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痰瘀相关学说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章 痰瘀相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和实践,由来已久。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就记载着半夏、服零(茯苓)、皂荚、虻(贝母)、漏芦等化痰祛瘀的药物。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墓医简,其中一个医简的处方为:干当归、芎劳、牡丹皮、漏芦及虻。此方养血活血加化痰散结,是痰瘀同治的典型方。它证明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医家对于祛瘀之中加以治痰,已有一定认识和经验。
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痰瘀相关的理论和治疗已有论述。首先,在生理上,阐明了津血同源的相互关系。如《灵枢·痈疽》中说:“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其次,在病理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痰瘀同病”,但从有关的论述中,也体现了痰饮与瘀血在病理上的相关性。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又说:“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结,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说明了津液与血瘀相互影响的病变过程。在《灵枢·水胀》中说:“鼓胀何如?岐伯日: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腹筋起”,实为络脉之瘀血。此说明了水臌之水由瘀聚而生,或水聚迫血不行而血脉瘀阻,二者互为因果,而形成腹大如鼓之腹水征。《黄帝内经》中所论之“瘤”,如“肠瘤”、“昔瘤”,为邪气内居,“津液久留”,阻碍血运,凝痰聚瘀而生成,也属痰瘀相关病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