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
我最初是从中央电视台知道河南农民工张全收的。2007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民工司令”张全收》这样一个专题节目。主持人说:
在深圳,有一家被称为“农民工之家”的公司。凡是想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要找到它,无论有没有活干,每个月最少也能保证700块钱收入,医疗保障、意外救治、追讨欠薪等也都由公司来负责。深圳已经有上万名农民工享受到该企业提供的服务,而给他们支起这张保护伞的,是一个仅读过小学的河南农民,他就是被称为“民工司令”的张全收。
这些年来,我很少认真看过完整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却一下吸引了我,因为我想知道:一个河南农民为什么要又凭什么能充当上万名农民工的“保护伞”?
接着,记者详细地介绍了这个叫张全收的“民工司令”如何从一位打工者“误打误撞”开创独特的人力资源经营模式。记者将这种模式解释为:
如果一个人年满18岁,有劳动能力,那么只要他找到全顺公司,就会得到免费的食宿,在等待安排工作期间每天都会补助25元钱。进入工厂正式工作后,由全顺公司与工厂签订合同,负责发放工资,而如果你所在的工厂进入生产淡季,全顺公司会在内部进行调配,保证员工上岗。这一系列内容可称之为农民工权益保全模式。
那么全顺维持运转的费用又出自哪里呢?记者解释是用工企业在工人工资外“支出额外的费用”,用工企业之所以“心甘情愿”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可以满足这些订单企业临时用工的需要。
深圳恒泰玩具厂行政总监于枫说:“他的工人确实产量做到了我的要求,这个方面我就要一个人一小时帮他加了两毛钱。”两毛钱的差价就是全顺公司的利润。于枫说,对他们来说,这种付出完全值得,在全顺公司的其他合作伙伴那里,记者也得到了同样的回答。
龙岗电子厂董事长:“我感觉这个也是帮了我们忙,他公司也要费用,所以我们感觉到无所谓,最主要是你什么时候要工人什么时候有工人给我,这才是真正的契约。”
张全收正是根据这种需要,通过这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经营模式”,把农民工与用工企业联结起来。对此,河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厅长孔令晨是这样评价的:
“农民工输出”之所以他的工资、劳动保护得不到落实,主要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文化程度低,以公司的名义跟用人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把工资问题、劳动保护问题、生活标准问题还有安全标准问题都写进合同。按合同办事,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一方面也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很好的保护。
最后,央视的《经济半小时》则从“责任”这一角度作了这样的解释。主持人说:
农民工权益保护和城市劳动力短缺,这是两个让政府和学者都很头疼的问题,可是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民,却用自己的眼光,从中寻找到机遇。对比张全收的举动,我们缺乏的不是智慧和能力,而是责任感。
张全收说,他的所作所为是误打误撞。但这一路误打误撞的起点,是他对失业老乡发自内心的同情,设身处地为老乡们着想,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难题。张全收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他自己也是农民工中的一员,也正因为他天天和农民工泡在一起,一同经历酸甜苦辣,所以他能对劳动力市场上哪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能敏锐地把握,从中发现机会。平心而论,张全收不是天才,他的成功靠的也不是运气。但是,他有勇气去做了一件谁都能做,却谁都没做的事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