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肯尼迪家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1089
  • 作      者:
    (德)罗伯特.冯.杜姆沙(Robert von Rimscha)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名门世家”丛书自德国CAMPUS出版社引进,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闻名的大家族,包括政治家族、实业家族和艺术家族。这些家族或权重或位尊,风云一时,他们的财富、地位、声望及志趣,对他们所处时代构成举足轻重的影响。本书为该丛书之一《肯尼迪家族》。 《华盛顿邮报》曾经断言,如果美国有莎士比亚,他一定会写一部肯尼迪家族史。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家族能像肯尼迪家族这样光芒四射,影响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生活。随着布什王朝时代的到来,人们不禁要问:肯尼迪家族是否仍旧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族?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冯·林姆沙是柏林《每日镜报》编辑部的主编,1996年至2000年间担任该报驻美国的记者。曾著《德国和美国模式》(1997)和《机动的社会——美国是21世纪的模式》(2000)两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什么肯尼迪家族会成为最典型的“美国传奇”?谁制造“肯尼迪诅咒”,让肯尼迪家族陷入厄运?为什么多届总统竞选人都以肯尼迪总统传人宣示民众?为什么时至2007年肯尼迪王朝仍在延续,家族的新闻和悲剧依然牵动美国的神经?《肯尼迪家族》的过人之处,在于剖析了肯尼迪家族的辉煌、悲剧及戏剧化的内核,披露了鲜为人知的秘密和禁忌,包括整个家族在与美国旧的精英阶层对抗中,让自己的孩子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展示了家族成员在公众聚光灯下和真实人生舞台上截然不同的命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遗传密码
  1.波士顿:新贵策源地
  在流光碎影中,一直将政治作为家族荣耀的肯尼迪家族,比谁都明白:什么是政治,如何从政,怎样获得支持,以及如何赢得竞选(最终但非唯一的目的)。而这些,旨尼迪家族的成员与其说从自己的祖先身上汲了某些遗传密码,不如说,他们更多地是从一个不叫肯尼迪的人那里,学到了这一切。
  这个神秘的人物就是哈尼·菲兹(Honey Fitz),小约翰·肯尼迪的曾外祖父。
  在哈尼·菲兹身上,有一种类似蛰伏的力量。可以这么说,哈尼·菲兹是肯尼迪政治王朝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是肯尼迪家族那条经典的“IOU/I owe you”(我欠你)处事原则的教父。
  这个原则,成为政治家所必备的潜在力量。
  历史地看肯尼迪家族的人,他们无疑具有某种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政治风格。在他们身上,总是闪耀着一种近乎神秘的光环,让他们在众多政治明星里面,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甚至包括他们的女人,情人和层出不穷的劫难,无不时刻牵动着美国和世界的心脏。
  那么这种特殊的风格,绝对无疑地来自哈尼。菲兹。作为波士顿的一员,菲兹非常平民化,而且具有底层杰出人士所特有的坦率、直接、充满青春活力等特质。从菲兹格拉德的足迹来看,他似乎一生都在与社会权贵们进行斗争。多年以后,他的外孙,小肯尼迪们也正是凭借这种特质,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竞选。哈尼·菲兹还让肯尼迪们清楚地记住,他们的出生和身世——波士顿的爱尔兰天主教信徒,处于受人尊敬社会阶层的边缘,但始终处在争取传统中产阶级地位之上的特征。
  波士顿是美国的历史名城之一,同时也是新英格兰的首府、马萨诸塞州的州政府所在地。这座城市在年轻的合众国历史上,似乎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7世纪30到40年代,第一批不列颠清教徒在此定居,以拓荒者的姿态,在这片荒野中开始了清苦的生活。这里是美国殖民文学的第一个见证,人们把这里与上帝联系起来,希望在此建立一座“屹立群山之上”的“新耶路撒冷城”,在这里形成了虔诚且具有基本民主性和严格自律的社会,从而与几千公里外的弗吉尼亚殖民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那里,聚集着众多的权贵和冒险家,并且依然保留着蓄奴制。弗吉尼亚同澳大利亚一样,被一些外表粗鲁、但内心并不险恶的人所占据。在他们之上,是那些社会精英和移居的贵族,他们努力效仿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而新英格兰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人们不希望在这里复制家乡的社会等级制度而极力向卜爬,而是试图消除这种制度。在这里,较之赚取利润,人们更关注精神的自由。
