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巴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45193
  • 作      者:
    拉迪拉斯.法拉格(Ladylas Farago)原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在美国军事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军事人物像《巴顿(1885-1945)》中巴顿那样更能征服人们的想像力。他在一战中创造了美军的装甲作战,并被公认为二战中将一军最为杰出的作战指挥家。作为一个被罗斯福称“我们最伟大的战将”杰出将领,似乎没有人能够超越他。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美国的军事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军事人物像巴顿那样更能征服人们的想像力。他在一战中创造了美军的装甲作战,并被公认为二战中美军最为杰出的作战指挥家。作为一个被罗斯福称为“我们最伟大的战将”的杰出将领,似乎没有人能够超越他。巴顿擅长于进攻、追击和装甲作战,是一位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骁将。在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的半个世纪以后,乔治?S?巴顿的名字依然令人震撼不已。人们对巴顿近乎偶像式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军人作风,同时还源于巴顿那“如恺撒般神秘复杂,难于捉摸的天性”。在他过世之后,那些曾经“仇恨”过他的人也无不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甚至包括他的敌人在内,都把巴顿赞叹为“最杰出的将军和对手”。
展开
精彩书摘
  热爱战争的天性
  上流社会的子弟
  1885年11月11日,一个男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加布利尔。
  和许多拥有高贵血统的家族一样,父亲乔治和母亲露茜,用小婴儿祖父和父亲的名字,给他取名为乔治-史密斯?巴顿。由于和他的爸爸的名字一样,习惯上,人们称呼他小乔治或小巴顿。
  富庶美丽的葡萄园庄园是小巴顿的祖父留下的遗产之一。在葡萄园庄园度过的日子并不平静。小巴顿刚出生后不久便生了一场重病,险些夭折,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身体非常孱弱,好在家人对这个小生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一岁之后,小巴顿逐渐开始变得结实强壮起来,并且越来越顽皮好动,充满活力。这时,为了爸爸乔治的工作方便,他们举家迁入洛杉矶,但为了能够让小巴顿有更充裕的活动空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小巴顿还是随妈妈在葡萄园湖畔生活。1887年,这个一头黄发的小家伙又多了一个妹妹——安妮。小安妮十分可爱,家人都亲昵地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洋娃娃”为妮塔。
  相对于枯燥无味的城市生活,小巴顿对于纯朴自由的乡村生活更为热衷。他最开心的时刻,便是举家回到葡萄园湖畔休养的假期。因为在那个时候,爸爸会不去理会那些令人烦恼的法律事务,像个大孩子一样带着小巴顿和妹妹妮塔玩耍。
  在巴顿眼中,爸爸简直是个“游戏天才”,骑马、划船、潜水、钓鱼甚至射击……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的所有的休闲项目,他几乎无不精通。小巴顿对爸爸崇拜极了,整天同爸爸腻在一起,央求着学骑马,玩打仗。
  爸爸曾经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高材生,受爸爸的影响,或者更多地源于男孩子的天性,巴顿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打仗”。每天早上一起床,巴顿兄妹俩便会为谁指挥谁打仗而争论不休。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爸爸标准的口令声:“立正!保持肃静!”两个人果然一声不响了。“敬礼!”两个人于是笔挺地向爸爸敬礼。“大头兵乔治与少校妮塔早上好!”“爸爸将军早上好!”“军事科目第一项,早餐!”“是,长官!”于是,两个小不点便乖乖地找玛丽吃早饭去了。
  更有意思的是,巴顿一开始只知道当兵很威风,根本不知道军队中官阶的大小顺序,妹妹妮塔称呼他为“大头兵”,他欣然接受,而他却称呼妮塔为“少校”,他竟然一直以为“兵要比少校大”,以至于这样玩了好几年还不知所以。直到有一天,爸爸笑着问他为什么当了几年兵还没升职,小巴顿这才恍然大悟。为了这件事,他第一次大发脾气,并且郑重宣布自己是“乔治?史密斯?巴顿中将”。爸爸为了安抚他,亲自给他做了一把木制佩剑,这几乎成为巴顿童年时代最珍贵的礼物。
