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议病后用药
从上古以至今时,一代有一代之医,虽神圣贤明,分量不同,然必不能舍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也。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迩来习医者众,医学愈荒,遂成一议药不议病之世界,其夭枉不可胜悼。或以为杀运使然,不知天道岂好杀恶生耶?每见仕宦家,诊毕即令定方,以示慎重,初不论病从何起,药以何应,致庸师以模棱迎合之术,妄为拟议。迨药之不效,诿于无药。非无药也,可以胜病之药,以不识病情而未敢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