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忆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它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22℃的时段。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的第一候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将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却有些过早。
汉族古代还有“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见唐·孙思邈《千金玉令》)以祈吉迎祥的习俗。春贴子又称“春贴”、“宜春贴”。早期春贴以彩绸剪贴而成,后来有剪纸和书写的做法。书写春贴字数多寡不等,但大都为与福禄寿禧有关的对偶句。唐宋时,文臣有立春日向皇帝进春贴诗、词以贺春的惯例。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的民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