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代中日韩开港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一)开港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开港研究的内容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日韩开港的国际契机:探讨鸦片战争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背景、对外贸易状况、英法美俄荷等国对该地区的冲击以及中日韩三国面临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挑战与机遇。2.中日韩开港的艰难历程:考察在外来压力下中日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开港过程与方式,比较各国所签条约对开港内容规定之异同。3.中日韩通商口岸制度:比较中日韩通商口岸制度的异同,侧重探析这种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历史影响。4.中日韩开港与现代化建设:考察开港给中日韩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研究开港城市早期现代化建设状况。5.中日韩开港的结果与影响:探讨中日韩在开港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分析开港产生的不同结果和对各国前途命运的深远影响。研究的重点应该是:1.分析东北亚地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后环节的历史、国情、对外方针、地理环境等因素。2.考察列强对华与对日方针的联系和区别;思考英美两国分别打开中国和日本国门,而日本打开朝鲜国门的历史原因。3.探析中日韩不同的开港模式。4.研究开港在中日韩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开港后发展道路的殊途与交错。5.评价有关理论与观点,梳理和辨析历史名词概念(如:开国、开港、开化、近代化、现代化等)。
(二)开港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实证史学为基本研究方法,对中日韩开港问题加以考察、分析。第一,实证史学强调以史实为依据的学理,有利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第二,实证史学主张对事实进行验证和确认,有利于探究历史的真相;第三,有助于发展中国的实证史学。“论从史出”,应该成为中国实证史学的基本学术表述方式。其次,近代中日韩开港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可以考虑用比较史学的方法,对近代东北亚开港与现代化问题进行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比较和空间系列上的同一阶段上的横向比较,探讨中日韩三国在面临列强冲击时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和国门打开后走向各自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原因。另外,还可以结合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以及马克思有关“殖民主义两重性”的理论来展开论述,以使研究内容更为充实,结论更有说服力,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三)开港研究的意义
在近代东北亚地区,并非只有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洋文明相遇而产生的锁国还包含日本和韩国。在“西力东渐”的冲击下,中日韩三国纷纷开港,但是,开港的时间和方式各有不同。从时间顺序来看,中国最早,日本次之,韩国最后;从方式看,三国均是在外来冲击和压力下被动地打开国门,结束锁国时代。而从冲击对象来看,中国与老牌殖民国家英国发生军事冲突战败后率先开埠,日本则在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冲击下开港,韩国却是在邻国日本的武力逼迫下打开国门。从结果看,中国虽然最先开国,却长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上徘徊;日本通过维新变革后来居上,很快步入资本主义国家行列;韩国则被纳入日本势力范围并最终沦为日本殖民地。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地区有代表性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相互交往的密切关系。首先,三国同处东北亚地区,文化背景相似,为了应对西方殖民主义和基督教文化的冲击均实行过海禁(锁国)政策,对此课题进行横向的共时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其次,考察三国近代开港的历史契机、社会背景、曲折历程可以管窥东北亚早期现代化的发展端倪。具体而言,通过纵向的历时性研究,能够廓清三国在外来冲击下的对外交涉方针和手段、内外矛盾的演进、开港进程以及对近代东北亚的历史影响等实际状况。另外,通过开港研究来把握中日韩现代化启动期的诸种社会实况和政治斗争的发展脉络,能够达到将转型时期的近代东北亚历史进程具体化、实证化的目的。总之,中日韩三国面对外来挑战时采取何种应对方式(开港方式),外来冲击的力度与对象有何差异,开港有哪些经验教训,开港后的发展道路为何大相径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开港研究或可能为上述问题找到些许答案和提供有益的参考。中日韩三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上,起步时的处境极为相似,结局却大相径庭,可谓“同途殊归”。开港研究理应通过考察开港的历史契机、曲折历程,以廓清近代中日韩的外交策略、内外矛盾演进、互动与影响等脉络;审视东北亚早期现代化的发展端倪,进而将转型时期的历史进程具体化、实证化。开港研究在东北亚地区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亦可为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
总之,有关中日韩开港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近年来在注重对经济、文化生活等实证性考察的同时;也开始从全球化(区域化)的视角探讨近代东北亚的政治经济转型及现代化发展状况。因此,对中日韩开港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