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br> 旧知识与新形质——中西医消化<br> 作用的例子<br> 概述与定义<br> 三焦已说明了气在人体中的生成与行走道路;这些道路,是中医脏腑生理与西医解剖形质相混合的产物。对脏腑的连结关系及其道路虽已有了初步认识,但气和人体内的津液是如何通过人体内的管道,与各个脏腑相连结,完成一个大型的生理作用,却是另一个中医必须解释的问题。本章将以现在名词的“消化系统”为例子,因为在这个整体论述内,唐加入了一个传统中医理论没有说明清楚的脏腑——胰脏在内,来说明中西医对脏腑之间的连结与功能的不同眼光。<br> 消化是指食物中的养分,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分解再吸收的过程,才能被人体利用。消化的意涵,中西医皆有,但中医在消化一事上未将负责共同生理运作的脏腑形成严格定义的系统,我们必须将中医脏腑与消化相关的器官拉出来归类,才容易作进一步的比较。本章欲讨论的几个问题,为求定义方面统一,所以以西医的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为说明的中心,界定起来比较一致。系统(system)是一解剖学的术语,它是由最小的细胞(cell)、组织(tissues)到负责共同生理功能的器官(organs)所组成的人体分级最复杂的单位。消化系统中有许多消化管(digestive canal)和消化腺(digestive gland),分属不同的器官,还包括一些膜在内。以本文的讨论范围而言,胃与大小肠是属于消化器官(有容纳食物通过的管道),而胰脏和肝胆(无管道),则属消化腺的范畴,它们各自贡献胰液(合信翻译成“甜肉汁”)与胆汁,帮助消化,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大型的生理作用【6]。放眼整体运作,我们将能更清楚地看出在中西不同论述之下脏腑的“性格”。<br> 根据上述的定义来展开,细部来分,本章规划的重点与方向如下:若以人体的消化系统为例,现今西医又称作“胃肠系统”(gastrointestinal[GI]system)。首先,本文将抽出脾脏所扮演的角色来分析,现今西医不认为脾脏属于胃肠系统的范围,近代西医翻译的文献中也漠视脾脏之功能;但中医论消化时却有着相当重视脾脏功能的传统,这就形成了中西医理的差异。唐受了西医和王清任的影响,在论述人体食物代谢成营养的过程中,开始依循西医的系统来解释脏腑的功用。在各脏腑的协调分工上,中西医更展现了不同的关切焦点。<br> 另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胰脏的形质与功能被具体化了,西医不认为在中医的发展史上曾有任何发现胰脏的迹象。《医学补习科讲义·绪言》载:“膊脏(旧译作甜肉)之制造膊液,而医者均不知也;此无他,古书误之也;欲正其误,宜讲生理学。”这段话明确指出中医在古代没有重视胰脏的形质与功能,古医书有误而导致了中医根本不知胰脏为何物。在中国,是王清任最早将胰脏划分出来,但唐并不认为中医理论曾经忽略了胰脏,他选定了以脾脏为主,穿插三焦为辅这样的论述,来响应胰脏这个新的脏腑形质与功能,欲传达“中医已经知道”的印象。<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