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亚伯拉罕的子孙
一般而言,“阿拉伯人”是指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各民族。但也有人认为,“阿拉伯人”指生活在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也就是说,他所在的国家应该属于阿拉伯国家联盟,或者更模糊一点,属于阿拉伯世界。也有人认为,“阿拉伯人”是指包含穆罕默德以前的阿拉伯半岛居民基因的人。但这两种说法显然存在认同上的问题,对于前者来说,显然生活在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柏柏尔人、库尔德人都不会认同自己是阿拉伯人;对于后者而言,显然有些人即使检测出他们的基因与阿拉伯半岛无关,他们也还是会坚持自己属于阿拉伯人,反过来也一样。但仅从语言方面去界定阿拉伯人显然是不充分的,非洲北部部分黑人也是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因此,本书中所说的阿拉伯人是指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高加索人种各民族。
目前,全世界共有阿拉伯人约2.3亿,22个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总人口为2.8亿,其中阿拉伯人约1.6亿多。
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发源地。在历史上,阿拉伯人的分布区东起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西至北非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北及小亚细亚半岛以及黑海、里海以南,南抵阿拉伯海和撒哈拉沙漠。今天,阿拉伯人仍旧分布在上述地域,但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阿拉伯人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和坦桑尼亚等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少量的阿拉伯人居住。
第一节 大洪水之后的闪与含
阿拉伯人也是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两河流域诞生的人类文明中就有说闪语的闪米特人参与其中,这些人就是阿拉伯人的远祖。
早期的人类学研究与《圣经》的记载相结合,认为人类都是挪亚及其三个儿子的后裔。在大洪水消退之后,挪亚与三个儿子从方舟上下来,挪亚长子闪米特的后裔发展为“闪米特人”(Semites),亦称“塞姆人”(semu),简称闪族;挪亚次子含米特的后裔发展为“含米特人”(Hamite),又称“哈姆人”(ham),简称含族。闪族指亚洲人,含族指非洲人,而挪亚小儿子雅弗的后裔发展为欧洲人。
按《圣经》记载,洪水退后,挪亚的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上。亚拉腊山位于今天土耳其的东部,是当地最高山脉和世界最高的雪峰之一,高达5165米,山顶常年积雪。就是说,挪亚的儿子们以这里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闪米特及其后裔向东方和东南方发展,含米特及其后裔向西南方向发展,而雅弗及其后裔向西北方向发展。
时至今日,仍不断有探险家前往亚拉腊山寻找挪亚方舟的遗迹。由香港人袁文辉带领的首支华人探险队据说发现了方舟遗骸,据称:“多年来经过无数次的火山爆发,把方舟炸成几截,我们看到的只是方舟其中一角。”
欧洲人早期习惯于将闪米特与含米特的后裔合称为闪含民族,实际就是指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与欧洲相邻的西亚和北非诸民族。大体而言,闪含民族是指生活在“近东”的民族,是对特定地域内生活的族群的总称,而不是一个严格的民族概念。所以,随着欧洲人对亚非两洲了解的深入,闪含民族概念的内涵在逐渐扩大,并不断发生着变化。甚至有人论证雅弗是中国人的祖先,就是中国古人信奉的人文初祖伏羲。但这一观点是硬要将欧洲之外的所有民族都纳入两个系统,所以其内涵势必会越来越混乱,最终为学术界所抛弃。
一般认为,阿拉伯人属于闪含民族中的闪族。《圣经》上说,在大洪水退去的第二年,闪米特在100岁的时候有了儿子亚法撒。亚法撒在35岁时有了儿子沙拉,沙拉30岁时生了希伯,希伯34岁时生了法勒,法勒30岁时生了拉吴,拉吴32岁时生了西鹿,西鹿30岁时有了拿鹤,拿鹤29岁时有了他拉,他拉70岁时才有了长子亚伯兰,也就是后来的亚伯拉罕。而阿拉伯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虽然没有提到上述世系,但也认为阿拉伯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今天的阿拉伯人奉亚伯拉罕为本民族的始祖。如果《圣经》的记载可信的话,阿拉伯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生于大洪水之后的第291年,是闪族始祖闪米特的9世孙,是方舟的主人挪亚的10世孙。《圣经》在记载上述世系及各人得子的年龄之后,又说明每个人在此后活了多少年,自闪米特至希伯普遍又活了400年以上,法勒、拉吴与西鹿此后都活了200年以上,拿鹤最短,尚且活了119年。《圣经》还特别强调,这些人此后一直在“生儿育女”,这无疑是在暗示我们,上述世系当属于长子的世系。但这个世系与年数恐怕是不可信的,因为其如果成立的话,在亚伯拉罕出生时,自闪米特以下他的9世祖先应该还都健在。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也提到挪亚时代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也有关于亚伯拉罕的故事,但却没有《圣经》提到的上述世系和年代。阿拉伯人相信,随挪亚在方舟中逃过劫难的是几十名与挪亚一样信奉造物主的人,而不仅仅像《圣经》中说的是挪亚夫妇、他们的三个儿子及其各自的妻子。《古兰经》记载,亚伯拉罕的父亲名叫阿宰尔,也不是《圣经》中说的他拉。也有的宗教学者认为,《古兰经》中的阿宰尔就是《圣经》中的他拉,但二者的译名显然风马牛不相及,与两部经典中提到的其他人物译名可以对接的现象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认为,亚伯拉罕生于西亚两河流域下游的乌尔,后来随他的父亲他拉西迁,他们可能是在穿越阿拉伯沙漠之后,到达位于巴勒斯坦的应允之地——迦南。由此推测,这一支闪族后来像含族一样逐渐西进,后代的阿拉伯人可能就是他们途经阿拉伯半岛时留下的一支后裔。
