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15954
  • 作      者:
    曹晓岚,张文高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曹晓岚,女,58岁。首批全国名老中医陆永昌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务。先后承担国家及山东省“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科研课题19项,获各级成果奖15项。所完成的中风病诊断标准规范化的研究目前已被收入《中医行业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内科学》中,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在介绍了脑的血液供应、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中医对脑的认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风先兆、中风病及中风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等内容,并从辨证治疗、辨病治疗、其他治疗、中医调护、经验体会、古论新解等方面详述了该病的中医治疗,还介绍了最新的西医治疗及康复手段。书中着重阐述了编者在中风病各期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体会,精选现代名医治疗中风病的医案,同时还梳理古代有关文献,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新的诠释,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书中利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治疗中风病常用的中草药、中成药及中药复方的临床适应证、使用方法及现代药理研究,便于各级临床医师查阅选用。本书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供各级医院中西医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及医学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中风概述<br>    第二节 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br>    二、中风的危险因素<br>    中风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疾病,各种危险因素间既相互独立,彼此间又有协同作用,控制危险因素对于有效防治中风有重要意义。1966年,专注于中风研究的普林斯顿会议首先提出并于1971年证实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中风的高度危险因素,血浆高胆固醇、吸烟是可能危险因素。现在研究已经证实,除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外,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吸烟与酗酒、口服避孕药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有的是单危险因素,但更多的是联合在一起造成危害。<br>    (一)高血压<br>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各种类型中风共同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患中风的危险性越大。但高血压对脑出血的作用大于脑梗死。中风的危险性与收缩压、舒张压间有独立的相关性。持续的高血压使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扭曲,管腔狭窄,造成血栓形成,发生缺血性卒中;高血压也能引起脑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样变性,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血流自管壁渗出或动脉瘤的直接破裂形成脑出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呈连续相关,不同血压值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相关联,包括正常水平血压与正常高限血压。这意味着,即使处于正常高限状态也不是安全的。血压对脑卒中的作用是连续的,逐级上升的,没有明显的阈值。<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中风概述<br>第一节 脑的血液供应<br>一、动脉系统<br>二、静脉系统<br>三、脑血液循环的调节<br>第二节 中风的危害及发病因素<br>一、中风的危害<br>二、中风的危险因素<br>三、中风的诱发因素<br>第三节 中医对脑的认识<br>一、脑与脏腑的关系<br>二、脑与经络的关系<br>三、脑与气血津液的关系<br>第2章 中风先兆<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病因病机<br>一、病因<br>二、病机<br>第三节 临床表现<br>一、中医学的认识<br>二、现代医学的认识<br>第四节 临床诊断<br>一、中医四诊<br>二、辅助检查<br>三、诊断要点<br>四、鉴别诊断<br>第五节 治疗<br>一、西医治疗<br>二、中医治疗<br>第3章 中风病<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病因病机<br>一、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br>二、现代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br>第三节 临床表现<br>一、偏瘫<br>二、神识昏蒙<br>三、口舌?斜<br>四、言语謇涩或不语<br>五、偏身感觉异常<br>第四节 临床诊断<br>一、中医四诊<br>二、辅助检查<br>三、诊断要点<br>四、鉴别诊断<br>第五节 治疗<br>一、西医治疗<br>二、中医治疗<br>第4章 中风后遗症<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病因病机<br>第三节 临床表现<br>一、中风病后遗症主症<br>二、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后遗症主症研究<br>第四节 临床诊断<br>一、中医四诊<br>二、辅助检查<br>三、诊断要点<br>四、鉴别诊断<br>第五节 治疗<br>一、西医治疗<br>二、中医治疗<br>第5章 中风病名医诊治经验<br>第一节 辨治经验<br>一、任继学经验<br>二、姬乾园经验<br>三、邓铁涛经验<br>四、朱良春经验<br>五、汪履秋经验<br>六、谢海洲经验<br>七、颜德馨经验<br>八、王永炎经验<br>九、杨甲三经验<br>十、路志正经验<br>十一、浦家祚经验<br>十二、邵念方经验<br>十三、沈绍功经验<br>十四、邱保国经验<br>十五、曹晓岚经验<br>十六、窦伯清经验<br>十七、阮少南经验<br>十八、夏森柏经验<br>十九、李秀林经验<br>二十、傅祥昌经验<br>二十一、徐恩平经验<br>二十二、夏永潮经验<br>第二节 专药专方<br>一、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br>二、脑清通汤(张学文方)<br>三、涤痰汤(贾兴鲁方)<br>四、三七贝母汤(李仲愚方)<br>五、乌附星香汤(李仲愚方)<br>六、四藤三虫汤(李秀林方)<br>七、通腑醒脑活血汤(孔明云方)<br>八、三痹汤(郭鹏琪方)<br>九、中风肢体疼痛方(万政方)<br>十、中风后遗症方(陶根鱼方)<br>十一、活血利水通脉饮(邵念方方)<br>十二、镇肝益阴汤(王季儒方)<br>十三、固脱保元汤(王季儒方)<br>十四、通脉汤(杨百弗方)<br>十五、通脉舒络汤(张学文方)<br>第三节 医案精选<br>一、张伯臾医案<br>二、吴少怀医案<br>三、李斯炽医案<br>四、贺季衡医案<br>五、郭士魁医案<br>六、董建华医案<br>七、程莘农医案<br>八、何任医案<br>九、邓铁涛医案<br>十、颜德馨医案<br>十一、刘志明医案<br>十二、郭鹏琪医案<br>十三、邱保国医案<br>十四、任达然医案<br>十五、王鸿士医案<br>第6章 中风病常用方药<br>第一节 中风病常用中药<br>第二节 中风病常用中成药<br>一、片剂<br>二、丸剂<br>三、口服液<br>四、注射剂<br>第三节 中风病常用名方<br>一、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br>二、参附汤(《正体类要》)<br>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br>四、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br>五、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br>六、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br>七、涤痰汤(《济生方》)<br>八、温胆汤(《集验方》)<br>九、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br>十、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br>十一、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br>十二、地黄饮子(《宣明论方》)<br>十三、解语丹(《医学心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