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183402
  • 作      者:
    仪名海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仪名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星空间与国际关系”负责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毕业后致力于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多边外交及外交语言等。著作有《20世纪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信息全球化与国际关系》、《防止荒漠化全球行动》和《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的新篇章》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以联合国核心的国际社会自1957年开始发起了数十个国际年和国际十年活动。这些活动涵盖了国际社会最重要的领域。《国际年(国际节知识典藏)》对每一个国际年活动和国际十年活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发起机构、核心知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具体方式、内容、影响,以及中国国内开展相关活动的具体情况都作了详细的阐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依托十几年的专业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全面、深入的考证,为《国际年(国际节知识典藏)》的专业水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属于涉猎范围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著作,资料翔实,内容准确,集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权威性等于一身,为读者获得相关知识,认识相关问题,参与及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
展开
精彩书摘
    1957-1958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开展的第一个国际年,也被称为国际地球观测年。由于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已经开展了针对南北两极的两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国际地球物理年也被称为第三个国际极地年。通过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人类获得了一些有关高空物理现象和极地关系的资料。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活动的成功,使得北极和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进入了正规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阶段。
    国际地球物理年的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共有13个项目:气象学、地磁和地电、极光、气辉和夜光云、电离层、太阳活动、宇宙线与核子辐射、经纬度测定、冰川学、海洋学、重力测定、地震、火箭与人造卫星探测等。国际地球物理年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以后的“上地幔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地球物理年对地球进行多方面观测以获得各种数据资料的活动,不仅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具有直接的意义,从长远看来,这种科研活动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实际上,随着北极的地理发现,一些环北极国家很早就开始了针对这一地区的地理学、海洋学、地质学、冰川学、测绘与制图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考察。1882年第一个国际极地年开始后,在12个月的野外科学考察工作期间,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5支考察队(11支在北极,4支在南极)约700人参加了这一活动。活动期间共建起了34个固定的观测站和49个临时性的观测点。这是人类对两极地区的天文、地理、气象和地球物理在统一计划和安排下进行的第一次系统的综合性科学考察。由于对北极开展的科学考察活动相对规模较大,该活动不仅可以看作是北极科学时代的起点,而且也标志着北极现代历史的开始。对北极所进行的科学考察,不仅把北极的科学研究大大地往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也是北极历史上第一次广泛的国际合作,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32年8月1日-31日,人类又开展了第二个国际极地年的科学考察活动,共有34个国家参加。活动期间,建起了55个永久性的考察站。其中43个在北极,5个在南极,还有7个在热带和温带地区。这一次科学家对于地磁场、大地电流、大气的电压和电导性及电离层的高度等进行了连续的观测、测量和记录,并对北极光与无线电传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此外,这次科学考察还完成了较为完整的气象报告和记录。由于无线电通讯和飞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科学家野外工作的安全系数,有效地避免了科学考察过程中某些悲剧的发生。因此,这次活动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比第一个国际极地年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可谓北极科学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
    为了唤起国际社会对地球科学的关注,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在1950年6月举行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会议上,一些地球物理学者建议将50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极地年活动改为25年举行一次。这一建议得到了国际科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持。1952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成立。1954年7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国际地球物理年筹备会议,正式确认1957年7月1日-1958年12月31日为国际地球物理年。
    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标志着北极的一个新时代——国际化大规模科学考察时代的开端。从1957年7月1日-1958年12月31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即现在的国际科学理事会,1998年4月改为现名)发起并组织,来自76个国家的2万多名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陆地和海洋的1000多个观测点对各种地球物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观测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因为在这一期间,太阳的耀斑活动将出现一个高峰期,并伴随有日食,所以国际地球物理年的重点是从全球各地,特别是两极对太阳进行观测,其中也包括了像高空物理、气象、地磁、电离层、紫外线、极光和气辉、经度和纬度、冰川和气候以及核放射性等方面的观测和研究。此次观察活动,南极被列为重点地区之一,当时来自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苏联等12国的1000余名科学家奔赴南极,从后勤保证、科学考察到资料交换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作。
    虽然国际地球物理年把观察的重点放在了南极,但对北极的科学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国际地球物理年也可以看做是北极科学的第三个里程碑。实际上,国际地球物理年最重要的成果与其说是科学上的进展,倒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收获。因为在这期间世界各国不仅建立了南极考察委员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南极条约系统框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科学家们还想在北极建立类似的机构,但由于当时国际政治和军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努力没有获得成功。直到30年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北极局势才出现了松动。
