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是辅佐皇帝治国理政的最高官吏,他们的政论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闪烁着智慧和谋略的耀眼光辉,并饱含着耐人寻味的风趣。<br> 1.一次不寻常的论争<br>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朝廷内就发生了一次关乎国家命运的不同寻常的论争。<br>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论争?还需从这里说起。<br> 隋朝是一个短命政权,仅仅存活37年(581~618)便寿终正寝,但也经过苦苦挣扎才最后咽气。先是因隋暴政,激起数支农民军起兵反隋,隋虽东挡西杀,但已重病缠身,难以支撑。随后太原留守李渊及其次子李世民趁机在晋阳起兵,直戳隋之心脏,占领京城长安,大业十四年(618)隋便一命呜呼了,李渊父子随即建立了唐朝,李渊成为开国皇帝。<br> 唐朝初建,天下并不太平,群雄割据,各占一方,严重地威胁着唐的政权,李渊命李世民为主帅,披挂上阵,打了七年的统一战争,才使唐王朝实现大一统。<br>武德九年(626),李世民继承皇位后,国家面临长期战争所造成的伤害,可谓百乱待治,百废待兴。唐太宗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发出无限的慨叹:“当今大乱之后,百姓能否在短期内教化好,使天下太平?”太宗的这一慨叹,便引起一场尖锐的论争。<br> 魏征首先对太宗这种担心表示不以为然。魏征这时尚未做宰相,只是谏议大夫,但颇受太宗重视和信任。<br>魏征提出:“当百姓处在非常危困之时,就会害怕死亡;害怕死亡,就会渴望国家安定;渴望国家安定,就会容易接受教化。”紧接着魏征打了一个风趣的比方:“大乱之后,百姓渴求安定,犹如一个饥饿的人急于得到食物那样迫切。”但太宗对魏征这一推断和比喻,还是心存疑虑:“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也需百年之久,才能除暴安良。现在国家正处在大乱之后,教化好百姓,怎能在短期内实现?”<br> 魏征又作进一步解释:“在大乱之后,不能在短期内教化好百姓,使天下太平,那是平常人的作为,而不是圣贤之君的作为。如果圣贤之君实施仁德教化,上下同心,那就很快使天下太平。”魏征又打了一个比方:“其教化之成效有如声音在山谷里有回响那样快。若说一年见成效,也不是困难的事;如果三年见成效,那就太晚了。”<br> 魏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预见到人心思治已是历史的大趋势,他的这种信心就像不能置疑太阳从东方升起那样坚定。他的话既风趣又斩钉截铁!<br> 渴望尽快实现天下大治的唐太宗听了魏征这番话,颇受启发,原来的一团疑云立即消散,频频点头称是。<br>可是宰相封德彝对魏征的这番话极为不满,立即反驳说:“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百姓越来越狡诈,所以秦朝的统治用严刑峻法,汉朝的统治使用仁义和严刑两手,都没有把百姓教化好。他们不是不想教化,而是不能教化。魏征是个书呆子,不识时务,如果听信魏征那一套胡言,恐怕要败坏国家。”<br> 封德彝在高祖时即做宰相,太宗时继续为相,是一位元老重臣,他不但善于拍马,而且过于迂腐,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br> 魏征岂肯容许封德彝对自己的冷嘲热讽?更重要的这是关乎国家大局的问题。论政见、论学识,封老头哪是魏征的对手?魏征是一位经历丰富、见识深远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史学家,以史为鉴是魏征的强项,魏征反驳封德彝说:“考诸史册,从前黄帝和蚩尤,打了七十年仗,可谓天下大乱了,但黄帝胜利后,施以仁政,很快天下太平了。南方的九黎族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天下也乱了;当颛顼胜利后,实施教化,天下也迅速安定了。夏桀王施行暴政,商汤将他赶走,就在当代也使天下太平。商纣王无道,周武王用兵讨伐,在武王之子成王之世,也取得了天下太平。这些历史事实都说明,百姓是可以教化的,而不是不能教化的。”魏征最后颇有风趣地反击封德彝:“如果认为天下百姓,一代比一代狡诈,那么到今天,岂不是都变成了鬼?又怎么谈教化?”<br> 魏征这一反问,弄得封德彝面红耳赤,但他很顽固,并不服气,可是再也找不出什么道理反驳魏征了,只得低头不语。<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