  对于童年生活,巴顿日后回忆起来总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这一点无疑是与父母,尤其是父亲的爱护是分不开的。在巴顿完全懂事之前,他并不了解父母如此爱护他的良苦用心。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巴顿7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为他在葡萄园开了一个规模不大的但十分热闹的庆祝会,还请来了当地有名的杂耍艺人表演。晚上,大家在葡萄园的空场上放起美丽的焰火,一直到深夜……客人们都告辞后,直到他该睡觉的时候,才想起来还没有向爸爸妈妈说晚安。小巴顿蹦蹦跳跳来到父亲的书房,正要进去,听见爸爸和妈妈正在谈论着什么,而且间或还叫到他的名字。巴顿好奇地站在在门外听了起来。
  “乔治,我真的很担心,他已经满7岁了。”妈妈忧虑地说。
  “露茜,我知道你的想法,我也很想能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我们的小乔治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我们不能让他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中感到自卑……”
  “我知道你的用心所在,你那样忙碌,而且你安静的性格是不喜爱整天进行这些户外活动的,但为了小乔治,你真的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亲爱的,我担心的也就在这里,公务越来越繁忙,我已经不得不尽量提高工作的效率,但陪伴他们的时间一点也不能少,要知道,为了我们的儿子能够早一天和正常孩子一样,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让他早一天摆脱一切障碍。”
  门外,小巴顿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并不能完全理解父母所说的他和普通孩子之间的“不同”究竟是什么,但他明白了,爸爸原来并不热衷户外生活,完全是为爱他,迁就他而这样做的。7岁的小巴顿好像一下子成为了一个能够深深体会父母之爱的大人。而巴顿的父母所提到的“不同”究竟是什么呢?
  半个世纪以后,医学家与教育学家发现了一种神经性异常现象,并为这种现象取名为“阅读失常症”,即“阅读能力部分丧失症”,也叫“难阅症”。又过了一些时候,他们发现另一种类似的神经化学失衡症状,称之为“注意力不足失调症”。这两种病症的症状包括感觉不适、对书本与学习有沮丧感、只能维持局部注意力、学习过程不健全等等。而这些症状,竟然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小巴顿身上。这种病症并非完全等同于“多动症”,根据医学记载,“阅读失常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的发作与恢复不能由人自由掌握,也就是说,巴顿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阅读和书写。而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这种病症还并未被人所确诊,当然更无从下手医治。得了这种病的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吃力,可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病人的痛苦,得了这种怪病的人,从懂事开始,将十之八九与“笨蛋、白痴”的嘲讽相伴终生。
  在当时的条件下,巴顿的父母无法透彻理解折磨小巴顿的究竟是什么,但他们相信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是“低能儿”,更不是不求上进。他们更能体会巴顿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幸遭遇,没有让巴顿按学龄上学,是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入学,巴顿难免会因发音与书法的拙劣,而遭到同学的嘲弄与讥笑,以致于丧失自信。巴顿的父亲同样是一个执着而倔强的人,他既相信自己能找到更为合适的方法,让小巴顿顺利完成最初级的学习,又更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是个怯懦的胆小鬼。
  为了锻炼小巴顿的阅读能力,父亲每天晚上无论多忙,都会抽出一段时间来为孩子们朗读。口才一流的父亲此时摇身变成一位知识渊博又和蔼可亲的“故事老人”,他纯正的男低音读起故事来抑扬顿挫,音调也随着情节的变化时而低缓,时而高亢。
