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巴夏礼在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8555
  • 作      者:
    (英)斯坦利?莱恩—普尔(Stanley Lanc-Pool),(英)弗雷德里克?维克多?狄更斯(Frederick Victor Dickins)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巴夏礼在中国》是巴夏礼的生平传记,也是理解当时英国对外方针的读本,还可以被当成展现当时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哈里·史密斯·巴夏礼(1828--1885),1841年来华投靠在澳门的亲戚,并师从马儒翰学习中文。从亲历1842年《南京条约》的缔结到促成1860年常驻北京代表的设立,巴夏礼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覆盖了当时中英交往的全部内容。1865年后他出任日本公使,见证了日本推翻封建幕府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可以说他在英国和远东关系的大部分历史事件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在中国人的眼里,巴夏礼是臭名昭著的强权外交官,他本人信奉“在中国获取尊敬的唯一方式是下命令”。在日本人看来,他对日本近代化和现代国家意识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获得了日本政治家的高度认同。巴夏礼的师长和上司们均评价他是一个富有能力、精力充沛和值得信赖的人。
  本书可以作为巴夏礼的生平传记来阅读。作者将个人置于历史之中,生动地刻画了巴夏礼的成长历程,对其性格之形成的分析细致人微。作为一名行动主义者,幼年的巴夏礼具有超群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来到中国之后所经历的变化和工作上的转战使他一步步成为处理中国事务的明日之星。他管理中国的城市,参与条约的谈判,担任领事和外交职务,在能力方面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他的野心在功名和荣誉的鼓励下,越发膨胀。巴夏礼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每一个良机来好好表现自己,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公众的称许和英女王授予的荣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扬子江上1842
  1842年6月,香港变得异常繁忙,军队的运输船来往于港口之间。6月2日,“贝利斯尔”号和第九十八军团一起抵港。科林·坎贝尔和第九十八军团中尉威妥玛都在船上。此后的40年间,威妥玛和巴夏礼同中国的关系日渐密切。当时还没有人能够预见他们俩将成为英女王驻中国朝廷的大臣。两人也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发展为一生的挚友。
  6月5日,9艘运输船在“北方之星”号、“黛朵”号和”毒蛇”号的护送下驶往北方。巴夏礼在日记里写道:“最后两艘巡洋舰非常漂亮。”“看‘黛朵’号调头,押送着运输船出发,真是令人振奋的事。”看着江面上的热闹场景,巴夏礼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接受凯佩尔上尉的邀请了。
  6月12日,星期日,巴夏礼忙着收拾马儒翰的箱子,并——搬放到“女王”号的甲板上。晚上,他进入船舱,“很快就在箱子上睡着了”。“女王”号将出发去战争打响的地方。璞鼎查和他的私人秘书马尔科姆少校、伍斯南博士、马儒翰和亚当。艾尔姆斯里都在船上。巴夏礼的同行者都是达官显贵,而且,他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好的水手。巴夏礼在他的日记里轻描淡写地记录了这一切,他总是那么谦逊,不喜欢自我夸耀。6月14日晚,他们离开香港去澳门。第二天早上,他们发现选择在夜晚起锚是极其正确的,因为他们刚好避开了暗礁,否则对船只造成的损坏将难以预测。当巴夏礼一行到达的时候,厦门已经在英国船舰的炮轰下毁于一旦,整个港口挤满了帆船。在如此鲜明的比照之下,邻接的鼓浪屿岛反而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地方”。英国驻军曾在那里待过3年。18日,“女王”号已经在舟山群岛的怀抱中。“这里美极了,岛上覆盖着青葱翠绿的树木,与身后贫瘠的海岸相比,美得惊人。”然而,巴夏礼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欣赏自然美景,必须立刻上路。在岸上他结识了罗伯聃先生。21日,巴夏礼一行转乘“普如托”号去上海。上海是巴夏礼所接触的第一个完全中国化的城市。他从小生长在内陆的城镇,几乎没有见过沿海的独特美景,所以他对上海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完全被眼前的景象征服了。
展开
目录
译者前言
第1章 第一次中英战争1828——1842
第2章 扬子江上1842
第3章 学徒1842——1844
第4章 翻译官1844
第5章 和阿礼国在一起1844——1845
第6章 福州1845——1846
第7章 上海1846——1849
第8章 岛上的任务1849——1852
第9章 广州:1852——1854
第10章 暹罗条约1855——1856
第11章 “亚罗”号事件1856
第12章 入城问题1856——1857
第13章 占领广州1857—1858
第14章 西江远征1859
第15章 等待战争1859—1860
第16章 向北京行进1860
第17章 北京的冈犯1860
第18章 沿河口岸的开放1860—1861
第19章 广州使命的终结1861
第20章 上海1864—1865
第21章 在中国的戈登1864—1865
第22章 琉球与台湾1874
第23章 朝鲜1874一1883
第24章 东京问题1883—1884
第25章 在北京的外交1883—1884
第26章 尾声384
译名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