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牛津创新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89727
  • 作      者:
    (挪)詹?法格博格,(美)戴维?莫利,(美)理查德?纳尔逊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牛津创新手册》一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手册系列的一种。作为这一著名品牌中的一本书,《牛津创新手册》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手册系列的特点。首先,全书从宏观的创新与经济增长、国家创新体系,到中观的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再到微观的创新网络、企业创新,都进行了专门的导读。其次全书选题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每一章的作者都是当今创新学界的权威。这种集全球著名教授的努力完成一本书的行动,保证了《牛津创新手册》的高质量,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有很大的启发性。
展开
作者简介
  詹·法格博格挪威奧斯陆大学技术、创新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戴·莫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理查德·纳尔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柳卸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的管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
  郑刚,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研究与教学领域为:技术与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等。
  蔺雷,博士,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服务创新与服务管理、技术创新管理、项目投融资评价。
展开
内容介绍
  《牛津创新手册》为读者提供理解创新的综合性视角,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创新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无法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因此在快速发展的创新研究中,必然是各学科观点并存的。然而,学者们的研究起点非常不同,难以展开讨论,阻碍了对创新现象的全面理解。《牛津创新手册》集几十年来创新研究之大成,各章的作者都是其所在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包括了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牛津创新手册》作者既有社会科学的背景,又有工程学的背景,他们从各个角度对创新进行分析和定义,概括而全面地介绍了创新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牛津创新手册》共4部分,包含21章经过精选的内容,每章聚焦于创新的某个特定方面,之前还有一篇引言,对本章进行概述。读者可以独立阅读《牛津创新手册》中的任何一章,但最好先阅读各章的引言部分。对某一主题有更浓厚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每章参考文献列表中带有*号的文章,这些文章将为您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以及延伸阅读的线索。
展开
精彩书摘
  知识转移的作用显然处于创新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研究强调了知识转移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影响创新,虽然角度不同。一个关于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换的解释强调在创新的劳动分工中互补性资产的重要性。如果A企业擅长生产一种特定的部件,而B企业能用这种部件生产发动机,它们将合作进行联合生产;在联合生产中,它们的能力相互得到加强。例如,在生物技术领域,与大学里的科学家有着紧密关联的小公司可能擅长药品开发,但是缺乏技能和资源去管理或资助昂贵的临床试验。通过与一所研究型医院和一家发展稳定的大公司(这家公司新药供给的渠道有限)一起紧密地工作,各方就能以一种相互受益的分工方式进行合作,结果便是参与者互相学习,并完成他们单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知识共享的第二种形式发生在网络里的现有信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组的时候。确实,新想法往往就是重新配置现有知识、问题和解决方案后而得到的意料之外的结果。这种冲击或调换位置的结果之一是,企业能生产出一些它们自己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但是,知识转移的两种形式都依赖于以某种方式成功地进行思想交流。
  人们经常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对隐性知识的兴趣起源于波拉尼的论点,即我们通常知道的要比我们能够口头表达出来的多得多。显性知识被高度编码(Codified),如在计划书、配方、手册中或者以培训的形式体现。隐性知识缺乏这样详尽的编码。有价值和有效的知识常常要通过相当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并且这样的知识在获取和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被改变。也许最生动的例子就是美国汽车制造商们不停地努力获取、理解和实施日本的精益生产系统。复杂生产技术的知识很少以一种能被完全消化掉的形式获取;要理解这些必须通过“干中学”。被编码的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区别非常关键,这是因为后者需要多得多的在不同的情景下应用新知识的“试错”的学习过程。
