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陶成雅器:从陶到瓷
抟土为器 凝火成金——从陶到瓷的演化与递变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序言中提到:“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说明瓷器是陶器中的精致者,同时也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瓷器蕴含了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和土的敦厚,而陶器则是瓷器诞生之源头。
在中国古代,将陶器的发明归功于一位圣人——神农氏。宋《太平御览》卷八一三引《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事实上,神农氏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还发明了原始农业,将两项人类史上的重要事件集于他的身上,寄托了人们对农业和原始制陶术的珍视,也说明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我们的祖先从长期的采集、渔猎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生活。在种植五谷、驯养牲畜的同时,开始懂得用粘土作陶器。陶器出现以前,人们已学会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筐、篮来盛储物品,尝试着用一层由水和粘土调制成的泥料填补筐篮的缝隙,但干燥之后泥土容易脱落,存放在筐篮内的粮食类的物品会由孔隙中泄漏出来。后来人们无意发现,填充泥浆的篮筐被火燃烧之后,上面的泥皮不仅未受任何损害,反而变得十分坚固,可以作为盛水、汲水的容器,于是人们联想到利用火来烧制陶器。人类对人工取火方法的掌握,为陶器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大约距今一万年前,陶器出现了,这种火与土漆胶相溶的艺术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伟大创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