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165347
  • 作      者:
    全国工程硕士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是全国T程硕士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组织编写的推荐教材。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突破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的体系结构,在讨论一般科学技术问题基础上,突出关于工程问题的讨论。全书由导论和六个部分十二章组成,按照科学、技术、工程的特点与发展,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与创新,科学、技术、_T程与方法.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规范,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互动六个方面的逻辑展开,既保持了理论的继承性和完整性,又体现了应用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并且每一章后面都附有阅读文献和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适用于全国工程硕士及工程硕士教学的教师作《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和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但马克思的主要精力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方面,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创立主要是由恩格斯完成的。
    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他正在进行关于生理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发现19世纪3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处处显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信中提到了细胞理论的建立、能量转化的发现、胚胎发育显示的生物进化等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这封信被认为是记载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第一个历史文献①。
    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致信马克思:“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信中提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体。物体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各种物体的形式和种类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认识”。“自然科学只有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中,在物体的运动中观察物体,才能认识物体。对运动的各种形式的认识,就是对物体的认识。”②这封信反映了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全面构思,也是他准备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起点。在这封信的基础上,恩格斯写了《自然辩证法》全书的第一篇札记《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从1873年5月到1876年5月的3年里,恩格斯全力投入探索自然辩证法的工作,写出了94篇札记,包括1875-1876年间写成的《导言》。《导言》一文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全书的精髓,它生动地总结了近代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自然观的变化和发展,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性,正确地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③。
    1876年5月,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李卜克内西的请求,恩格斯暂时放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而去写作《反杜林论》。直到1878年8月,才又继续进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出了若干篇论文和70多篇札记。就在恩格斯准备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全书写作之际,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了,恩格斯不得不再一次中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而去整理出版《资本论》。这一次的中断最后遗憾地成为终结,直到1895年8月5日逝世,恩格斯都没有能够重新回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来。现在我们读到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是由181篇论文、札记和片断组成的手稿。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与学科演进
二、T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的逻辑体系
三、工程硕士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一、科学的基本含义
二、科学的基本特征
三、科学的分类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一、技术与技术体系
二、技术的基本特征
三、技术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 T程的含义和特征
一、T程的基本含义
二、工程的基本特征
三、丁程的基本分类
第四节 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
二、技术的灵魂是发明
三、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第二章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科学的历史发展
一、20世纪以前的科学发展
二、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三、现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技术的历史发展
一、20世纪以前的技术发展
二、20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第三节 工程的历史发展
一、20世纪以前的工程发展
二、现代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现代科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现代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现代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第三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自然存在观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三、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自然演化观
一、自然界演化的图景
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向
三、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第三节 自然人化观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二、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
三、现代科技工程造就了庞大的人工自然
四、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

第四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自然生态观
一、自然生态观的转向
二、自然价值与自然权利
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第三节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绿色技术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五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创新
第一节 创新概念与创新类型
一、创新概念的提出
二、创新的类型
三、创新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科学、技术、工程与创新
一、科学技术、社会需求与创新
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三、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
第三节 企业的创新战略与管理
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企业的创新战略
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

第六章 自主创新与中国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节 国家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二、国家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节 中国创新体系的演变及其问题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创新体系
二、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创新体系
三、目前中国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自主创新战略及其意义
二、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
三、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七章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
一、现代科学方法论及其形成
二、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一、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二、科学问题及其来源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
四、科研选题的步骤
第三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一、科学事实及其性质
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三、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四、获取科学事实的认识论问题
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科学抽象及其基本步骤
二、比较与分类方法
三、类比与移植方法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五、归纳与演绎方法
……
第八章 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第十章 工程技术共同体的传诵一时规范与社会责任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工程的互动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评价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