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魅力北京中轴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35190
  • 作      者:
    李建平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魅力北京中轴线》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讲述了北京城中轴线的建设历史及变迁,并结合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阐述了中轴线延长线的建设理念及建设情况,使广大宣传干部对北京城市整体规划,特别是对天坛文化圈建设及其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魅力北京中轴线》内容新颖、语言风趣、信息量大、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对于指导基层工作,开阔工作视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建平,北京人,现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常年致力于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魅力北京城、韵律中轴线”,节目播出后,深受欢迎。 其撰写的《北京旧城中轴线的魅力与城市发展创新》荣获2003年第一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代表作有专著《皇都京韵——走近北京城》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魅力北京中轴线》选取中轴线作为审视北京文化历史的切入点,是独具眼光而极有深度的。它将北京具有表征的地标性文化实体与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问地叙说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精髓所在;同时又将北京城市中轴线放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体现出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巨大张力和无穷魅力。正如人们深有感触的那样:城市,只能依赖于城市考察者的特殊目光才能现身。中轴线的发展轨迹,不仅最直观地呈现了北京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凸现了北京古都文化的显著特点,进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智慧。就某种角度而言,中轴线不只是北京文化实体性的中心标志,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尺。因此,当我们以中华文化为背景来打量北京中轴线和北京文化的发展轮廓时,我们的体认必然更加准确、更加到位,也更加舒展、更加灵动。
    该书之新颖不仅体现在对北京文化切入的独特角度上,而且融化在全书的框架结构中。在系统介绍中轴线的发展脉络后,又重点论述了奥运背景下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与创新。这既带给我们关于中轴线发展的完整印象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又为它的未来发展留下了无穷的遐想空间;不仅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新的解读和判断北京文化走向的方法,而且为北京今天乃至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背景。事实上,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城市的文化发展,对历史了解不清,就很难找准今天的位置;对“中轴”智慧重视不够,更难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轴线形成的轨迹
    第一节  中心与中国
    “中国”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带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去追寻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名称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含有“中央之国”的意思。“中央之国”的思想源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他们比同时代的一些部落氏族更早一些进入农耕社会。在农业生产和农耕生活中,经过长时间的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特别是与洪水作斗争,对天地运转、节气变化、植物生长有了比较领先的认识。由此,黄河流域比较先进的农耕文明成为了周边部落氏族向往的中心。由此,“中”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很早就形成一种观念,即: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种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此后,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演变成黄土地居中的思想和意识。例如,在中国古代先民创立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就确定“土”  的位置在中央;同时,在各种颜色的土中,又认定“黄土”在中心或中央。在今日北京中山公园内(古代的社稷坛)就有这一文化现象的典型象征。
    北京社稷坛为正方形祭坛,象征着祖国辽阔的大地和领土,用五种颜色的土堆积而成。其中,正中间为黄土,东面为青土,南面为红(赤)土,西面为白土,北面为黑土。五色土也象征天下五个方位,代表着东、西、南、北、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个方位又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结合,例如,东方尊太嗥,辅佐为木神;南方尊炎帝,辅佐为火神;西方尊少昊,辅佐为金神;北方尊颛项,辅佐为水神;正中尊黄帝,辅佐为土神。
