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仫佬族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087068
  • 作      者:
    《仫佬族简史》编写组,《仫佬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各民族的历史都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激发各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我们决定出版这一套《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这套丛书的编写和出版,是经过长时期的集体努力实现的。早在1956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具体主持、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区有关单位的积极参加下,一面继续进行调查工作,一面开始编写各少数民族简史和简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1963年,民族研究所把这些初稿全部付印,以便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修改,使之达到公开出版的水平。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民族研究工作陷于停顿达十余年之久,这个愿望也就无从实现。
    仫佬族有20.74万人(2007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近代仫佬族中有罗、银、吴、谢、潘、梁、周、韦、张、黄、吕、包、覃、卢等姓,其中以罗、银、吴、谢等为大姓,人口最多。长期以来,他们与壮、汉、瑶、苗、侗、水等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概况
    在我们伟大祖国居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仫佬族,她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仫佬族有20.74万人(2007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也有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数聚居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地。少数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在贵州省,主要居住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福泉等县。近代仫佬族中有罗、银、吴、谢、潘、梁、周、韦、张、黄、吕、包、覃、卢等姓,其中以罗、银、吴、谢等为大姓,人口最多。长期以来,他们与壮、汉、瑶、苗、侗、水等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广西仫佬族居住区属九万大山区,地势高耸,峰峦起伏。东部有大罗山、白银山、海山、寺门岭;东北部有降背山、六律山、燕子山;南部有北陵山、三巢山、了哥山;西部有九鹅山、黄坡岭、平岭山、腾凤岭、大木岭、金年山、有乔岭、埂岭山、千峒岭;西北部有旧峒岭、老龙岭、路山、蒙山、木雅岭;北部有月亮山、锅铲山、不梦岭、大坡岭、次老山、大隘顶山、木岭山、白石岭、飞水岭、羊角山、龙头岭;中部有犀牛山、闸门山、清明山、铜锣山等。山高一般在1200米至1500米之间,最高的山峰是清明山,高达1485米,是较高的山峰之一;最低为长安牛鼻河口,海拔仅75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民族名称和民族来源
第一节 民族名称
第二节 民族来源

第三章 仫佬族古代历史概述
第一节 明以前的政治经济和人民反抗斗争
第二节 清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人民反抗斗争

第四章 近代历史概况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专制政治的统治和封建文化的传播
第三节 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前仫佬族的社会面貌
第一节 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三节 党领导的各族人民反抗斗争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以来仫佬族地区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仫佬族中的实践
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建立
二、民族干部的培养
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颁布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仫佬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工业发展状况
二、农业发展状况
三、水利、交通、电信、旅游业等发展状况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仫佬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一、文化馆与群众文化事业
二、图书馆与群众读书活动
三、文物发掘与管理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仫佬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一、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仫佬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蓬勃发展
第五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仫佬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一、医疗机构不断完善
二、疾病与流行病的防治成就显著
三、就医状况不断改善
第七章 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
第八章 生活习俗和冦信仰活动
后记
修订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