    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在北极和南极,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科学家进行了统一目标、相互配合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主要内容是固体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地质与矿产、自然地理和生物科学。这次国际合作大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各国迅速增加了在两极地区设站的数量。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北冰洋沿岸又建立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以及在北冰洋中建立了许多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在南极大陆建成了40多个常年考察站,在其周边的岛屿上建成20个常年站。此外还有许多仅供夏季考察用的度夏站。英国和新西兰完成了首次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联合国地球物理年的设立,为人类全方位、跨国界、跨学科开展对地球的研究开创了良好的先例。1958年12月31日,国际地球物理年宣告圆满结束。
    国际地球物理年大大推动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促使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南北极的考察和研究。国际地球物理年推动了联合国对外层空间的关注。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通过一项正式决议,要求与会国对于在地球物理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的问题给予注意。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探索外层空间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在研制人造卫星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空间时代”的来临;美国则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还于1958年12月18日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这些都标志着国际地球物理年胜利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体现了科学合作与竞争促进科技进步的精神。随着1957年10月人造地球卫星一号的升空而迎来了宇宙探索的开端。这一历史性的事件直接引起了联合国大会对外层空间的关注,并促成了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这一联合国处理为和平目的利用外层空间问题的主要委员会的建立。
    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科学研究潮流的冲击下,少数国家间已经开始了一些专题性合作计划,如1970-1976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进行的北极冰动力学联合实验,就是在北冰洋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考察。在这些国际科学实验中使用了卫星、浮标等新的遥感技术,获得了海洋学、气象学方面的丰富资料。实验中布设在北极漂流浮冰上的8个自动浮标站,在实验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在继续收集资料。国际科学界通过5年的研究,建立了北极大气、海洋和海冰运动的预报能力。此外,在上述科研活动的推动下,1979年开始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第一次全球试验、1980年开始的国际气候研究计划中的极地试验也都是在北冰洋实施的重大国际合作考察项目。
    1986年3月19日,环北极健康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其总部设在安克雷奇阿拉斯加大学的健康科学学院,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支持环北极地区健康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同年6月20日,作为在南极考察科学委员会会议期间一次非正式讨论的结果,由来自德国、芬兰、法国、日本、挪威、波兰、瑞典、苏联和英国的科学家共同起草和发起,建议成立非政府的机构,作为发展北极科学考察及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讲坛。1988年3月,来自8个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国家,包括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苏联的代表一致同意,决定尽快建立一个非政府性质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1988年8月-1989年5月,美国、加拿大、挪威和英国联合组织实施了一项新的北极考察计划——北极东部协调试验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北冰洋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学和声学特性,调查海域主要在斯瓦尔巴群岛周围地区和北极中央海域东部地区。此次计划,共获得了连续27天的模拟和数字化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就可对测量海域的中尺度和小尺度海洋过程,特别是对内波及其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美国、加拿大和苏联等国亦分别参加了“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全球气候实验”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等全球性的科学计划中有关北极的科研活动。目前,在北极地区的各种考察站达数百个,此外至少有10艘以上的核潜艇以科学为名航行在北冰洋。
    1990年8月28日,经过四年多的艰苦谈判之后,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苏联共8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的瑞萨鲁特湾市最后签署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章程条款,成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该组织的成立将北极科学的所有领域纳入其合作管理范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讲坛。至此,北极科学研究则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这就是北极科考活动的第四个里程碑。1991年1月,该委员会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接纳法国、德国、日本、荷兰、波兰、英国6个国家为其正式成员国。至此,人类在北极地区的国际科学合作终于迈出了艰难的,却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立后,在北极“和平、科学、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该委员会积极协调并指导了各国的北极考察活动;针对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组织起庞大的国际合作计划;以“公约”、“议定措施”、“现行决议”等方式对北极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及环境实施及时有效的保护。该委员会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地区的科学家们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和表达见解的机会。实际上,对于北极环境的保护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美国、俄国、日本和英国共同签署了一项保护毛皮海豹的条约,规定在北纬30度以北的太平洋里禁止捕猎海豹。两年以后,美国和英国又签订了一项保护北极和亚北极候鸟的协议。类似的条约和协议还有:1923年由美国和英国提出并签订的保护太平洋北部和白令海峡的鱼类的协议;1931年美国和其他25个国家所签订的捕鲸管理条约;1946年,共有15个国家签订了捕鲸管理国际条约,并成立了一个国际捕鲸委员会;1973年,由加拿大、丹麦、挪威、苏联和美国共同签订的北极熊保护协议;1976年由苏联和美国签订的保护北极候鸟及其生存环境的协议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极地地区的保护突破保护某一种动物的局限,而变成对北极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全面保护。1989年9月20日-26日,根据芬兰政府的提议,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苏联8个国家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咨询性会议,共同探讨了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北极环境的可能性。1990年又召开了一次预备性会议,并于1991年正式签署了一项叫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共同文件。至此,有关北极的环境保护问题有了一个国际性的协议来加以实施和控制。
