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盘古开天地
十月十六祭盘王
瑶族盘王节与“耍歌堂”活动历史悠久,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就有记载:“用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王,其俗至今。”《广东新语》曰:“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
盘王节与“耍歌堂”都是瑶族在金秋时期举行的传统节日,是瑶族人民缅怀祖先、铭记历史的祭祖的庆典活动。一部分瑶族称之为盘王节“拜盘王”,亦有部分瑶族称之为“耍歌堂”,实为一节多名,各有千秋。
盘王节所祭的祖先“盘王”,是瑶族创世始祖,民族英雄。在瑶族民间,流传着盘王创世的故事——《盘王(盘瓠)的传说》。这是一个悲壮、深沉而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民间故事,是在瑶族民间流传时代最长。流传地域最广的始祖神话。不仅通过口头传诵,而且运用诸种书面形式来保存这一故事传说。
人们把“盘王”写上族谱、《过山榜》、《评皇券牒》文榜,将《盘瓠传说》编成《盘王歌》或《盘王大歌》、《盘古歌》及舞蹈,使之流芳万代以示铭记。过去,盘王节与“耍歌堂”节日以祭祀祖先为主要内容,现在渐渐发展为纪念祖先、庆贺丰收相结合的民间节日。
每隔三五年便举行一次盘王节.一般选择在秋收后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历时三至五天,甚至七天不等。由于瑶族支系较多,各地举行盘王节的时间不尽一致,或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十五,或十月十五、十月十六。没有统一的盘王节日子。
1984年8月,全国瑶族干部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瑶族干部和各瑶族自治县的领导相聚一堂。参加广西瑶族盘王节,大家经讨论协商,一致赞成把全国瑶族的盘王节统一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可当年举行也可多年才举行,并于当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在南宁举办了全国首次盘王节活动。这决定得到广大瑶族人民的拥护和赞同。国外的瑶族闻之而动,也随中国的瑶族同一天过盘王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