第二节 亚伯拉罕与麦加河谷
亚伯拉罕作为先知,无论在基督教还是在伊斯兰教中都具有崇高的威望。造物主应答了他的祈求,使他的后代中出现了一系列先知,因此,阿拉伯人也称他为“众圣之父”。只不过由于在不同语言中发音的差异,阿拉伯人习惯于把他的名字叫成“易卜拉欣”。
《圣经》中提到,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当亚伯拉罕一家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的时候,亚伯拉罕担心遇到坏人觊觎妻子撒拉的美貌而杀夫夺妻,于是约定与撒拉以兄妹相称。后来,基拉耳王亚比米勒果然差人把撒拉娶了去。当天夜里,神在梦中对亚比米勒说:“你是个死人哪,你取了那女人来,她原是别人的妻子。”亚比米勒非常害怕,就把撒拉又归还给亚伯拉罕。《古兰经》中没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提到易卜拉欣因为信奉造物主、反对偶像崇拜的原因受到其宗族的驱逐而不得不迁离故乡,对于其迁徙的路线与地点都语焉不详。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承认,亚伯拉罕与妻子撒拉直到晚年也没有子女。在撒拉的劝说下,亚伯拉罕纳撒拉的使女哈泽尔为妾,不久后,哈泽尔为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易司马仪,《圣经》中称为以实玛利。哈泽尔为此而骄傲起来,经常与撒拉争吵,在造物主的启示下,亚伯拉罕将哈泽尔母子送到了麦加河谷,而自己回到了巴勒斯坦。
当时的麦加河谷本是一个没有水源的不毛之地,因为哈泽尔母子的到来,造物主使这里出现了渗渗泉。在周边地区游牧的主尔胡姆人见到鸟儿飞向麦加河谷,知道那里肯定存在水源,纷纷赶着畜群来到这里。他们送给哈泽尔母子牲畜以换得对渗渗泉的使用权,哈泽尔母子从此在麦加河谷安顿下来,这里也渐渐变成了主尔胡姆人在沙漠中的一个居民点。易司马仪长大后娶了一个主尔胡姆族的姑娘,他们的后裔发展为后来的阿拉伯人。
就阿拉伯人都相信的有关其民族起源的传说来看,阿拉伯人应该起源于游牧于阿拉伯半岛的主尔胡姆人,只不过其中包括一点外来移民的血统。但主尔胡姆人出自何种部族却没有任何线索可寻,通常是把他们看成古代阿拉伯人的一支,这就使得在阿拉伯人的族源问题上出现了循环论证。其实,在传说与历史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出入的。
现代学者多认为,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前,阿拉伯人可以分为南方阿拉伯人和北方阿拉伯人两种。南方阿拉伯人又称葛哈唐人,是纯粹的阿拉伯人;南方阿拉伯人又称阿达南人,是被同化的阿拉伯人。易司马仪的后裔显然属于后者。葛哈唐人主要居住在也门一带,阿达南人大都居住在半岛中部和沙姆南部地区。
在送走哈泽尔母子之后,伤心的亚伯拉罕再次向造物主祈求子嗣。造物主最后答应了亚伯拉罕的祈求,早已过了生育期的撒拉竟然神奇地怀孕并生下一子,这就是伊斯哈格,《圣经》中称以撒。按《圣经》中的说法,伊斯哈格出生时,他的父亲易卜拉欣正好100岁,他的母亲撒拉91岁。
因为信仰不同,亚伯拉罕不愿意伊斯哈格在他们生活的迦南地娶妻,特意派主持家政的老仆人回其宗族中去为伊斯哈格娶妻。后来伊斯哈格有了两个儿子以扫和雅各,小儿子雅各继承了伊斯哈格的家业。雅各后来改名为以色列,他就 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的12个儿子分别是以色列人12个部落的祖先。穆斯林与基督徒都相信,在雅各之后的约瑟(《古兰经》中称他为优素福)时代,雅各的后裔迁入埃及,直到后来在先知摩西的率领下,以色列人才逃离埃及,摆脱了法老对他们的统治。
《圣经》与《古兰经》的记载都承认,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始祖是亲兄弟,都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今天,这两个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却难解难分,令全世界瞩目。
穆斯林相信,后来亚伯拉罕还曾经去麦加河谷探望过哈泽儿和易司马仪母子,而且麦加的卡尔白最早就是亚伯拉罕和易司马仪父子奉造物主的命令建造的。据传说,在易司马仪结婚以后,亚伯拉罕来看望儿子,易司马仪的主尔胡姆族妻子不认识丈夫的父亲,对来访的亚伯拉罕不太礼貌,亚伯拉罕临走时让她转告她的丈夫,家中应该更换一下门槛了。易司马仪回来听到妻子的描述后说,这是我的父亲啊,他是在告诉我应该换一个妻子。于是易司马仪便与这个妻子离婚,娶了另一位主尔胡姆族的姑娘为妻。
但是,在亚伯拉罕以后,易司马仪与伊斯哈格这对儿兄弟之间似乎就没有什么来往了,特别是在以色列人迁往埃及以后就更是如此。易司马仪的后裔逐渐繁衍,走出麦加河谷,散布到阿拉伯半岛的各地,甚至向东进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新月地带,但他们似乎从未像以色列人那样进行过远距离的迁徙。
第三节 贝杜因与阿拉伯
