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 农业民俗
民国时期,伴随着农业振兴思想的宣传和深入,农村之中,尤其是资本主义革命影响较大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势头,像广东各县就组成了农会及其他农业团体。但就农业生产民俗而言,仍是传统的延续。我国的农耕生产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无论是传统社会抑或是民国社会,农耕生产仍然不能说已经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限。自农耕社会伊始,农耕民众就注意到了自然环境与农耕生产之问的重要关系,从而非常注意对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准确把握与顺应利用,在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水、肥、种子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的积累奠定了农耕民俗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麦作民俗
民国时期,北方各地作物的栽培,有各种粮食作物,如大麦、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绿豆、豇豆、豌豆、高梁、黍等;各种经济作物,如花生、芝麻、油菜、棉花、大麻、芝麻等,其他则有地瓜(红薯)、土豆(马铃薯)、山药、芋头等。此外还有园艺作物,如各类蔬菜、瓜、藕、药材等。北方麦作地区每年秋收后,农民即对明年耕地的使用作出安排,除了留一部分作明年播种春作物,称作“春茬地”或“春地”外,其余的就是麦田了。
播麦之前要耕地,耕地之前先施农家土杂肥。将土杂肥运进耕地之中,分小堆一行一行放好,称为“送粪”。送粪用大车、小车(独轮车)、板车(地排车),在山区则多用驴驮篓。办法是在毛驴背上放上特制的鞍子、架子,架子上再放上用荆条编制的驮篓,驮篓在驴背两边,粪置驮篓中驮运山坡耕田中。开耕之前,先把送进田间的土杂肥用铁锨均匀撒开,称为“撒粪”或“扬粪”。地少没喂牲口的人家用人挑,地多喂牲口的人家用牲口驮,即将驮篓架在牲口背上,用锨将粪铲进驮篓里。送麦粪,小孩等辅助劳力不行,必须是这户人家的主劳力,因为他必须安排好麦粪的行距与间距,以便播种时不致来回跑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