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五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66303
  • 作      者:
    王宁主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刊已经教育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估中心评为核心集刊,我们谨向多年来支持本刊的作者和读者,向关爱本刊的朋友和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本辑特别刊出主编王宁《关于传统学术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关系的思考——创办(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刊物的体会》一文。文章探讨的“现代化与历史的继承性”、“国际化与民族的自主性”、“科学化与人文的经验性”、“主流化与思考的独立性”以及“物质化与科研的学术性”五种关系,阐发了我们办刊的思考,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基于深厚传统学术渊源的学科点的思考。人文的学术包含着民族的情结、历史的负重、学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以及真理的引力。这应当是我们的办刊理念与学术主张。我们愿以此和同道共勉,请大家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理念,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本辑特别转载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后。序)》。这篇长文论述了“责任”、“欧化”与“中国化”、“民族化”、“邃于国学”、“求真求是”这样的命题。文章提出,“贯通古今,融会中西,这是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基本经验”。我们推荐何先生的文章,是因为“散步”已经跳出了语言学范围,从语言学层面上升到文化、思想层面,他看问题的高度、角度和辩证的思想方法,以及其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特别向读者推荐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主流是打倒孔家店,废除汉字,当时有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拼音的,其主张如章太炎所说:“巴黎留学生相集作《新世纪》,谓中国当废汉文,而用万国新语。盖季世学者,好尚奇觚,震慑于白人侈大之言,外务名誉,不暇问其中失所在,非独万国新语一端而已。其所执守,以象形字为未开化人所用,合音字为既开化人所用。且谓汉文纷杂,非有准则,不能视形而知其字,故当以万国新语代之。”章太炎黄侃等人则站在主流的对立面,反对废除汉字。章黄的理由之一是,“人类之所以异于鸟兽者,正以其有过去、未来之念耳……方今家人妇孺之间,纵未涉学,但略识千许字,则里言小说,犹可资以为乐。一从转变,将《水浒传》、《儒林外史》之书,且难卒读,而欢愉自此丧,愤郁自此生矣!彼意本以汉文难了,故欲量为更革,及更革之,令读书者转难于昔,甚矣其果于崇拜欧洲,而不察吾民之性情士用也。”历史也将继续证明,汉字不只是一个工具问题,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问题,它关系到民族自信、民族情感、民族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头等大事。当时章黄等人不是主流,但不是主流的意见反而是正确的。   学术研究的独立思考,不但表现在对国内的主流不盲从,还表现在对国外的学术观点不盲从。这两件事是有共同之处的,因为我们上面说过,在某种大背景下,人们易受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外的学说蜂拥而至,接受国外的学说及其观点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因此易形成主流,所以,主流往往与对外来学说的接受有关;对主流的不盲从与对国外学术观点的不盲从直接相关。外来学说及观点进来的初期,势必先接受,这也是规律,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认为这个时候的主流、国外的学说和观点就一定是真理,是正确的,那就值得商榷。章太炎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叶就指出国人中盲从国外学术观点的通病:“古人说,‘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原是看品题人是甚么?若是没有品题的资格,一个门外汉,对着我极口称赞,又增甚么声价呢?听了门外汉的品题,当作自己的名誉,行到教育一边,也有许多毛病。往往这边学究的陋话,斗方名士的谬语,传到那边,那边附会了几句,又传到这边,这边就看作无价至宝;也有这边高深的话,传到那边,那边不能理解,任意胡猜,猜成了,又传到这边。
展开
目录
编者的话 特稿 关于传统学术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关系的思考 特别转载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修订本后序 民俗学研究 “现在”的文化遗产化——中心的象征性解体之后 向地方性知识学习的方法——生活环境主义思想 被表演的土地 20世纪后半叶民间故事体裁学研究鸟瞰 清代宫廷祭祀中的萨满教遗存探析 语言学与语法研究 从疑问到感叹的发展历程——“多”的语义和功能的演化 两汉之交文学语言中的名量词——基于扬雄作品用例的研究 省略现象与语言的基础结构 “对来说”和“在看来” 从信息结构角度看汉语的“主谓倒装句” 文字学研究 西周金文构形系统二重性续探 楷书字际关系考辨(三) 宋金房山石经汉字部件混同现象简析 谈汉字的标示功能 从甲骨文字形看汉字的造字方法 训诂学研究 《缁衣》校释余渖 《甲乙经》用词考证五则 论汉语同源词的声符互通现象 音韵学研究 马若瑟《汉语札记》的罗马字记音及其与《谐声品字笺》音系的关系 《礼部韵略》名讳字与宋代语音史问题 汉语早期诗歌的句首韵、句中韵——兼谈王引之《古诗随处有韵》 上古后期通语与中原、齐鲁、楚方言见章精三组声母的交替 文献学研究 何为铁证——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帙真伪之我见 戴表元《剡源集》版本考 胡祗通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博士生论坛 近代碑刻数字化典藏与研究中的字形搜集整理应用 《群经音辨》异读层次例释 学术简讯 “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俗与公共生活”会议综述 英文提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