  波士顿诞生了美国的第一批大学,并且,当第一批殖民者在这里定居几百年之后,这里出现了反对英国政府的第一个抗议活动。这里也是美国革命运动的摇篮,曾经发生过“波士顿大屠杀”(不列颠军队向起义殖民地居民开枪扫射事件)和“波士顿倾茶事件”(为抗议英国的关税政策,将进口茶叶倾入海港)等直接引发了独立战争。这里还是美国多位总统的故乡,涌现过诸如汉考克(Hancock)和亚当斯(Adams)等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18世纪晚期,美国成立之后,波士顿对美国的历史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其中的三次运动中,新英格兰始终起着主导作用,首先发生的是超验论派的知识分子运动。像爱默生、霍桑和梭罗等关注美国的严肃文学的作家应运而生。城市中清教徒式的人道主义特性,为反对蓄奴制的运动创造了条件,这直接导致了1861年到1865年的内战。波士顿是废奴主义者的首都,人们在这里宣布,美国的自由主义理想与奴隶的自由密不可分。19世纪末,当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面孔,亨利·詹姆斯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生活各方面的专业化时,波士顿遥遥领先于美国的其他地方。现代工厂、银行和保险业,都在波士顿破土而出。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波士顿的领先地位最终输给了他的竞争对手——纽约。
  波士顿文化和社会的典范阶层,就是所谓的WASP,即盎格鲁一萨克逊裔的白种清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据他们自己的理解,是他们造就了美国,而美国也是为了他们而产生的。盎格鲁一萨克逊裔的白种清教徒是美国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族裔。他们的传统居住地就是波士顿。时至今日,贝肯山(Beacon Hill)和巴克湾(Back Bay)的红砖建筑仍是那些受人尊敬、自负以及充满优越感的人的纪念标志。爱尔兰人到来之前,美国一直是波士顿主流所希望的那种样子。
  第一批大的移民潮,来自爱尔兰——19世纪40年代的大饥荒之后,接着,从意大利、德国和波兰来的移民改变了美国的面孔。天主教徒来了,然后是大陆上的欧洲人、南欧人,后来越来越多的东欧人也来了。在1846到1854年间,大约有120万爱尔兰人背井离乡来到美国。1887年,波士顿第一次选举出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为市长。随后的20年代初,犹太人、南部的黑人来了,到了最后亚洲人和拉丁美洲的人也来了。这里对所有的移民,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新来的人总是处于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移民潮之后一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移民开始与英国清教徒后裔竞争。而这些新贵的发达也开始于波士顿。肯尼迪不仅是美国最年轻的总统,他还是第一个入主白宫的爱尔兰人和天主教徒。他来自波士顿这一一事实,一些人认为是对历史的讽刺,另一些人认为这是前提条件:至少,这个新贵被允许与真正的精英们有所接触。而且,波士顿第5次被要求,将美国的其他地方远远地甩在后面。
  菲兹格拉德的父母,也是19世纪40年代从爱尔兰移到美国的贫民。他的父亲先是沿街叫卖的小贩,然后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食品店,食品店位于波士顿北部的汉诺威大街,每日收入不薄。那时候,这个区是爱尔兰人聚居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里转到了意大利人手里。菲兹家的商店一到晚上,就改成酒馆。弯弯曲曲的街道狭窄而肮脏,到处流溢着淳朴民风,也透露着贫穷的气息。沿街那些3层到4层的小房子里,弥漫着传染病的病菌。吵闹的大家庭拥挤在只有最多两个房间的套间里。波士顿北区三面环水,但与贝肯山(Beacon Hill)上的企业和革命精英没有什么关系,倒是与有很多人工作的海港和大海有着更多的联系。少年哈尼·菲兹,常常站在这里放眼大西洋,透过海上的雾气,他或许辨认出了爱尔兰的轮廓。
  2.哈尼·菲兹:蛰伏的力量
