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海为何称为“西羌之地”
西羌,指古代居住在我国西部的羌族。羌族的历史起源,最早见于殷商时的甲骨卜辞。据史书记载,两汉时期羌族多次迁徙,到东汉安、顺二帝时(公元107—144年),把居住在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汉阳(今甘肃天水一带)、安定(今甘肃镇原一带)、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上郡(今宁夏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西河(今内蒙古离石)等地的羌人称为“东羌”;把留居在陇西(今甘肃临洮一带)、汉阳(今甘肃武山一带)、金城(今青海河湟地区)及金城塞外的羌人称为“西羌”。可见,青海河湟地区在两汉时是西羌地域的组成部分,故称“西羌之地”。
最早见于史载的羌人领袖——无弋爰剑
无弋爰剑是春秋战国时期羌人的著名首领,也是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羌人领袖人物。据记录羌人的第一篇较为完整的历史文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公元前476年一前443年)时,无弋爰剑被秦人掳作奴隶,学会了中原地区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后从秦人囚禁中逃脱。“秦人追之急”,爰剑急藏于岩穴之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诸羌“共畏事之,推以为豪”。出去后与一被割掉鼻子的女子结为夫妻,来到黄河、湟水、大通河之间的三河地区,即今甘青的河曲。当时“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传播先进的耕畜技术,受到当地民众的敬重,齐愿归附,种族部落繁衍渐盛,子孙遍及青、藏、陕、甘、宁、川、新等广大地区,世代推为诸羌首领,为青海河湟地区和中原地区架起了一座长虹般的文化桥梁。羌人称奴隶为无弋,爰剑曾为奴隶,故名无弋爰剑。
卜柴旦遗址与青海远古文化
1982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地理地貌系联合组成的盐湖与风成沉积联合考察队,在青海海西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东南岸的湖滨阶地上采集到一批旧石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