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素女经:全彩典藏图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6269
  • 作      者:
    (战国)无名氏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素女经:华夏房室养生文化第一书》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此书据后人考证,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书名最早出现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作者不详。此书原已失传,但后来发现日本人丹波康赖于982年编成的《医心方》一书中曾收集此书,现在人们所见到的《素女经》就是《医心方》所收集而经清代人叶德辉辑入《双梅景暗丛书》。
展开
内容介绍
    《素女经》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提出了初步的优生道理,强调“爱乐”是两性交合的目的,也是为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种情况下不宜性交,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易于怀孕。<br>    《素女经》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泄精”。又提出了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该书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就有自信心,“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金玉”。
展开
精彩书摘
  序·陛与中国古代文化:
  性,从其原生态的角度看,它就跟我们的酸甜苦辣、冷暖、愉快与痛苦一样,是人生理上的一种机能与需求。但人们对于性的认识,却有着极其曲折的发展历史。从这个角度看,原生态的性便与文化学、社会学和伦理学诸多社会学科密切相联,不可分割了。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这都是古代经典里的名言,说明了性交和饮食,是人的两种基本需求,是人生存的本能。
  当然,生而为人,自然不可能仅以动物本能生存于世。人类进化出了比动物更高级的社会行为准则,人的一切行为,都不可能脱离这个他耐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的个体行为,便成为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因此,人的行为便被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它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和控制。
  比如,古人从以赤身裸体展示各自生殖器官的无与伦比,呈显自己的不凡,发展到用树叶遮蔽(或装饰。——译者注),而后以兽皮裹身并人和动物一样,不管自己意识到没有,原始的性欲都使他们要性交,要不断地生殖以繁衍后代。据传,女娲与伏羲的交媾,是兄妹婚姻的象征。他(她)们生殖全人类后,又废除了兄妹婚姻,制定婚礼。被尊“高襟之神”。
  佩戴动物牙齿或其他可以夸耀的饰物,发展到后来的华服与繁杂的佩饰,都是一种被认同的文化心理逐渐发展的结果。同样,人还处于兽性状态的初级阶段,暴力取胜者可以更多享受性高潮。再后来,出现了婚姻,随之自然改变了伦理观念,即使是在原始先民的风俗里,自家的女子必须献与宾客性交,它仍然属于一种道德观念。任何婚姻观念,都承载着那种性取向的文化。在我国漫长的儒家封建伦理统治时期,性成为主流社会禁止公开谈论的话题,“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在明代以后成为主流论调。
  ……
展开
目录
    前言<br>    序·性与中国国古代文化<br>    卷壹·交接至理篇<br>    卷贰·交接和志篇<br>    卷叁·交接方法与姿势篇<br>    卷肆·交接益损术篇<br>    卷伍·附:《素女妙论》《素女方》《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