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复仇
丞相府中的公子
一般而言,作为历史上的经典人物,总会留下几句相关的经典性话语,谋士也是如此。比如,和范蠡有关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和魏征有关的是“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作为西汉舞台上的经典人物——张良,也有一句经典性的话语,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简洁概括地说明,他为创立西汉王朝立了大功,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张良的位置,仅次于萧何、曹参。而且,对张良,还有一句概括性的总结定论,可谓是掷地有声——帝王师。
这是刘邦给他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司马迁身为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给予他的评价,度身定做,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张良最初的形象,却和帝王师这种洒脱的气质似乎大相径庭。原因在于历史成就一位大家,手法各不相同。仔细分析来看,张良的人生成长经历,完全属于励志版本。
张良本是韩国人,从小被人称为“姬良”,因为,韩国本为姬姓之国。它的先祖是周天子王室(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所以,周王室的后世子孙都以姬为姓。
关于张良的身世,史书上记载得很少,后世学者根据自己的推测,演绎出不同类型的版本。张良小时候,父亲就已经过世了,支撑他的天就塌了一半,可想而知,张良母亲的处境也相当困难。
张良还有一个弟弟,母亲经常背着兄弟俩暗暗长吁短叹。
张良年长些,已经懂事了,他见母亲这样,自然难过,便问:“妈妈,你为何总是叹气、伤心落泪啊?”
母亲拉过他和弟弟,悲戚地说:“你祖父和你父亲都曾为韩国两代君王的丞相,我们家曾经那么地荣耀,自从你祖父死后,全靠你父亲全力支撑,但是,你父亲如今也早早撇下你们走了,现在,你兄弟俩这么小,这以后可怎么办哪?”
原来,张良出生于韩国丞相府中。他的祖父开地,曾经历任昭侯、宣惠王和襄哀王的宰相。他的父亲平,也曾做过厘王与悼惠王的宰相。
提及韩国,倒也颇为有趣,它原是从春秋时的晋国中分出来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大臣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出于一己私利,瓜分了晋国,自此以后,赵、魏、韩成为中原大国,加上原来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但是,七雄之中,韩国却是最弱小的,像个受气包,一直受到邻国的夹击。它的东面是魏国,当时,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工作和法制建设,使国家强盛起来,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北面是赵国,自从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将宽袖长袍改为窄衣短袖,又将笨重的战车改为骑马射箭以来,国家也强大了许多:西面是秦国,原先也很弱,后来,秦孝公下了一道“求贤令”,招纳到商鞅,为秦国大变法,终于成为霸主;南面是楚国,从春秋时就开始忙着开拓疆土,一直到战国时都没歇着。周边的几大强国全都声势浩大地搞改革,一派忙碌景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