  在巴顿年幼的心灵当中,那些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中全副武装的英雄形象,都是在爸爸的朗读中变得生动起来。所有用来朗读的书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其中以苏格兰诗人瓦尔特?斯柯特勋爵的作品居多,他在史诗中描绘了苏格兰人的传统生活,包括神奇的民间传说;而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中,主人公为改变命运而斗争的故事,像精神统帅一样牢牢占据了小巴顿的思想。在众多的故事中,巴顿尤其表现出对于战争、军人形象的喜爱。军事统帅们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争故事使巴顿迷恋不已。汉尼拔在意大利战场上的用兵自若,恺撒大帝高卢征战的出神入化;圣女贞德奥尔良抗英的神勇气概,以及拿破仑面对反法大军时的气定神凝……这些古往今来的战斗英雄,显示出高深的军事领导才能和强大的英雄主义魅力,巴顿对他们的喜爱甚至到了近乎痴迷的境地。这些神奇的故事像奇妙的梦幻一样牵动着巴顿的思绪,也正是这些梦幻般的东西,让“战斗”的意义以难以比拟的力量深深植根在巴顿的心中。
  爸爸之所以每日为孩子朗读,主要也是为了巴顿。因为巴顿虽然聪明过人,而且似乎有无穷精力,但战胜“阅读失常症”也并非易事。在巴顿眼中,书本上那些字迹似乎都是倒悬着或是被人弄反了一样,每当他想读“A”,发出的音竟然变成了“V”。除了朗读之外,爸爸妈妈还专门请来家教与语言教练,定期协助他克服阅读与发音上的障碍。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巴顿接近于完美的童年生活都伴随着由病症带来的、挥之不去的危机感。而爸爸与妈妈无尽的爱却使他拥有无比的自信,正是靠着这种爱,巴顿才得以在之后漫长的十几年中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摆脱“阅读失常症”的阴影,也正是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巴顿坚毅的性格。巴顿成人后所以能在千军万马之中雄心万丈,所以能成就为一代名将,童年时克服病症的经历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1897年9月,巴顿12岁了,爸爸妈妈决定让他去男子古典中学念书,这个学校是由斯蒂芬?卡特?克拉克兄弟主办的。报名那天,父母陪伴着他乘车前往。路上,一家人坐着马车,谁也没有说话,爸爸妈妈虽然也希望巴顿能早一天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一想到巴顿将第一次离开家人,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他们真担心巴顿无法独立承受“怪病”带来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压力和困难。小巴顿也感觉到了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离愁,他知道,今后他得一个人对付自己“不听话的舌头和手指”了。马车刚刚驶过加利福尼亚大街,来到莱克大街,爸爸突然扭过头伤感地说:“孩子,从今以后我们的路就要分开了。”巴顿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句话,他直到很久以后还不无怀念地说“尽管我们后来离得越来越远了,但我们的心却从来没有分开过。”
  在克拉克学校学习期间,其他的正常孩子完成学业都不轻松,而巴顿不得不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汗水。他不仅要克服在阅读和拼写上的生理缺陷,而且还要忍受同学们的羞辱与嘲笑。刚开始的半年里,一到晚上熄灯睡觉,巴顿就偷偷地在被窝里流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爸爸经常写信来告诉他,“巴顿家的孩子永远都不能输给别人”。家人的爱鼓舞振奋着小巴顿的精神,促使他决心取得成功。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更是为了报答父母,“不给家族抹黑”。在校6年期间,巴顿的学业一直都在进步之中,尤其令他引为自豪的是他那名列前茅的操行成绩。此外,他最喜爱历史课,成绩也相当不错。学校的历史课内容丰富而充实。上学之前,父亲就经常给他讲各种历史故事、伟人的经历和军事家的功业,而在历史课上,巴顿获得了更加完整而系统的书本知识。克拉克博士和他的兄弟把历史看作是“一幅由领袖人物在不同道义上进行选择后,而构成的恢宏而鲜明的画卷”。历史是在那些各怀豪情壮志的人之间产生的一系列冲突。他们的决定或是英明或是愚蠢,他们的生活或是充实丰富或是堕落腐化,他们中一些人推动了文明的进程,有些人则由于出发点的错误或是个性的缺陷而阻挠了人类的进步。老师们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反复强调爱国和献身是公民应有的品质……这样的教育,将小巴顿对于历史故事的迷恋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强烈的意识到,历史就是理解过去、掌握现在与洞悉未来的金钥匙。历史的进步与否,往往是由伟大的人物决定的,而伟大人物都具有爱国主义、自我牺牲精神的优秀品质。
