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看张
上部 (1920年-952年)
第一章 华丽缘(贵族血统)
一、祖父和祖母
二、父亲和母亲
三、诞生
四、童年忧欢
第二章 心经(成长之路)
五、无法维持的家
六、上小学
七、中学生活
八、逃离父亲
第三章 烬余录(大学生活)
九、观察世相
十、密友
十一、港战中
第四章 我的天才梦(文学之梦)
十二、艺术准备
第五章 自己的文章 (锋芒初试)
十五、“极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十六、一个女作家呼之欲出
十七、小说创作尝试
十八、到处都是传奇
第六章 传奇(小说世界)
十九、沉下去的时代
二十、“人性呱呱啼叫起来”
二十一、洋场众生相
二十二、“封锁”中的男女
第七章 一曲难忘(文坛新人)
二十三、“张爱玲却出乎意外地出现了”
二十四、新作研讨会
二十五、“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二十六、“向来是惜墨如金的”
第八章 流言(散文创作)
二十七、关于《连环套》的争议
二十八、“有关我的职业道德”
二十九、“流言——水上写的字”
第九章 气短情长(几个女友)
三十、“找寻实际的人生”
三十一、“我喜欢听市声”
三十二、“一点点地毁了我的爱”
三十三、“谋生之外也谋爱”
三十四、渴望激情的爱
第十章 倾城之恋(才女初恋)
三十五、小说之媒
三十六、“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三十七、“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三十八、“我将只是萎谢了!”
第十一章 留情(沉寂岁月)
三十九、“有几句话要同读者说”
四十、电影剧本创作
四十一、“作家是天生给人误解的”
四十二、影坛的朋友
第十二章 不了情(新的选择)
四十三、“一个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
四十四、文风渐变
四十五、《十八春》
下部 (1952年-1995年)
第十三章 创世纪(重回香港)
四十六、罗湖桥畔
四十七、参加文代会
四十八、创作《秧歌》
四十九、“迁就”之作
第十四章 相见欢(初到美国)
五十、拜会胡适
五十一、忘年之交
五十二、麦克道威尔文艺营
五十三、粗线条的赖雅
第十五章 半生缘(再婚赖雅)
五十四、迁居纽约
五十五、“她是真正的中国小说家”
五十六、夫妻苦乐
第十六章 重回前方(台湾之行)
五十七、王祯和的“亲戚”
五十八、再写电影剧本
五十九、赖雅谢世
第十七章 哀乐中年(再受推崇)
六十、面对来客的自剖
六十一、与“皇冠”合作
六十二、创作《怨女》
六十三、夏志清的佳评
第十八章 公寓生活记趣(老鼠洞里)
六十四、习惯了孤单生活
六十五、在加州大学
六十六、水晶的来访
六十七、“访胡”而“看张”
第十九章 海上花开(学者生活)
六十八、台港的“张爱玲热”
六十九、“红楼梦魇”
七十、救活“海上花”
第二十章 惘然记(心系亲友)
七十一、关于《色,戒》的争论
七十二、来自大陆的关切
七十三、与大陆亲友的通信
第二十一章 迟暮(落寞晚景)
七十四、“好久没有在绿茵场上出现”
七十五、垃圾事件
七十六、“剩下的时间不够用,很着急”
七十七、“哦,上海,恍如隔世”
第二十二章 海上花落(悄然辞世)
七十八、急管哀弦
七十九、面对死神的幽默
八十、永伴,1995中秋月
八十一、遗嘱
后记
张爱玲与我(增订本后记)
内容摘要
张爱玲是我国五四以来极具创作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把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与西方现代小说 技巧圆熟地结合起来,其作品直逼现代都市男女情感世界的深处,小说人物颇具人性深度和 美学意蕴,显示了独特的观察力和卓越的创作才华。
张爱玲出现在40年代中国文坛时,就迷住了众多读者,50年代后其作品在海外风行,80年代 以来她又成为广受大陆读者喜爱和研究者重视的作家。1995年中秋张爱玲仙逝于美国洛杉叽,海内外又掀起了一阵“张爱玲热”,知情人和研究者又发表了一批记叙和分析其人其作的论著。本书在十年前所著《张爱玲传》的基础上,充分汲取近些年的新资料新成果。在所有有关张爱玲的书籍中,本传记的资料最为丰富、翔实,议论亦精当、平和,不但具有学者传记的严谨风范,而且兼有文学传记的生动、流畅,其笔触探寻到张爱玲作家之为作家,女性之为女性的心底,有助于读者了解谜一样的张爱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