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画坛春秋:中国著名美术家访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2044613
  • 作      者:
    刘士忠,唐辉责任编辑
  • 出 版 社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法国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学习西洋绘画,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出版有《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辑》《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著有《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地南北》《谁家粉本》《吴冠中散文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画坛春秋:中国著名美术家访谈录》是一本有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展的访谈录。收入此书中的10位美术家吴冠中、邵大箴、靳尚谊、范曾、刘大为、龙瑞、冯远、王明明、陈丹青、刘小东,他们的人生经历及艺术创作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他们的访谈从各自的专业、职务及关注的方向等方面,展示了新时期中国美术家们的生活状态、艺术人生、思想感情、艺术风貌以及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意在向读者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当代美术所走过的路程,以唤起读者对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艺术家主要的工作是创造
  殷双喜:吴老您随意聊。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发生的变化很大,你经历了这一过程,并在其中成为呐喊的先驱,不怕成为出头的椽子被人批评,您有话都是直说的,有一些记者访谈您总是希望您说点惊人之语。我希望能谈得朴素一些,专业一些,来之前我还在读您的文章,不过没有把您的全部文章读完,光是您的全集里就收入了220多篇,还不是全部的。
  吴冠中:送你一套《文丛》。
  殷:刚出的?
  吴:内容比较全。
  殷:我觉得吴先生在20世纪中国美术家群体里非常特殊。您不是一个单纯的画家,您是以画为本,以画为生,以画为命,您除了作画还写作,但是作画、写作的背后您有一种思想,关心生你养你的这块土地,关心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为什么我写有关您的研究文章的时候感觉您在某些方面有鲁迅的影子,像铁一样坚强的东西。其实鲁迅后来弃医从文也是关心老百姓的灵魂和精神.他觉得做医生可以救几个人,但是他看到日本鬼子杀中国人,其他中国人围着看,很麻木,他心里很难受。您当年也考的是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学校,您不是单纯为了好玩,您的文和画是您内心的不同表现,您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作家,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家。
  我今天想跟您聊两点,一个是对艺术的理解,一个是对人生的理解。我们现在往往有一些比较片面的看法,认为艺术家就是搞艺术,其他不用管,或者说艺术是为生活的,艺术本身不重要,您在这些方面都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这30年来回顾一下,其实您最早开始呼唤形式美,探讨艺术中的抽象.当时您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因为那个时候引起美术界巨大的震动和讨论,您多次说我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但是美术必须要美,如果不美就不能叫美术。吴先生您不是一个单纯的形式主义者,您在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呼唤形式,跟那个时代背景的关系是什么?我知道您当年给天津翻译《西方现代艺术史》的邹德侬写信,要他好好研究形式美,同时让他好好研究周总理的讲话,吴先生您特别敏感,知道文化艺术的春天将要来临。
展开
目录
序言
艺术家主要的工作是创造
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改革开放30年,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
大道昌明天下闻
我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协
新时期30年中国画问题
国家文艺政策与中国美术的发展走向
同行中国美术30年
自作主张
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华离你远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