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粥的起源和发展
药粥疗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周书》中就有“黄帝煮谷为粥”的记载。如在我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4种医学方剂书中,就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和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痒痛的记载。之后,应用药粥保健治病日益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深受民众欢迎。
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叙有用药粥治病的事:“臣意即以火齐粥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该传中载到:齐王有疾,医家淳于意诊断后让齐王服“火齐粥”,服后齐王病愈。《黄帝内经》中对药粥治疗理论的阐述是“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即以药治病,以粥扶正的食治方法。
中医医圣、汉代名医张仲景,对米、药合同用极为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他在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关于米、药同煮同用的记载,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药中,都加入了粳米,被后人称为使用药粥的先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