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999707
  • 作      者:
    黄峻菠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的格调是历史风景的文化层次,而历史的声音是过去时代的脉搏。格调中彰灵了人生的志趣,声音中留存了生活的痕迹。从历史的格调中找寻失去的理想,从历史的声音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历史因此而鲜活!我们因此而富有!现在,就让我们在历史的茶馆里,在清新逍遥的意境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历史的声音,领悟历史的智慧。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
    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的清官,很少有人能做到既重原则也讲灵活。相反,他们的处世原则或方式往往是“软硬不吃”。自然,他们这样做往往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轻则丢乌纱帽,重则赔上性命。不过,要做一个清官,似乎“软硬不吃”是无法避免的。或许,这便是清官的格调吧!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大胆任用他。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酷吏列传》,流传至今。
    董宣学识渊博,精明能干,做官以后,政绩显著,升迁为北海(汉代诸侯国,今山东昌乐县西)相,相当于一个郡的太守。郡中武官公孙丹仗着是当地的大姓豪族,为所欲为,横行不法。公孙丹准备建造一座新的住宅院,请来阴阳先生占卜。阴阳先生说房子建成后会招来家人横死。公孙丹按照指点,指使儿子在光天化曰之下拦截杀死一个过路人,将尸体埋在房基底下做替死鬼。人们纷纷向董宣告发。董宣查明犯罪事实后,把公孙丹父子斩首示众。公孙丹的宗族朋党,聚集了30多号人,手持兵器,到衙门前找董宣算账。董宣怕他们勾结海盗闹事,于是把这30多人全部抓捕,关进监狱。北海郡的老百姓又向董宣告发了公孙丹一伙的种种罪行。董宣命令把这30多个犯人全部斩首。青州(今山东省临淄县)太守得知董宣处死了公孙丹等30多人,大为恼火,向光武帝刘秀上奏章弹劾他。董宣后来被押解到京城,听候廷尉发落。在狱中他泰然自若,丝毫没有愁眉苦脸的悲怨之气。董宣被判处了死刑。临刑那天,天空乌云密布,京城的人们也充满哀怨,董宣却如往常一样,没有惧色。很多官员钦佩董宣的气节,预备了酒菜佳肴,准备为他送行告别。董宣严厉地说:“我一辈子不曾吃过别人的酒席,何况是死已在即的时候!”说完,登上刑车就走了。快到处斩的时辰,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背上的使者高喊:“刀下留人!”并当众宣读了圣旨,命令把董宣送回监狱。汉光武帝派特使询问他,董宣便将公孙丹等人的罪恶作了详细陈述。光武帝下诏书赦免了董宣。
    当时,京都洛阳是全国最难治理的地方。聚居在城内的皇亲国戚、功臣显贵常常纵容自家的子弟和奴仆横行街市,无恶不作。朝廷接连换了几任洛阳令,还是控制不住局面,光武帝刘秀百般无奈,决定任命年已六十九岁的董宣做洛阳令。
    董宣到任后,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处理湖阳公主家奴的杀人案。湖阳公主是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这位公主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姐姐,豢养着一帮如狼似虎的家奴,作威作福,为非作歹。一天,公主的家奴在街上杀了人,董宣立即下令逮捕他。可是,这个恶奴躲进湖阳公主的府第,地方官不能进入这个禁地。没有别的办法,董宣暗中派“便衣”监视湖阳公主的住宅,只等那个杀人犯出来就抓他。过了一段时间,大家以为风头过去了,湖阳公主带着杀人恶奴出行,在大街上被“便衣”发现。“便衣”立即回来报告,那个杀人犯跟着公主的车马队伍走,无法下手。董宣一听,立即带人赶去拦住了公主的车马。
    湖阳公主坐在车上,看到这个拦路的老头如此无礼,便傲慢地问道:“你是什么人?敢带人拦住我的车马?”
    董宣上前施礼,说:“我是洛阳令董宣,请公主交出杀人犯!”
    恶奴在马队里看到形势不妙,赶紧爬进公主的车子里,躲在公主身后。湖阳公主仰起脸,满不在乎地说:“你有几个脑袋,敢拦住我的车马抓人?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董宣义正词严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是你的一个家奴呢?”董宣一声喝令,洛阳府的吏卒一拥而上,把那个凶犯从公主车上拖了下来,就地砍头。
展开
目录
吃饭是一种大是大非
两位绝食的贤人
软硬不吃的清官
躲起来吃饭的诗人
吃百家饭的官员
要吃饭就先剃头

布衣、菜根: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
布衣如何成为卿相
囚犯出身的皇帝
政坛家族的兴衰
读书人的贫寒与自强
肯爱千金轻一笑

心灵的小小寰球:金丹与念珠
西经东传的佛师
西天取经的唐僧
传经东瀛的高僧
不识字的宗教大师
全真教的思想历程
内丹功法入太极

从“裙下”到“裙带”
出身奴隶的将军
实权派的得失
被权欲奴役的皇后
政治不需要亲情牌
宫廷政治中的例外
“倾国”与“误国”的界限
两大关女间谍
谁在误国
专权跋扈的将军
一骑红尘妃子笑
冲冠一怒为红颜

战场形象与人生姿态
李广为何难封
文武双全的军事家
羽扇纶巾的儒帅
闻鸡起舞的忠良
精忠报国的悲壮
武道凋谢的叹息

书斋中的天下
丈人的书房
读书的诱惑
书圣的雅趣
翻白眼的画僧
耕读结合的巧妙

变法的激情与悲情
悲剧性的改革家
篡权者的复古理想
文人变革的突破与失败
权臣改革的成功
亲自上阵的无奈皇帝
隐士的政治洁癖

隐士与“饮者”
富春江边的垂钓者
隐居诗人的悠然情调
饮酒人的风流与逍遥
斗酒诗仙的浪漫与传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