  在这所学校里,巴顿掌握了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了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做出科学而合乎道义的选择。小巴顿经常在他的作文中表达这样一种稚嫩却特别的思想“生命中的荣誉只会赐予那些渴望荣誉并竭尽全力去追求的人……”
  尽管巴顿的童年始终在“阅读失常”的病痛中度过,但在那个时代,巴顿无疑又是幸运的,他拥有富裕而甜蜜的家庭,家里有爱尔兰与墨西哥佣人,他不曾尝过真正的贫穷与饥饿,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妹妹都十分爱他。
  在那个大世俗的上流社会中,富家子弟可以轻易地接受良好的教养与特别的照顾,言行举止与脾气的怪异,不仅是可以容忍的,甚至还是受到鼓励的。只要这个环境的人能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与传统,只要他们展现适当的忠诚、勇敢与自律气质,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爱做的事。这一切,无不是塑造巴顿个陛的因素。巴顿日后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位于上流社会的顶尖,身边尽是些充分享有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人。尽管阅读能力的障碍折磨着他,但他从不怀疑自己的身份。他的地位是一种生活的现实,它为他带来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甚至开始滋养了他性格中的弱点——自负。
  走进西点
  1902年的夏末秋初,在克拉克学校的学业进入最后一年,17岁的巴顿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正规的美国军官,像他的祖先们那样在军界出类拔萃,成就一番事业。当时,巴顿的父亲也认为从军能够更好地发挥小巴顿的潜能,而最好的从军出路就是能够在西点军校深造。
  西点军校的正式名称为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目标是培养陆军初级军官。该校位于纽约市以北约80公里处的哈得逊河西岸,属于纽约州奥兰治县。此地原为英国军事哨所,是控制哈得逊河航道的战略要点。美国独立战争★中被美军于1778年1月20日占领,此后一直是军事重地。1802年7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正式确定在此建立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它曾经造就出斯科特、格兰特等一大批杰出的将领,是美国许许多多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从这里毕业的学员,当年便可被授予少尉军衔。一心想当军官,想寻找“造成一名好的将军和一名伟大的将军之间的细微差别”的巴顿,更是无限瞳憬能够在此就读。
  但要取得西点军校的人校资格很不容易。入学要求是有法律明文规定的,20世纪初的西点约有500名学员,每年只招收150名新生。按规定,合众国总统有权推荐30名,国会参议员、众议员和特区代表每人有权推荐1名。
  申请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向陆军部次长递交申请,被选上的必须参加由军官委员会组织进行的考试。考试非常严格,由体力、智力两方面组成。申请人必须在17~22岁之间,精通各门功课。如果学员是从公立学校、州属军事学校毕业,取得正规大学的入学许可则是精通各门功课的有力证明。
  为了让小巴顿取得入学资格,父亲决心进行最大的努力。他把希望寄托在代表加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托马斯?巴德身上。有几个因素对巴顿是有利的:第一,巴德参议员是威尔逊的合伙人,而巴顿则是威尔逊的外孙;第二,巴德的儿子是巴顿的同学和好友,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第三,巴顿的父亲乔治是当地的名人,又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俱乐部的成员,结交了不少地位显赫、神通广大的朋友;第四,巴顿本人对军事和战争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外貌上看也颇具军人气质。唯一不利的是巴顿的父亲属于共和党人,曾竞选州参议员失败。而巴德则是民主党的参议员,两人政见不同。对于巴顿就读西点一事,这是最明显的不利因素。