    由崇尚黄土地到崇尚明黄颜色,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原始走向封建等级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不仅崇尚黄土地,还尊崇黄颜色,黄颜色被演绎成为皇权和高贵的象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大一统的核心思想或观念就是皇权、皇帝,而皇权、皇帝的标志性颜色就是黄颜色。例如,皇宫要用黄琉璃瓦建筑,皇帝在正式场合要穿黄色的龙袍或马褂等。北京城作为古代帝都,其城市基础色调是灰墙灰瓦的城墙、街巷、胡同与四合院,而在城市核心区域则是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这种大面积使用黄色琉璃瓦的建筑形式可以说是北京作为封建帝都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远古中国流传“大禹汇诸侯”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大禹在成功治理水患后,为了检阅天下究竟有多少氏族部落,决定在黄河流域的涂山(今安徽怀远)拜会天下氏族部落的首领。当时,得到消息的氏族部落首领都来了,人数有成千上万。同时,各氏族部落首领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拜会礼物。在这次拜会上,大禹成了受人尊敬的中心人物,成为“万王之王”,也就是在各氏族部落首领之上令人尊敬的人物。由此,从大禹之后,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第一个朝代——夏。从禹的儿子开始,中国历史上陆续出现了王、天子、皇帝和大一统多民族的国家。在大禹拜会天下氏族部落后,大禹还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将各氏族部落首领送来的不同样式的青铜器统一铸成九个大鼎,以九鼎象征着天下一统和国家的最高礼制。由此,“九”不仅成为个位最大的数字,还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尊贵的数字,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数字,这就是“九五之尊”。由此,中原大地出现“九州与五服”的文化与观念。
    九州,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最大、最多的含义。当时,人们认为,“九州”已经涵盖了天下。由此,九州也是远古中国的别称。在北京皇家园林圆明园中就有一核心景区,名“九州景区”,景区核心是“九州清晏”,它位于圆明园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是圆明园中的重要景区,也可以说是代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特色的景区。有人会问,为什么“九州景区”重要?其根源就是它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的团结,是中华大一统的象征。九州景区在规划设计上就体现了这一文化现象和思想。九州景区以圆明园后湖为中心,环湖形成九个岛屿式的景区,即: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九州清宴。这些景区簇拥着后湖,不仅使山水、建筑、景观浑然一体,又突出了封建统治“一统九州,天下和谐”的政治意愿。由此可见,国家的统一、多民族的团结在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凝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现在,一提及圆明园,年轻人只知道“西洋楼”,不知道“九州景区”,这是对圆明园中国园林艺术展示上的一种失误。
    在九州中,冀州不仅名列首位,还因为其地势居中,山水环抱,成为首善之区。在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曾经概括说,冀都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为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冀”指华北大平原,作为建立都城,北京又是最理想的地方。有些典籍是这样描述北京地形的:说北京前面(东南)有茫茫渤海,又有潮白河、永定河、拒马河以及北运河等五大水系穿流而过,在北京小平原后面(西北)则有绵延不断的燕山山脉及太行山脉为依托,地形是虎踞龙盘,天然形胜。一般介绍北京地形史书或文献也指出,北京是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西高东低,冲击平原,自然环境优越,适宜建都,适宜人类居住。
    五服,中国古代先民讲究的“五服”是一种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和谐社会结构。核心是帝王居中心,然后从京畿逐渐到边远藩属国均臣服帝王的理想分区域管理思想,也是古代帝王治国安邦的原始思想。这种思想进一步引申就是围绕中央和服务中央的思想和意识。古代先民认为,国家大一统,要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或者称为核心就是中央。中央从地域讲,就是帝王所在的区域,就是都城。由此,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五服图”表明,核心是中央,或是帝都;然后是围绕帝都的五服,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甸服,侯服,绥服(也称“宾服”),要服,荒服。
    何谓“五服”?在古籍《国语·周语》中也有记载,讲的是周穆王时祭公谋父曾解释过“五服”,大意是说,以王居住地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最近的为“甸服”,然后是“侯服”、“宾服”(汉书作“绥服”)、“要服”、“荒服”,是为“五服”。
    中心、中央的思想到2500年前中国步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思想、学术空前开放,又有了一次升华,这就是孔子关于“中庸”的思想及论述。孔子认为“不偏为中,不变为庸”。我们常说中国的“中”,就是一个长方形再加上一竖。这一竖不能写偏了,写偏了“中”字就不好看了。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教授书法的老师就有专门用“中”字作范例的,其中对“中”字的一竖非常讲究,要求:既要悬肘、悬腕,又要“中锋”行笔,而且要求用笔垂直、左右环视,做到不偏不倚,准确地在“口”的正中攒足气力,行笔。孔子所讲的“中庸”,比写“中”字的文化内涵要博大精深,其中既有规范的要求,又有做人、处事的思维和方法。有人讲“庸”字,认为是平庸,这是现代汉语对“庸”字的一种误解,儒家所说的“庸”字含有广泛的应用和实践之含义。例如,“庸”字拆开是“广”、“手”、“用”三部分组成,“广”就是在一种原则下具有普遍意义,“手”就是强调亲自动手,具有实践的含义;“用”就是应用。有人概括儒家强调的“中庸”,是在待人接物时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这还是字面上的解释,而不偏不倚的深刻含义则是坚持中正或公正,强调的是坚守原则,其中的调和与折中更深刻的涵义是包容与宽容。在孔子提出“中庸”思想之后,将中心思想又进一步应用于帝王、国家、社稷的是《吕氏春秋》。这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进一步提出“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也就是说,帝王的位置应该是天下正中,帝王的住所(宫殿)应该在都城的正中,帝王的宗祠应该在皇宫正中。