    中国在国际地球观测方面也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52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成立后,为了促进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的发展,增进各国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友好交往,中国曾决定组织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由竺可桢任主席,赵九章、涂长望任副主席。1955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常务会议决定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正式成立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委员:竺可桢;副主任委员:赵九章,委员9人。1956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为中国参加国际合作活动制造障碍,中国退出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1956年8月20日-25日,陈宗器等3人赴莫斯科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东欧区域会议。8月29日-31日,陈宗器等3人赴布鲁塞尔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电离层委员会。9月10日-15日,陈宗器等3人赴西班牙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会议。1957年2月25日-3月2日,以赵九章为团长,涂长望为副团长的中国国际地球物理年委员会代表团一行6人赴日本参加西太平洋区域会议。6月29日,竺可桢致电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抗议该组织屈从某些人制造的“两个中国”,决定退出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但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中国仍按原计划进行了风、温度、湿度的地面观测,进行了地磁、宇宙线、电离层等参数的观测和记录,进行了极光、海洋和天文的观测,并综合研究了太阳活动时对近地空间环境的影响和规律。一部分科学家针对当时国际科学界关心的人造卫星、星际航行和空间物理等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总之,中国在国际地球观测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
目录
1957-1958年 国际地球物理年
1959-1960年 世界难民年
1961年 国际卫生及医学研究年
1961年 世界种子年
1965年 国际合作年
1966年 国际米年
1967年 国际旅游年
1968年 国际人权年
1970年 国际教育年
1971年 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国际行动年
1972年 国际图书年
1974年 世界人口年
1975年 国际妇女年
1978年 国际反对种族隔离年
1979年 国际儿童年
1981年 国际残疾人年
1982年 动员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国际年
1983年 世界通讯年
1985年 国际青年年
1985年 联合国年
1985年 国际森林年
1986年 国际和平年
1987年 国际住房年
1990年 国际扫盲年
1992年 国际空间年
1993年 世界土著人民国际年
1994年 体育运动和奥林匹克理想国际年
1994年 国际家庭年
1995年 各国人民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死难者国际年
1995年 国际宽容年
1996年 国际消除贫困年
1998年 国际海洋年
1999年 国际老人年
2000年 国际和平文化年
2000年 国际感恩年
2001年 国际志愿者年
2001年 联合国不同文明间对话年
2001年 动员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有关不容忍问题国际年 
2002年 国际山岳年
2002年 国际生态旅游年
2002年 联合国文化遗产年
2003年 国际淡水年
2003年 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年
2004年 国际稻米年
2004年 反对和废除奴隶制国际纪念年
2005年 国际微额贷款年
2005年 国际体育运动年
2005年 国际物理年
2006年 国际荒漠年
2007年 国际太阳物理年
2007年 国际海豚年
2008年 国际地球年
2008年 国际环境卫生年
2008年 国际马铃薯年
2008年 国际语言年
2008年12月10日开始后的一年 国际人权学习年
2009年 国际和解年
2009年 国际天文学年
2009年 国际自然纤维年
2010年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2010年 国际文化和睦年
2011年 国际森林年
1961-1970年 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
1971-1980年 联合国第一个裁军十年
1971-1980年 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
1973-1982年 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一个行动十年
1976-1985年 联合国妇女十年
1978-1988年 第一个非洲运输和通讯十年
1981-1990年 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
1981-1990年 联合国第二个裁军十年
1981-1990年 联合国第三个发展十年
1983-1992年 第一个非洲工业发展十年
1983-1992年 联合国残疾人十年
1983-1993年 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二个行动十年
1985-1994年 亚洲及太平洋运输和通讯十年
1988-1997年 世界文化发展十年
1990-1999年 联合国第三个裁军十年
1990-1999年 联合国国际法十年
1990-2000年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1990-2000年 国际铲除殖民主义十年
1991-2000年 第二个非洲运输和通讯十年
1991-2000年 联合国禁止滥用麻醉品十年
1991-2000年 联合国第四个发展十年
1993-2002年 第一个亚太地区残疾人十年
1993-2∞2年 第二个非洲工业发展十年
1993-2003年 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战斗的第三个行动十年
1994-2004年 世界土著人民国际十年
1995-2004年 联合国人权教育十年
1997-2006年 联合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十年
2001-2010年 世界儿童和平与非暴力文化国际十年
2000-2010年 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
2001-2010年 第二个铲除殖民主义国际十年
2001-2010年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减少疟疾十年
2003-2012年 联合国扫盲十年
2003-2012年 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
2005-2014年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
2005-2014年 第二个世界土著人民国际十年
2005-2015年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2006-2016年 灾区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十年
2008-2017年 联合国第二个消除贫困十年
2010-2019年 联合国第四个裁军十年
2010-2020年 联合国荒漠及防治荒漠化十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