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造性解决问题: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844590
  • 作      者:
    罗伯特.L. 弗勒德(Robert L. Flood),迈克尔.C. 杰克逊(Michael C. Jackso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技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罗伯特·L·弗勒德,1955年生,英国赫尔大学管理科学教授和《系统实践与行为研究》创刊主编,曾在派拉蒙影业公司、全国民意调查机构及伯克郡地区卫生局从事过8年管理工作。出版过《反思第五项修练》、《超越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复杂性: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导论》、《与Ewart R.Carson合著)、《批判性系统思维》(与Norma R.A.Romm合著)、《管理科学导读》等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创造性解决问题:全面系统干预》认为管理者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应该用不同的系统方法论去处理,并提出了选择系统方法论去处理这些难题的元方法论:全面系统干预。全书集纳了管理科学领域的大量成就,书中所介绍的有生命力系统诊断、方案前提的显化与检视、互动计划、软系统方法论、批判系统启发法等各种方法论,体现了许多年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心血,所引用的管理和组织理论可回溯至近一个世纪前。全面系统干预屹立于这些成就之巅,得以俯瞰这个学科领域,从而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掌握以整体的方式应用这些方法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让读者领会这个询问方法(enquiry method)的作用,在一定阶段,使用计算机是必要的(大多数情况下,要用个人电脑来运行DYNAMO方程,或者用苹果Macintosh型机来运行STELLA的图标——本案例就用到了苹果Macintosh型机)。上面我们简要解释了怎样构建简单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以使管理者能够“玩转”直接受影响的变量。
    4.7 对SD的评论
    自从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早期福雷斯特努力探讨用形式化方式表述系统动力学之后,它就受到了大量的批判。我们的任务是从理论、方法论、思想意识和效用这四个层次来尽力弄清它的意义。就像在第3章结论中所概括的那样。就评论方法论而言,我们在关于特定的系统方法的每一章都会用到这种框架,它将帮助读者深入批评性的讨论并掌握其要点。
    但是,在用这种框架开始评论系统动力学之前,先要说明两点。第一,系统动力学从最初的概念提出到现在还没有站住脚,尤其是,还在进行大量的尝试以增强它在解决较为定性的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语境方面的能力。承认在这个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认为这些尝试还是没有根本改变SD的本质。系统动力学模型仍然集中在获取“现实世界”的结构,停留在一些想当然的目的。SD最近的进展已经导致了其本质的混乱,但这些发展仍坚持着简单——元的思想。
    我们要说明的第二点是,SD遭受了有不同说服力的批评。尽管其他“硬”系统方法的倡导者非难系统动力学失去了科学的严格性,但它还是尝试放宽科学方法的一些特点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SD不能充分强调“主观性”,而“主观性”是任何社会系统分析都应包含的必要部分,所以软系统思想家认为它也不适用于处理复杂-多元情境下的问题。读者应该分清下面的评论来自哪个角度——由于对每一个角度都将给出指导性意见,所以分清它们并不困难。
    理论
    SD已经因为放弃科学方法受到了理论上的批评[(a)点],但大部分基于方法的理论批评来自软系统的立场[从(b)点到(d)点]。
    (a)SD脱离了规范的科学方法,受到了其他硬系统方法提倡者的批评。正如通常所说的,科学方法通过还原法对相关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然后形成定律和规则,最后通过定律和规则的整合来解释整体系统行为。SD试图用其系统行为的一般理论去把握整体,甚至是很难建模的问题,认为使用表示系统结构的反馈环来解释系统的行为比用精确的还原论方法(reductionist methods)得到的描述更为重要,这明显地使得它易受到“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因此不够准确”这样的批评。SD在数据与资料收集和定律检验(会保证结论的正当性)之前就过早地对系统整体的行为下了结论。当然,从SD的观点来看,严格遵照科学的方法,会使它无法表述原来打算表述的大部分类型的问题。复杂问题很难获得充足的数据与资料,很难形成定律,SD为了解决这些复杂问题而偏离了科学的方法。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系统思考的本质
1.1 引言
1.2 “系统”的概念
1.3 系统思考的发展
1.4 “系统”的一般概念
1.5 机器隐喻或“封闭系统”观
1.6 有机体隐喻或“开放系统”观
1.7 神经控制隐喻或“有生命力系统”观
1.8 文化隐喻
1.9 政治隐喻
1.10 对隐喻的评价
1.11 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应用系统隐喻的实例
1.12 小结
1.13 案例研究
1.14 进一步阅读

第2章 系统方法论的系统
2.1 引言
2.2 问题语境分类
2.3 系统方法论分类
2.4 系统方法论的系统
2.5 小结
2.6 案例研究
2.7 进一步阅读

第3章 全面系统干预(TSI)的逻辑和过程
3.1 引言
3.2 TSI的哲学
3.3 TST的原则
3.4 TST的三个阶段
3.5 TST实践:一个TQM实例
3.6 结论
3.7 进一步阅读

第4章 系统动力学(SD)
4.1 引言
4.2 SD的哲学
4.3 SD的原则
4.4 模型和方法论
4.5 应用模型
4.6 SD实践:库存模型的简单扩展
4.7 对SD的评论
4.8 案例研究:一位项目经理的困境
4.9 进一步阅读

第5章 有生命力系统诊断(VSD)
5.1 引言
5.2 VSD的哲学
5.3 VSD的原则
5.4 有生命力系统模型
5.5 使用VSM
5.6 VSD实践:一个大型旅游服务集团的例子
5.7 对VSD的评论
5.8 案例研究:XY娱乐公司
5.9 进一步阅读

第6章 方案前提的显化与检视(SAST)
6.1 引言
6.2 SAST的哲学
6.3 SAST的原则
6.4 SAST方法论
6.5 SAST实践:温特顿合作发展机构的例子
6.6 对SAST的评论
6.7 案例研究:桑顿印刷公司
6.8 进一步阅读
第7章 互动计划(IP)
第8章 软系统方法论(SSM)
第9章 批判系统启发法(CSH)
第10章 再论全面系统干预(TST)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