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虞文化源流的民族学考察
严格地讲,先秦时期的人们共同体,见于文献记载的如戎、夷、蛮、狄、濮等,有许多还处于氏族部落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社会尚处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度、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因而这些尚处于不大稳定状态的共同体和秦汉以后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民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春秋》、《左传》等文献记载可知,春秋时期的狄人分为白狄和赤狄,白狄有鲜虞、肥、鼓,赤狄种类更为繁多。夷有淮夷、介、莱、根牟。戎的名号颇为杂乱,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允姓之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等。此外,还有群蛮、百濮、群舒等。顾栋高以为,群蛮、百濮,似都是泛称,甚确。不仅蛮、濮如此,事实上,先秦文献中的夷、狄、戎等族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均为泛称。从泛称到专称,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战争或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人群流动,往往使得不同族落之间的文化相互混融。《国语?周语上》称“犹有散、迁、懈慢而著在刑辟,流在裔土,于是乎有蛮、夷之国”。族称界限不严,相互渗透,使得先秦时期人群的族属同他们各自人群的认同意识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颇为复杂的特点。从另一方面看,到春秋时期以后,华夏族中逐渐形成相对严格的族群意识,《左传》成公四年中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记载,说明一部分人的族群认同意识已日渐稳定。因此,只有充分地把握这一复杂的时代特点,才能全面地窥见先秦民族史的基本面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