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
上编 一个孤单的女小生
与昆曲结缘
开蒙之初
大樟树下的孩子
寸草春晖
改行小生
信
机缘
模仿开始
毕业
“包袱”背了半辈子
信,再也回不来了
风云突变
有影无踪忆流年
别亦难
青春年华
往事如烟
重逢日再携手
惊梦醒来三十春
惑
第一次当导演
梦绕《牡丹亭》
一曲琴声,断送青春
魂萦洛水边
演个小人物
女小生的路
谜一般的日子
意外
为什么录《邯郸梦·三醉》
唱唐诗宋词
钓鱼台“听课”
奇怪的大寨之行
重唱《贺新郎》
画竹情怀
缘未了,情未了……
下编 独步芳尘
青云桥下独徘徊
众里寻他千百度
山穷水尽疑无路
春光烂漫唱相如
美哉!司马相如!
柳枝梅影一生缘
寻找
艳非常,使人惊诧
我的另一个舞台
云开月朗——昆曲的形式美
我爱唱曲
昆曲——一种神秘的基因
昆剧巾生表演的艺术特点
从脚下练起——谈昆曲小生的台步
美若兰花——谈昆曲小生的指法
形神的聚焦点——谈眼神的训练
流动的美——昆曲表演中的水袖运用
褶子的功夫
情动于中——我对体验的理解
小生的气质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昆曲对我来说,是一种感召,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它悠长历史的重量,感触着它繁华和败落的兴衰沉浮,也每天思考着它六百年生命的神秘基因,它让我们为之魂牵梦绕的魅力是什么?是一种美!一种凝聚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古典美,优美华丽的曲词、繁复精致的身段,无不充满了动人的美!它将文学、舞蹈、歌唱、表演极完善地糅合在一起。文人学者可以从曲词中看到中国文字的飞扬文采,音乐家可以从曲调里感受到传统丝竹的悠扬低回,园林家甚至可以从中体味中国园林的玲珑曲折,画家则于水袖翻穿间想象中国绘画的气韵生动。从不同角度去看昆曲,它都有着极丰富的内涵,为此,余秋雨老师说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典范,大家都为之盛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