  1902年9月21日,巴顿的父亲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西点军校的督导,查询有关学员资格信息,另一封就是给巴德的,希望他能为巴顿着想。
  巴德在回信中写道:“会在适当的时候给贵公子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乔治立刻请他的朋友,同时也是巴德的朋友,前联军少校亨利?J?李法官向巴德推荐巴顿。亨利在信中为巴顿进行了极为有利的“宣传”:“……如果家族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话,他(巴顿)毫无疑问是来自于军人家庭。他是弗吉尼亚的约翰?华盛顿的后人,他的先辈有在独立战争中极富盛名的马瑟将军,而他的祖父,弗吉尼亚的巴顿将军,在北弗吉尼亚的军队中因骁勇善战而享有盛名。他的母亲的家族也极不平常,确切地说他是尊敬的威尔逊的一个外孙……”
  这封信多少给巴德议员施加了一点压力。因为他初到加利福尼亚,自己本身又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军事业绩。
  12月27日乔治又给军校督导写了一封信。得知巴德是最有可能的有权推荐小巴顿的人选。他极有可能会受到乔治的众多朋友的影响。
  除了西点军校外,乔治还考虑送小巴顿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亚利桑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学校学习,并同校方取得了联系。尽管小巴顿获得这些学校的入学资格可能性极大,他还是希望能够进入西点军校。这样,乔治终于下决心要把儿子送进西点军校的大门。接下来,他做了三件事——是给西点军校督导拍了电报,以确认巴德将有资格提名一位学员,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二是让小巴顿向陆军部次长递交申请,得到的答复是他的名字将被登记下来,将在合适的时候,递交给议员;三是亲自给巴德议员写了一封信,请求他推荐小巴顿去西点学习。他在信中说:“我儿子从小就希望参军,这可能是由于家族遗传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本能……”
  亨利?李法官也再一次致函巴德,而巴德同意“小巴顿会有机会和其他候选人平等竞争”,并申明“会考虑家族史”。尽管李尽了全力,巴德仍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候选人,假如有人“极其适合”这个职业,会立刻推荐他,否则的话,将根据考试结果提名。由于小巴顿只在一所私立中学学了6年,入学考试对于他来说是个问题。但还有一条出路:如果候选人是联邦正规学校的学生,那么就可以“在持有教务处证明的情况下,不经考试而直接进入西点军校学习”,巧的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正是这样一所学校。
  那时,巴顿先后收到了莫里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事情已成定局,乔治最后将儿子送进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巴顿家族已有两代人就读于此,现在学校的负责人不是朋友就是亲戚。
  这一决定意义重大。如果小巴顿能获得提名进入西点军校的话,在弗吉尼亚学校一年的学习可以帮他适应军事生活,并能使他在进入西点军校时不经过入学考试。如果他不能获得提名,那么他也可以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完成学业。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由此进入正规军队。
  1903年9月,巴顿在父母、姑姑和妹妹的陪同下第一次离开家乡,踏上了东去的列车。此时巴顿已年满17岁,有1.8米高,身材细长,表情严肃,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模样。他现在很担心自己的军事悟性。他曾经向一位牧师告白,承认“我可能胆怯了。而他则告诉我,巴顿家的人没有胆小鬼”。他反复念叨这句话,并把它转告给了父亲。父亲说:“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可能使我们家族血统的人不屑于进行一场拳击,但同样是这一血统却使他们能够面带微笑、宾至如归地对待真枪实弹的生死考验。”他实际上是在暗示巴顿,无论如何,绝不能辱没他的血统。聪明的儿子对父亲的教导心领神会,并把它牢牢记在心中。
展开
目录
热爱战争的天性
上流社会的子弟
走进西点
挑战挫折
巴顿军刀
体验初战
骑兵又次上马
人生理想的危机
重建美军坦克兵
号角已经吹响
缺乏章法的胜者
登陆卡萨布兰卡
蹩脚的临时“总督”
厄运临头
激情汹涌的耳光
大失颜面的道歉
角斗士置身场外
咆哮的勇将
艰苦的挺进
又一个战史之谜
力克梅斯
徘徊摩泽尔河
远去的战士
为和平而遗憾
最后的战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