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陶泥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026059
  • 作      者:
    方汉文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陶泥文明》提出人类文明社会四分论:新石器时代、陶泥时代、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在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陶泥文明时代。从距今10000年到4000年前,也就是从旧石器时代后期到金属时代到来之前,曾经有一条巨大的陶泥文明带横亘在地球上,我们称其为“陶泥文明”。
    “陶泥文明”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一个阶段,是指以陶器作为生活和生产的用具,以陶文与泥板文字作为语言符号,以陶泥器具作为宗教与艺术的载体,具有普适性的一种文明形态。从时间上来看,它是人类走出野蛮与蒙昧,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它分布在北半球的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东起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南端是喜马拉雅山南坡下的印度河平原,向西穿越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直达地中海岸边,甚至在欧洲中部与中美洲地区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古代陶泥文明遗址。人类文明之花绽放,灿然可珍,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
    书中处处充满发现,阅读此书是一次发现的旅行。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约一万年前,地球终于走出长达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大冰期,进入了一个地质历史的转换期。这种转换过程漫长,如茧中抽丝般舒缓,逐渐变化,而且总有反复,不断出现小的冰期,冷热不均,但大的趋势是固定的,地球告别天寒地冻的时代,变得更加温暖,宜于人类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晚冰期(Post-glaciation),也称全新世(Holocene)。
    地球的历史时代也像它的四季变化一样,是不断更替的。第四冰期之前的第三冰期时代相当温暖,而第四冰期时代持续的三百万年,相当于一年中严寒的冬天,冰封雪飘,没有生机。到了全新世,气候再次转暖,恰像那暖风拂面的春天降临,巨大的冰川开始消融,覆盖大地的冰盖退缩,世界各地气候逐次变暖,变得温润多雨。原来遍布各地的一些寒带植物,如耐寒的地衣苔藓,现在则向极地与北方退缩,温带与亚热带的植物群分布广泛,茂密的树林遍布大地。
    冰山消融之后,陆地河流水量增加,江河水注入海洋,使海水增多起来。沧海桑田,变化极大,陆地板块也随之移动。在辽阔的海面上,一种奇特的风形成了,每到一定的季节,温暖湿润的风就会取代干燥寒冷的风,这种气候又影响了大陆的变迁。
展开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人类文明肇始:陶泥时代/1
第一节 陶钧伊始/1
第二节 古代陶泥器具的主要类型/7
1.陶制生产工具/10
2.陶制生活用品/ll
3.陶泥雕塑与土俑/16
4.印章与砖雕/19
5.陶器刻符与泥板文字/20
第三节 至德之世:文明社会的到来/21

第二章 陶器发明与陶纹刻饰/26
第一节 陶土选择/26
1.黏土陶/28
2.砂土陶/28
3.其他矿物土陶/29
4.砖雕与瓦当/30
第二节 陶土的自然分布与陶器种类/30
第三节 万千变化的陶器制作/34
第四节 陶图的分类/37
1.形象陶图/37
2.装饰纹样陶图/38
3.几何纹样陶图/39

第三章 中国陶泥时代/42
第一节 “世界第一陶片”与庖牺之世/42
1.起源阶段/42
2.前期陶泥文明/42
3.中期陶泥文明/44
4.后期陶泥文明/44
第二节 文化体系的形成/49
1.中原仰韶文化/51
2.东夷龙山文化/52
3.西戎仰韶文化/52
4.岭南百越文化/52
5.西南夷文化/52
6.东南古吴越/53
7.荆楚文化/53
8.东胡北狄文化/53
第三节 中国古代城邦国家/54
1.深埋地底的古代国家/54
2.龙山城邦群/57
3.太吴之国与帝俊迁徙/60
第四节 黄帝四面:仰韶陶器图像/65
第五节 农业文明起源与陶泥文字/71
1.“贻我麦辫”/72
2.“彻田为粮”/75
第六节 夏商先祖的祭祀/79
第七节 西王母的巡狩/86

第四章 美索不达米亚:陶泥文字的故土/89
第一节 陶泥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89
第二节 世界最早的城邦:耶利哥与乌尔城/96
第三节 《圣经》和巴比伦城/99

第五章 陶泥时代的环球之旅/102
第一节 印度河文明的陶器与文字/102
1.印度河文明的城市/102
2.陶器与印章/104
3.未破译的神秘文字/106
第二节 埃及陶器与象形文字/108
1.埃及农业生产/108
2.陶器与陶俑/109
3.象形文字/110
第三节 地中海彩陶与线形文字/112
1.古代陶器的分期/112
2.克里特岛上的彩陶/112
3.迈锡尼文化陶器/113
4.希腊陶器的东方化元素/114
5.线形文字/116

第六章 陶泥刻符与文字起源/119
第一节 象形文字阶段/119
第二节 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与文字的符号化/123
1.泥板文书起源和陶算子/123
2.楔形文字解码/124
3.东方民主与苏美尔人的史诗/129
4.法律制度与汉谟拉比法典/131
5.大流士王的颂歌/132
第三节 中国陶文是字母之母/134
1.字母文字的意义与价值/134
2.腓尼基人与字母的发明/135
3.中国陶文:字母之母/137
4.远行的拼音文字:从中国陶文到线形文字A/141

第七章 发现陶泥文明/145
第一节 地下宝藏的重现/145
第二节 彩陶之疑:东来还是西往/151
1.安特生与中国彩陶的发现/151
2.安特生的中国彩陶西来说/152
3.中国彩陶与西亚彩陶的联系及其性质/152
4.神秘的鸟鱼图:阎村陶缸与伊斯塔尔瓶/153
5.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之路”/157
第三节 陶泥文明的不朽贡献/159
结语/166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