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渊源和学术背景
中国古代文论家刘勰用“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乎时序”来说明时代不断地演进,质朴和华丽的文风也跟着变化,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的情况,文坛的盛衰联系着时代的动态。这里,刘勰探讨的是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但对于我们探讨翻译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也很有启迪意义。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自从世界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各自的语言以来,翻译就成为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交流的重要手段。古往今来,人们对翻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求索和思考,由于不同的意义观和文化观,形成了不同的翻译观,并由此逐渐产生了异彩纷呈的翻译研究学派。各派学者针对译字与译意、直译与意译、对等与非对等、忠实与叛逆、形似与神似、科学性与艺术性、归化与异化、克己与创造、忠于作者与忠于读者等问题进行了此起彼伏的争论,正是在这种争论中,人们对翻译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像任何理论一样,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的,事实上,具有功能主义倾向的翻译观可以追溯到西方翻译活动的早期,当时的译者就已经遇到了诸如“忠实于源文”还是“对译文作出调整以适应目标语情境”的两难处境并作出了相应的思考。在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诞生之前漫长的翻译历史中,译文究竟是应该忠实于源文的内容还是形式,抑或既忠实于内容又忠实于形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发现同时忠实于源文的内容和形式是很困难的,他们经常因为两者不可兼得而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既是翻译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翻译研究受相关学科影响、渗透的结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