    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心的思想、中正的意识是深入人心的,是融化在几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人们常说“中式”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中式”是什么?其文化内涵中很重要的内容包括:中心、中正、对称。中心就是核心,中正就是不偏不倚,中心明显;对称就是左右对称,维护或衬托中心。例如,民国以后,创新了一种中西合壁式的服装,被称为“中山服”,就有中线明显、左右对称的特点。中山装是20世纪初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度也被称为“国服”。其款式特点是前门襟有6个纽扣,正中垂直线均匀排列,上下共有4个兜,对称于中线两侧。中国的中医也是讲究中心的,这个中心就是人。中医认为,人在天地的中间,受天和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为此,要以人为中心。中医认为,人体的大脑和脊椎又是人体的中心,各种器官分左右排列,由此人体有左右、阴阳之区分。人体四肢的活动,也是依靠大脑和脊椎的,为此,人要很好地保护好大脑和脊椎。
    将中心、中正的思想引入建筑以及确定建筑朝向,是古人根据对天体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例如,在方位认定上,古人认为正南北方位比正东西方位更重要。这是因为南北方位正,东西方位也就自然正;如果南北方位能分辨出来,东西方位也就自然能找到。由此,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是“指南针”。为什么要先正南北,这是因为南北朝向有自然标识可以作依据。古代先民在同自然界打交道过程中发现:白天,人们可以依据太阳子午时的投影确定南北的方向。夜晚,人们可以依据北斗星的位置确定北极的方向,从而找出南北。有了南北,自然可以找到东西。据有关科学家考察,不仅早期人类可以依据太阳、星光确定方向,大部分候鸟在天空中长时间飞行也是靠太阳和星光来辨别方向的。例如,有一种叫“滨鸟”的候鸟,在飞行过程中,白天是通过分析太阳的偏光来定方向,夜间是通过星星的偏光来定方向。
    古代北京城市主要建筑也体现了人类这种智慧的成果。辽代北京城市建筑多坐东朝西,反映契丹人追逐太阳的生活习俗,主要建筑是迎着太阳升起的朝向。北京西山大觉寺修建于辽代,是北京地区比较少见的坐西朝东的寺院建筑。从金代开始,历经元、明、清,北京城市的建筑主要受中原文化影响,突出坐北朝南,主要宫殿都坐落在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线上。这种建筑布局和朝向,既反映了中华正统儒家文化的思想,又适合北方自然环境特点,那就是北方冬季漫长、寒冷,白天房屋需要充足的日照。同时,因为北京是都城,要有明确的朝向和定位,而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线就是最明显的城市坐标。有了明确的南北定位,左、右(东、西)对称的建筑就好安排了。北京城市中轴线还充分体现了中心的思想和观念,贯穿北京城市南北的中轴线可以说是“中”字字型的一竖,而方方正正的紫禁城就是“中”字字型的“口”,当中轴线穿过紫禁城就组成了中国的“中”字。这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城市中心规划不同。华盛顿城市正中也有一条中心线,连接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而与其相交的是一小横,即杰弗逊纪念堂到白宫,组成的是“十”字架,展现的是西方文化信仰。
    在中国古代社会,将中心、中央的思想上升到理论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确立有密切关系。在封建等级和礼制中,最高的等级就是皇帝,最高的礼制是“周礼”。这个礼仪的核心就是以帝王为中心。北京城的规划建设,中心区域是皇城,核心区域是紫禁城。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执政的君王以德治天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在天的正中,形成众星环绕的局面。在北京故宫太和殿有一副楹联,上联是: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下联是:凤城回北斗,万邦和协颂平章。这副楹联的意思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大意是:作为君主(皇帝),要坐在天地之间的正中位置,始终保持中正,这样的统治和谐光明,四海之内的臣民都会拥戴,都城中的皇宫就像天上的北斗星,不仅位居正中,而且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为万民所颂扬。
    第二节  红山文化中的坛、庙、冢
    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中轴线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发掘报告,1979年5月,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接壤的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山嘴发现了5000年前的女神庙、石祭坛和积石冢。这处遗址呈现的特点是:女神庙建在高高的山顶平台上,十几个积石冢环列周围,与远处的猪头山遥相呼应。女神庙遗址由北向南,为一根轴线,东西两侧各有对称式连体建筑。最奇特是石祭坛布局有南北向的中轴线。整座祭坛布局轴线分明,碎石建筑分两翼或主次排列在轴线上。这一建筑布局,尤其是方与圆的巧妙搭配,与5000年后的天坛建筑布局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与中轴线
    可以说,红山文化中的中心思想和有中轴线建筑的布局一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坛建筑布局、紫禁城建筑布局、十三陵建筑布局以及一些标准的四合院、寺庙、道观等建筑都有中轴明显、左右对称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北京旧城区域。有人说它是紫禁城布局在民间建筑上的翻版,是因为北京四合院有着典型的帝都民居建筑特征。北京四合院除了大门安排在东南(八卦中的“巽”位),就整体院落来讲,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中心明显,整齐对称。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中轴线形成的轨迹
第一节 中心与中国
第二节 红山文化中的坛、庙、冢
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与中轴线
第四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中心思想与中轴线

