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刚和刘琼雄编著的《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讲的是“中国第一民间博物馆”成都建川博物 馆所透露出来的沉重历史。馆内展出了200余万件 藏品,以抗战、“文革”为主题。建川博物馆是 收藏国难国耻的中国唯一的民间博物馆,也是中 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本书除了图文并茂全方位 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 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建馆者樊建川还特别增设了一则关于寻找幸存的抗战 老兵的长期启事。“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 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 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 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连战、马英九、陈香梅、周梅森、矶崎新、张永和、王石、余秋雨、 敬一丹、崔永元、陈鲁湘等各界名人联袂推荐
★中华民族英雄纪念志,收藏国耻国难史的中国大型民间博物馆;一个民间博物馆的理想,一本全新概念的馆书。
★全球21位著名建筑师联手设计,中国第一民间博物馆:刑同和、矶崎新、张永和、切斯特?怀东、王路、徐尚志、徐行川、李兴钢、朱竞翔、刘家琨、张毓峰、张雷、周恺、朱亦民、马国馨、项秉仁、彭一刚、程泰宁、朱晓光、林野、王天锡。
中国抗战14年究竟有多少人被俘?谁都没有对此进行过统计!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四年间,战俘高达575万人,那么腹背受敌的中国战场呢?
战俘——曾经被认为是人生不光彩经历的代名词,但在那样特殊的战争环境下,生命无疑弥足珍贵!
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1周年!中国人的国耻日。由中国成都建川博物馆推出,师永刚、刘琼雄编著的《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一书在由上百名国民党与共产党抗战将士组成的抗战壮士广场上首发!
历史在这一瞬屏住呼吸。虽然,我们曾无数次参观过同题材博物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到重庆博物馆大后方研究中心……每一位同胞的死亡都令我们心碎,但在抗战胜利63年后,我们可以正视慰安妇,却仍没有开始关注那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如果说这样一座博物馆、这样一本书的意义,这无疑是其中的一部分,并由此我们开始了对整部著作的认识之旅。
本书背后的创作团队也是国内图书界的强强结合,由策划 “红色新概念”系列的《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切?格瓦拉语录》的编著者师永刚和刘琼雄创意、编辑;由曾经引进并译介过《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著)和《负建筑》(隈研吾著)的设计师朱锷负责全书设计。
这本书出版后,因其异于寻常的表达方式,使本书被媒体称为“有气质的创新的博物馆书”,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对于博物馆的表述方式,使本书有着一种史诗式的全景描述,也有着某种独特的精神。
展开
南方都市报:建川博物馆是樊建川先生创建、中国唯一收藏国难国耻的民间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英雄的纪念志。此馆以抗战、“文革”为主题,展出了200余万件藏品。《国人到此,低头致敬》就是对此馆的一次巡礼。
新京报:本书除了图文并茂地全方位介绍了建川博物馆的每个分馆与其令人动容的展品,更讲述了那些建筑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其中就有容纳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华西都市报:五位老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不屈战俘馆。一张张历史照片和文物勾起了他们对战俘生活的痛苦回忆,他们的眼角湿润了。樊建川感慨地告诉记者:“战俘访问战俘纪念馆,在人类战争历史上是一件奇闻。”
文汇报:(建川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收集了上千名抗战老兵手印的纪念广场,在那里,扑面而来的重重叠叠的老兵之手,无声地凝集成一种慑人心魄的中华力量。
新浪网:“也许就在你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又有一位老兵已经走向凋零。”樊建川这样写道,“有一天,他们的身体离开,但他们的右手手印在透明的玻璃上与日月同光。”
科学时报:《国人到此,低头致敬》记述了一个人如何以私人之力建立起他对国家的苦难和耻辱、愤怒和悲伤的“纪念碑”;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以笨拙而固执的姿势在提醒国人,对中华民族英雄,你必须低下头向他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