  菲兹格拉德家有12个孩子。约翰·弗朗西斯·菲兹格拉德(John Francis Fitzgerald,又名菲兹)生于1863年2月1日,排行第四,是家中的小明星。他在小酒馆无拘无束的氛围中长大,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常常听水手们讲述海外奇谈、醉鬼的故事和一些小业主经商的事情。约翰·弗朗西斯总是将什么都做得很好,做每件事情都能显示出他的才华,这些都是他的父母在爱尔兰所无法梦想到的。年轻的约翰·弗朗西斯因为成绩出色,进入了著名的波士顿拉丁学校,他加入了那里的棒球队,还是足球队的领队;同时他是校刊的体育记者。12年级结束之后,他进入波士顿学院学习,该大学是波士顿的一所耶稣学院。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基础学业,被哈佛大学的医学部录取。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很不寻常的结果。
  约翰·弗朗西斯的母亲去世时,他刚16岁。哈佛的第一年学业结束时,他22岁,这时,他的父亲也去世了。托马斯·菲兹格拉德留下了几千美元的遗产——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数目钱财了,但对9个孤儿(2个哥哥已经去世)——大部分是年幼的弟妹——来说,这些钱并不够用。“这些钱简直不够我完成学业”,哈尼·菲兹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照顾整个家庭的责任,落到了我头上。”他对此非常认真。因此,他离开了哈佛,离开了这座美国教育的圣殿,离开了这条成为新教徒后裔精英的必经之路,随后,在海关谋到了一个职务。在那里工作了3年,以挣钱供养家庭。
  马修·切恩尼(Matthew Keaney)是这个家庭的朋友,和约翰·弗朗西斯死去的父亲一样,他也是一个零售小商贩,同时还是北区民主党的领袖,他很赏识约翰·弗朗西斯的组织才能。他觉得这个年轻人既随和又精力充沛,总是不知疲倦,好交际,值得信赖并且很有魅力。21岁的时候,约翰·弗朗西斯成立了一个划桨俱乐部。但这个俱乐部陷入了财政危机,这时,他搞了个舞会,请一些商人为他在杂志上登广告,同时还销售入场券。当宴会开始的时候,他把楼里的水龙头关掉。所有口渴的客人,不得不喝他购进的矿泉水。就此,他大赚了一笔。
  不久,菲兹的第二项事业开始了。每天晚上,从海关下班后,约翰·弗朗西斯会为切恩尼做一些秘书工作。在这里,他学会了如何从事政治,如何拉拢和伪造选票,如何利用葬礼后的筵席或者生日庆典获得公共职务。l889年,菲兹格拉德和他少年时代的女友乔西·汉纳(Josie Hannon)结婚。1891年,他进入保险公司工作,负责火灾和伤残方面的保险单。这期间,他继续供养还呆在家中的小弟弟和一个小妹妹。1891年,他第一次竞选政治职务,该职务是市议会议员,每年的薪金为300美元,但菲兹格拉德希望获得更多。当切恩尼1892年去世时,他继承了切恩尼在北区的民主党主席一职。这是他的跳板:这个29岁的传奇小伙子于1892年11月当选为马萨诸塞州的议员。
  一个孤儿在贝肯山富丽堂皇的议会里获得了一席之地。
  就是在这儿,约翰·弗朗西斯与未来的亲家见面了。在他的议席旁边坐着的,就是波士顿东区的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Patrick Kennedy)。肯尼迪比菲兹格拉德年长5岁,有着与他相似的人生经历。他的父亲也同样早逝——死于一场霍乱。他也被迫中断学业——只不过不是从哈佛,而是14岁时从中学辍学。他的母亲经营着一家缝纫用品商店,他则在港口当工人,同时在港口的酒店当服务员,22岁时他获得了一家酒馆。26岁时,他已拥有两家酒馆,并加入民主党。1887年,他和一个相对富裕的女子玛丽·西奇(Mary Hickey)结婚。1888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教名为约瑟夫,习惯上被人们叫做乔·肯尼迪。
  肯尼迪前后5次当选马萨诸塞州的议员。和肯尼迪比起来,菲兹格拉德只任过一届议员。而且,肯尼迪有着他越做越大的生意,同时身兼战略委员会的成员,这为他在1894年给菲兹格拉德带来大麻烦,奠定了实力。
  菲兹格拉德一直梦想能够进军华盛顿,成为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的议员。但现在,他的第一个对手就是约瑟夫·奥尼尔,而全力支持奥尼尔的后盾,就是波士顿战略委员会。该委员会对该波士顿的政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尽管如此,菲兹格拉德还是决定与之一战。很快,他的竞选活动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但他并没退却,同时这也加深了他对政治手段的认识。此时此刻,帕特里克·肯尼迪与战略委员会达成默契,对1894年9月菲兹格拉德的党内竞选予以否决或者不予理会。菲兹格拉德非常分明地感受到了来自肯尼迪的威胁。
