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贯珠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14573
  • 作      者:
    (清)尤在泾编注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伤寒贯珠集》全书析理阐微,叙法诠证,解方述要,论药合证,提纲挈领。一目了然,恰如“百八轮珠,个个在手”;对伤寒证治尤多发挥,不仅辨析精当,而且阐释透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书是中医研习者的必备参考书,不仅对学习、研究中医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而且对临床运用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尤在泾尤在泾(?~1749),中国清代医学家。名怡,又字在京,号拙吾,又号词鹤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尤在泾少年时家境贫寒,曾以卖字画为生。后随马俶学医,深得赏识,并协助参订沈朗仲《病机汇论》。尤在泾早年已开始行医,但声名未著,至晚年诊治技术成熟,治病多奇中,医名大振。尤在泾性情沉静,淡于名利。结识了不少文人学士,在行医之暇,以读书种花养鹤等为消遣。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医学读书记》和《静香楼医案》等,前3种对后世影响较大。
展开
内容介绍
  张仲景《伤寒论》一书,逻辑严谨,文词古奥,义理精深。若非深思熟读,潜心研究,难得要领。而且后世注家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得初学者难于择从,莫衷一是。清代医家尤怡究古穷经,精通医理,而且颇多临床心得,对《伤寒论》尤所淹贯。所撰《伤寒贯珠集》(刊于1810年)八卷,以伤寒治则为纲,取《伤寒论》中六经证治原文,按类分列原文。卷一、卷二论太阳证,其治法分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法;卷三、卷四论阳明证,分正治法、明辨法、杂治法;卷五论少阳证,分正治法、权变法、刺法;卷六论太阴诸法(包括脏病、经病、经脏
展开
精彩书摘
  卷一 太阳篇上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伤寒一证,古称大病,而太阳一经,其头绪之繁,多,方法之庞杂,又甚于他经,是以辨之非易。然非不。可辨也,盖太阳之经,其原出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二十馀条而已,其他则皆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也。假使治伤寒者,审其脉之或缓或急,辨其证之有汗无汗,而从而汗之解之,如桂枝、麻黄等法,则邪却而病解矣。其或合阳明,或合少阳,或兼三阳者,则从而解之清之,如葛根、黄芩、白虎等法,亦邪分而病解矣,此为正治之法。顾人气体有虚实之殊,脏腑有阴阳之异,或素有痰饮痞气,以及咽燥淋
展开
目录
卷一 太阳篇上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太阳正治法第一计 三十三条
太阳病脉证三条
 桂枝汤脉证七条
 桂枝汤方
桂枝汤禁三条
麻黄汤脉证七条
麻黄汤方
合病证治六条
葛根汤方
葛根加半夏汤方
黄芩汤方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白虎汤方
辨伤寒受病阴阳不同一条
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
太阳权变法第二计 二十三条
不可发汗例十条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小青龙汤方
十枣汤证治一条
 十枣汤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