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遗民的江南:中国文化史上的遗民群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7174
  • 作      者:
    田崇雪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从政治上看,遗民足一种姿态;从道德上看,遗民是一种操守;从哲学上看,遗民是一种价值信念;从文化、审美上看(也许只有从文化上看才更契合遗民的本质内涵),遗民是一种不可逾越的经典,具有光耀千古的审美价值。<br>    罪人吕留良、真不该跟孩子们吵架——林琴南的哭笑不得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序篇 在历史的夹缝中<br>    一<br>    关于“遗民”概念的界定至今仍算不得完备,尽管已有大规模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现(如赵园先生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和方勇先生的《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等)。这种不完备既有概念自身的原因(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性),也有概念的界定者心态、视角的差异所致,更有研究者研究范围的限定所囿。按照方勇先生的研究,关于遗民的界说大致有如下几种意见:“它或指后裔,或泛指百姓,或专指亡国之民,或特指怀恋故国而不愿与新朝合作者。甚而至于,仅就最后一项词义来说,又往往与‘隐士’、‘高士’、‘逸士’、‘隐逸’、‘遗逸’等概念互为交叉混合,而与‘逸民’一词尤为混淆不清。”值得推崇的是方勇先生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认识水平上,而是在剔除了非本质性的属性之后,抽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即主要看他在内心深处是否怀有较强烈的遗民意识”。这多少有点循环界定的嫌疑,没有遗民,哪来的“遗民意识”?在笔者看来,遗民概念的内涵还应再简单一些,遗民概念的外延还应再宽泛一些:一切具有遗民意识、遗民精神的人,一切尊重“传统”(所谓“保守”派),不轻言“革新”(所谓“激进派”)的人,一切不为时念所囿,有着恒定的、一以贯之的价值信仰的人都可称为“遗民”。<br>    ……
展开
目录
    序篇 在历史的夹缝中<br>    第一篇  “生存?还是毁灭?”——伯夷、叔齐的行为艺术<br>    第二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的君子人格<br>    第三篇  “戴月荷锄归”——陶渊明的桃源之梦<br>    第四篇  “四十年来家国”——李煜的故园情痴<br>    第五篇  “臣心一片磁针石”——文天祥的天地正气<br>    第六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汪元量穿透历史的琴声<br>    第七篇  “留得桃源好避秦”——谢枋得铁硬的脊梁<br>    第八篇  “到头谁似一盆兰”——郑思肖的墨兰之思<br>    第九篇  完美的伤痛——千古谁识赵子昂<br>    第十篇  袈裟·道袍·青衫——朱耷的身份焦虑<br>    第十一篇  天下大害君主制——黄宗羲的石破天惊<br>    第十二篇  流亡是我的美学——顾炎武的家国天下<br>    第十三篇  “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千古罪人”吕留良<br>    第十四篇  烈士血、情人泪——遭逢乱世的才子佳人<br>    第十五篇  “兴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柳敬亭的说兴亡<br>    第十六篇  北国青竹——傅山的包罗万象<br>    第十七篇  “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张岱的浪子回头<br>    第十八篇  “义帜纵横二十年”——张煌言的孤军奋战<br>    第十九篇  “终剩归庄万古愁”——归庄的历史虚无<br>    第二十篇  真不该跟孩子们吵架——林琴南的哭笑不得<br>    第二十一篇  “人间”何处大“静安”?——王国维的心事浩茫<br>    第二十二篇  中西文化的宁馨儿——辜鸿铭的悖谬佯狂<br>    终篇  文化神州系谁身?<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