
鳗鲡鱼
鳝鱼
鲵鱼
河豚
海豚鱼
比目鱼
鲛鱼
乌贼鱼
章鱼
鲍鱼
海虾
水母
泥鳅
黄鱼
人鱼
海鹞鱼
文鳐鱼

三、鱼类
鲤鱼
鳟鱼
鳙鱼
鲢鱼
鲻鱼
嘉鱼
金鱼
青鱼
鲚鱼
鲂鱼
石斑鱼
鲩鱼
鲫鱼
鳜鱼
鲙残鱼
鲦鱼
鲨鱼
鲈鱼
鲳鱼
湖鲚
竹鱼
白鱼
江鲚
鲥鱼
石首鱼
卷十三 介部
一、龟鳖类
水龟
绿毛龟
秦龟
灵龟
能鳖

纳鳖


二、蚌蛤类
牡蛎

真珠
马刀
海螺
甲香

淡菜
蜗蠃
海月
车螯
田螺
紫贝
海蛳
蛤蜊
壳粉
卷十四 禽部
一、水禽类


鸳鸯








翡翠
鸬鹚
鱼狗
二、原禽类


锦鸡
山鸡雉


秧鸡
鹧鸪
晏鸟
伏翼
蒿雀

三、林禽类
斑鸠
青雀

布谷
百舌
鹦母鸟
杜鹃
慈乌
乌鸦
啄木鸟


山鹊
四、山禽类
孔雀



火鸡
卷十五 兽部
一、畜类






黄羊



二、兽类





山羊
羚羊
野猪
豪猪
野马
牦牛

鹿

风狸


灵猫

狗獾

水獭

木狗


三、鼠类

黄鼠
鼹鼠
硕鼠
鼬鼠

拔鼠
貂鼠
四、寓类
猕猴

猩猩
狒狒
果然
卷十六 人部
爪甲
乳汁
妇女月水
人血
人精
口津唾
牙齿
人尿
淋石
眼泪
人气
人汗
人胞
胞衣水
卷十七 味部
一、造酿类

槽底酒
烧酒
葡萄酒
社坛余乍酒
附:诸酒方

石蜜
豆豉
饴糖
砂糖


附:诸酱法
二、调饪类
高良姜
山胡椒
胡椒
地椒
蔓椒
崖椒
蜀椒
秦椒
廉姜
山姜
白芷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辣火
缩砂密
番椒
酸角
莳萝
醋林子
咸草
茴香
芥辣
萝卜子
荜茇
益智子
山柰
三、芬香类
白檀香
桂花
玫瑰
四、杂类
食盐
戎盐
光明盐
卤盐



杏仁
梅苏
麻油
菜油
豆油
醍醐
蜂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