第二章 元大都城的修建与中轴线
第一节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修建
第二节 八卦哪吒城
第三节 元大都城中轴线

第三章 明清北京城与中轴线
第一节 明北京城特点
第二节 明北京城的修建
第三节 明北京皇城与宫城
第四节 明北京城中轴线
第五节 清北京城中轴线

第四章 中轴线上的建筑
第一节 中轴线前段建筑
第二节 中轴线中段建筑
第三节 中轴线后段建筑

第五章 中轴线左右对称建筑
第一节 中轴线左右对称建筑
第二节 天坛与先农坛
第三节 崇文门与宣武门
第四节 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
第五节 太庙与社稷坛
第六节 东华门与西华门
第七节 文华殿与武英殿
第八节 东六宫与西六宫
第九节 万春亭与千秋亭

第六章 中轴线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中轴线与“五行”、“五镇”
第二节 中轴线与传统文化
第三节 中轴线与阴阳
第四节 中轴线与古代天象
第五节 中轴线与九门宫阙
第六节 中轴线与围合空间

第七章 中轴线与宗教祭祀文化
第一节 元大都中轴线与宗教建筑
第二节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与宗教建筑
第三节 中轴线与五坛八庙
第四节 中轴线边上的火德真君庙

第八章 天安门广场改造
第一节 天安门广场改造
第二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
第三节 人民大会堂的修建
第四节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修建
第五节 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

第九章 中轴线的延伸与奥林匹克公园建设
第一节 中轴线的延伸
第二节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
第三节 奥林匹克公园建设
第四节 鸟巢与水立方
第五节 奥运地铁支线
第六节 奥林匹克大风景

第十章 北京城与中轴线的文物保护
第一节 北京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节 对北京城文物保护的认识
第三节 对中轴线文物保护的建议
第四节 对中轴线延长线文物保护的建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