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神调养法<br> 养生大法莫过于养精神。精者身命也,神者心性也。<br> 精乃性之所寄,藏于肾,可滋润人身。神乃精之大成,藏于心,为人身之主宰。有精必有神,有神必有精。精神相依,性命相随。神不离精,精不离神,如鱼水相伴。鱼借水养,神借精滋。鱼静水不浊,水足鱼必欢,神清精不摇,精足神饱满。水枯鱼则危,精虚神憔悴。<br> 故善养生者,从不割裂性命,多采用性命双修之法,养其精、调其神。修道之士多先重于炼心。心灵则神清,神清则气凝,气凝则精固。此炼心被称之为得道成仙的一半功夫。精须天天养,神须日日调,精足神不衰,神清精不失。依此坚持调养,持之以恒,不失法度,疾病自除,长生可得。<br> 第一节 养精术<br>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是从事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来源上讲,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从功能上讲,有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br> 先天之精来自父母,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也称“元精”。道家认为它藏于海底(会阴),中医认为它藏于肾,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br> 后天之精是饮食水谷所化而成。饮食入胃,由脾磨化成液,经吸收变成精微物质。故脾胃为后天之本。<br> 先、后天之精互相资生、转化。先天之精不断为后天之精提供了物质基础,又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输布于五脏六腑和全身,总藏于肾。<br> 精的属性为水。在卦为坎,外阴内阳,坎中精动为虎,其性易坠、易流、易失。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不足会引起很多疾病,如脱发、齿摇、耳鸣、耳聋、眩晕、目昏、口干舌燥、烦热、虚火、盗汗、阳痿、遗精、不孕、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等。所以养生首先要养其精。柳华阳说:“人有精则生、无精则死,此自然之理也。”《黄帝内经》也有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