展开
目录
前言
译者序
致谢:
本书作者简介
第1章 创新: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什么是创新
1.3 创新的形成
1.4 创新的系统属性
1.5 创新的差异
1.6 创新与经济绩效
1.7 我们对创新了解了多少?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
第一部分 创新的形成
导言
第2章 创新型企业
2.1 引言
2.2 创新型企业的社会环境
2.3 英国工业区
2.4 美国经理制企业
2.5 日本的挑战
2.6 新经济模式
2.7 了解创新型企业:理论建议
第3章 创新网络
3.1 引言
3.2 为什么网络越来越重要
3.3 网络的多样性
3.4 关于网络在创新中的作用的经验研究
3.5 知识转移
3.6 治理和激励问题
3.7 小结
第4章 创新过程
4.1 引言
4.2 企业创新过程
4.3 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
4.4 知识向用品的转化
4.5 制品、组织实践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4.6 结论
第5章 组织创新
5.1 引言
5.2 组织结构与创新
5.3 组织的认知、学习和创新
5.4 组织变革与创新
5.5 结论
第6章 创新测度
6.1 引言
6.2 测度的概念
6.3 创新理论及其在指标发展中的运用
6.4 目前的主要指标
6.5 新的创新指标
6.6 结论

第二部分 创新的系统属性
导言
第7章 创新系统:观点与挑战
7.1 引言
7.2 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7.3 创新系统方法的优缺点
7.4 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活动和边界
7.5 研究的差距和机会
第8章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
8.1 引言
8.2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8.3 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跨国数据比较
8.4 大学研究是如何影响产业创新的?一些针对美国的研究的总结
8.5 从"科学推动"到"技术商业化"
8.6 结论
第9章 金融与创新
9.1 引言
9.2 金融在创新经济学中的作用
9.3 创新和金融经济学
9.4 金融和创新研究的新议程
9.5 结论
第10章 创新与知识产权
10.1 引言
10.2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
10.3 知识产权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10.4 总结与结论
第11章 创新地理学:区域创新系统
11.1 引言
11.2 知识的类型与地理分布
11.3 区域创新系统和本地化学习
11.4 区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
11.5 其他组织形式和新兴的本地与全球知识间的关系
11.6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第12章 创新全球化:跨国企业的作用
12.1 引言
12.2 创新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12.3 跨国企业的海外创新活动:理论和实证问题
12.4 支持R&D集中和分散的力量
12.5 通过国际战略技术合作而创新
12.6 结论与政策议题
第三部分创新的差异
导言
第13章 创新的演变
13.1 引言
13.2 第一次工业革命
13.3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4 “第三次工业革命”?1945年后的R&D和创新
13.5 结论
第14章 产业系统:创新的产业差异及其成因
14.1 引言
14.2 创新的产业差异:文献回顾
14.3 产业创新系统
14.4 知识、技术领域和产业边界
14.5 参与者、关系和网络
14.6 制度
14.7 产业系统的发展动力与变革
14.8 政策启示
14.9 未来的挑战
第15章 “低技术产业”的创新尼克冯图兹曼弗
15.1 引言
15.2 产业部门的"技术维度"
15.3 关键驱动力
15.4 中低技术产业中的企业和企业变革
15.5 产业层面的变革
15.6 一些低技术产业中的创新
15.7 政府政策的角色
15.8 结论
第16章 服务业创新
16.1 引言
16.2 服务业——增长、特性与创新
16.3 创新系统和创新的组织
16.4 结论
第17章 创新及其扩散
17.1 引言
17.2 概念框架
17.3 扩散模拟
17.4 创新扩散速率的决定因素
17.5 文化和社会决定因素
17.6 结论

第四部分 创新与绩效
导言
第18章 创新与经济增长
18.1 引言
18.2 经济增长与技术:传统经济学方法
18.3 解释技术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范式比较
18.4 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展望
第19章 创新和追赶
19.1 引言
19.2 现有的追赶研究
19.3 对最新追赶的评述
19.4 追赶和政策
第20章 创新与竞争力
20.1 引言
20.2 国家层次的竞争力
20.3 产业层次的竞争力:联结企业及其所处环境的纽带
20.4 区域和企业层次的竞争力
20.5 结论
第21章 创新与就业
21.1 引言
21.2 创新的视角和范围
21.3 创新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21.4 创新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21.5 结论:主要事实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22章 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
22.1 引言
22.2 科学政策、技术政策以及创新政策
22.3 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评估以及影响测量
22.4 美国、日本与欧洲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
22.5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