  “这就是当时波士顿政治运作所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他后来写道。
  但是,菲兹格拉德决定坚持到最后。他把重点集中在两个获胜机会较大的市区。他启动那儿触角极广的朋友和熟人构成的关系网,发动划桨俱乐部里的同事、舞会和酒馆里的组织者一起行动。他在高中作为体育明星的往事,引起了许多男性公民的兴趣和回忆,这为他博得了足够的人缘。而且,作为社交剧团的经理人,他还吸引了不少女性的目光。虽然这时妇女还不能参加选举,但是她们成群结队地来到竞选现场观看,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的丈夫,激发了男人们的热情。这一点,与后来约翰·肯尼迪获得种种支持有着惊人的相似。
  菲兹格拉德租下竞选大厅,向奥尼尔发起挑战,进行竞选辩沦。
  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奥尼尔没有接受他的邀请,仅仅只是通过远在华盛顿的几个议员同僚对他说了几句赞美的话,以“这个城市受人尊敬的市民”的姿态,作为与之抗衡砝码,让人觉得简直有些黯然失色。
  相形之下,菲兹格拉德显得如此富活力、一点儿也不保守,而且更加亲民。加上这次竞选首次采用了集中印刷的选票,给操纵竞选带来了困难,最后,菲兹格拉德以87比76票战胜了奥尼尔。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富有想象力的竞争,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次竞选,参加投票的人也达到了波士顿历史的最高点。
  “陈旧的政党机器中的那些人因为菲兹格拉德的胜利而瘫痪。”这是《波士顿环球报》头版上的标题。该报的评论称这个开端为“滑铁卢战役”。
  1894年11月,菲兹格拉德再次以200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进驻华盛顿的国会山,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会议员。
  1896年和1898年,菲兹格拉德又连续两次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的国会议员。
  肯尼迪显然没有足够的先知先觉,因此他一点也不知道,此时菲兹的一切人生经验,都是在给未来的肯尼迪家族荣耀作铺垫。相反,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失败,他必须给菲兹设置种种障碍。1900年,他终于有了复仇的机会。在为期5天的民主党预选中,肯尼迪和战略委员会同时取得了胜利。而菲兹格拉德没有获得提名,被流放至政治沙漠之中。直到1905年他被选为另一职务的候选人,才得以重新扬眉吐气。
  这次,菲兹要竞选的职位,是波士顿市长。在他的助手向人们分发星条旗的时候,菲兹格拉德向人们呼吁:“如果那些企业界头头的统治取得优势的话,我们必须说,我们之于人民政府的权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并未实现。”
  可以说,后来肯尼迪们所具有的基本民主思想、人民党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反特权思想,在菲兹格拉德和老肯尼迪的斗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菲兹格拉德又一次机敏地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失败者,一个小市民的律师。
展开
目录
引子 约翰-约翰:政治与诅咒
第一章 遗传密码
1.波士顿:新贵策源地
2.哈尼·菲兹:蛰伏的力量
3.乔和罗西:私定姻缘

第二章 披荆斩棘
4.肯尼迪:巧掘第一桶金
5.罗西:斯多噶式母亲
6.格罗利亚·斯万森(Gloria Swanson):秘境与花园
7.梦想之初:征服罗斯福
8.顶点即终点:靠脱裤子当上的大使
9.伦敦的绥靖者:与总统对着干

第三章 张弓蓄势
10.童年杰克:我母亲什么也不是
11.中学时代:心智洞开
12.茵戛·阿瓦德(Inga Arvad):邂逅爱情
13.少女杰奎琳:幻想与梦露共度良宵
14.杰克:太平洋英雄
15.兄弟较量:鹿死谁手?

第四章 登堂入室
16.准第一夫人:妩媚的新娘
17.入主白宫:打败尼克松
18.双重病痛:背疾与苏联
19.偶像总统:电视,家具和潮流

第五章 危机四伏
20.猪湾事件:纸上谈兵
21.和平筹码:太空飞行与柏林墙
22.古巴危机:千钧一发
23.致命绯闻:玛丽莲及其他
24.柏林狂潮:德克萨斯的悲剧

第六章 巨星陨落
25.血洒拉达斯
26.悬疑:谁杀害了肯尼迪
27.生死诀别:最后的三个月
28.杰奎琳:返璞归真

第七章 尘埃落定
29.博比:杰克的“政治妻子”
30.遗产:前仆后继
31.特迪:维护家族遗志的为民谋福利者
32.凯斯林和卡洛林:余音绕梁
附录一 肯尼迪家族年表
附录二 人物、地名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