“阿拉伯”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沙漠”。因为阿拉伯人生活的地区沙漠较多,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西亚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沙漠,所以才将他们称为“阿拉伯人”,也就是沙漠中的居民。中世纪至近代早期,欧洲人习惯于将阿拉伯人称为“萨拉森人”。
最早提及“阿拉伯人”这个词的是公元前853年的一条亚述铭文,此后,古典作家,上自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年)下至罗马的普林尼(23~79年)都频频提及阿拉伯人。也许,“阿拉伯人”是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周围的其他民族对半岛沙漠中居民的一种他称,过了很久以后才演变为他们的自称。在半岛南部,“阿拉伯人”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后的也门一带的碑刻之中,在这里,这个词指的是逐水草放牧的贝杜因人。在半岛北部,公元4世纪的那马拉墓志铭文中提到“全阿拉伯人之王”伊姆鲁·凯斯,但他的控制区似乎仅局限于半岛北部和中部的游牧区域,并未达到全部阿拉伯半岛。由此推测,可能一直到公元4世纪,“阿拉伯人”还仅是现代学者眼中当时的阿拉伯人的一部分,是对一些特定的阿拉伯人部落的称呼,尚并未形成统一的阿拉伯民族。
古地质学与古气象学的研究表明,远古时期的阿拉伯半岛曾经是降雨丰沛、草木茂盛的地方。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说过:“末日不会来临,直到阿拉伯大地恢复为河流纵横、花草茂盛的地方。”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闪米特人的早期活动是由阿拉伯半岛开始的,并因此将这里称为“闪米特人的摇篮”、“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自第四纪冰川期(约公元前120000~前28000年)开始,阿拉伯半岛的气候趋于干旱酷热,许多地区终年无雨,江河干涸,沃野变成了沙漠。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后的几千年中,由于阿拉伯半岛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生活在半岛的古人类不断外迁。约在公元前9千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迁徙者进入今天叙利亚境内的幼发拉底河流域,与当地居民一起创造了“西部闪族文化”,他们的后裔与后自半岛迁出者一起,在公元前5千纪,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创造了“东部闪族文化”。
公元前538年,来自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一波斯人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古波斯帝国,控制的地域包括印度河流域到高加索山区和小亚细亚以及埃及的一部分。阿拉伯半岛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连接两河流域和埃及的跳板,因此,从公元前538年到公元前332年,波斯人曾经和两河流域、约旦河流域的众多闪米特人部落打交道,但从目前发现的记载来看,似乎阿拉伯半岛中的贝杜因人并未与波斯帝国发生过联系。
似乎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半岛内部的自然条件没有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因而不再出现半岛居民的大规模外迁,在沙漠的包围下,阿拉伯半岛开始成为与世隔绝的地方。马其顿亚历山大的远征、罗马帝国的兴起以及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长期的拉锯战,这些震动人类历史的伟大事件都是在阿拉伯半岛北部不远的地方与半岛擦肩而过,阿拉伯半岛似乎退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沙漠的保护下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阿拉伯半岛内部的情况如何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但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古兰经》中提到了一些在穆罕默德以前就已经被造物主毁灭的部族,有人猜测,他们可能都是这一时期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部落。
《古兰经》将伊斯兰教兴起以前的时代称为“查希里叶时代”,“查希里叶”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无知、野蛮的意思,因此通常将“查希里叶时代”译称为“蒙昧时代”。从广义上讲,这一时代指从有人类开始至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以前;从狭义上讲,则是指伊斯兰教诞生前的百余年间缺乏真正信仰的历史时代,用以区别于伊斯兰时代。在“查希里叶时代”,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主要是“贝杜因人”。
“贝杜因”的阿拉伯文意思是“荒漠中的游牧人”,中文译名是由英语“Bedouin”音译来的,另有“贝都英”、“贝都因”、“贝督因”等不同的写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