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1813
  • 作      者:
    徐建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建平,女,1965年生,河北灵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宗教研究》、《史学月刊》、《历史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满族研究》、《北方论丛》、《历史教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参与《河北经济史》、《晚清直隶总督与辖区经济开发》等学术专著多部,参与省级课题《清季北洋势力的崛起与直隶的社会变动》等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研究》一书系统收集有关史料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直隶行政体制改革、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等宪政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探讨了社会各种势力在宪政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清末宪政改革是中国政治向近代转型的一场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是中国由传统君主专制政治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引发了国人政治参与的又一次浪潮,而且通过这次宪政实践,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逐渐合拢,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权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对宪政的研究都有广泛涉足,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学界对宪政的研究将会更加关注。民主宪政建设离不开固有的文化传统,为此,我们回顾历史,从源头上厘清我国宪政发展的轨迹,探讨和考察宪政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刨获与失落,这对于我国当代宪政建设无疑会有相当的助益。
    20世纪初,面临内忧外患的逼人形势,清政府意识到变革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随着“新政”的发展,1905年旨在改革传统政制的清末宪政改革,在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喧闹声中拉开帷幕。可以说,清末宪政改革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开始。引起这场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外部原因而言,随着西方三权分立学说、法治理念、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的大量输入,国人的政治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受到了怀疑和挑战。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小而强的日本打败了大而弱的俄国,国人普遍认为这是立宪政体与专制政体之间的较量。日本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实行“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它迅速走上强国之路。在这种认知框架下,朝野上下吁请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促使清廷进入宪政改革的运作。就内部原因而言,晚清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皇权至上的封建专制政治结构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随着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要求登上政治舞台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政治的主张,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积极参与朝政的政治诉求。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为清末宪政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政治基础。以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为标志,清政府在踌躇与徘徊中最终选择了仿行宪政。那么,在这次仿行宪政过程中,作为省级宪政改革的发展轨迹、实施程度及其社会影响究竟如何?与清廷整个宪政改革又是怎样的互动关系?这确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探讨的问题。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研究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 清末直隶宪政改革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的直隶地方社会
一  新经济关系的萌发
二  思想文化的丕变
第二节 直隶舆论界的政治表达
一  直隶民办报纸与宪政宣传
二  直隶地方官报与宪政宣传
第三节 直隶社会各界的立宪活动
一 直隶绅、商的立宪活动
二 滦州新军的立宪活动
三 直隶学界的立宪活动
第四节 直隶地方官的宪政诉求
一 直隶总督的宪政认知
二 直隶基层官员的宪政改革对策
三 直隶地方官对宪政的督导

第三章 清末直隶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节 直隶行政机构改革
一 整饬吏治
二 行政组织改革
三 行政机构职能改革
第二节直隶行政区划改革
一 直隶疆域改制大讨论
二 加强边地建设
三 京畿区划改革
第三节 直隶八旗改制
一 直隶改旗为民的规划
二 直隶旗人与宪政改革

第四章 清末直隶司法制度改革
第一节 直隶司法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一法律人才培养走向正规化
二 注重对官绅短期培训
三 派遣留学生培养法政人才
第二节 直隶审判制度改革
一 新式审判机构的创建
二 直隶新式审判制度解读
三 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努力
四 直隶检察制度的创建
五 直隶基层司法制度改革
第三节 清末直隶狱政改革
一 导入西方近代狱政理念
二 创新监狱管理模式
三 明确监狱部门职责
第四节 直隶各界与清末修律
一 直隶与清末民法建设
二 直隶与清末刑法建设
三 直隶与清末媒体立法改革
四 主张制定“航律”

第五章 清末直隶地方自治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直隶地方自治兴起的背景分析
一 思想渊源
二 租界的示范效应
三 都统衙门的影响
第二节 天津自治模式剖析
一 天津府自治局的创办
二 天津县议事会、董事会的成立
三 天津自治的社会功能考察
第三节 直隶地方自治的全面展开
一 自治人才的储备
二 直隶上级自治的发展
三 直隶下级自治建设
第四节直隶地方自治中的社团
一 政治类社团
二 经济类社团
三 风俗改良类社团
四 科教文化类社团
五 清末直隶社团的启示

第六章 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与社会改革
第一节 顺直谘议局的筹备与选举
一筹备选举
二 顺直谘议局的建立
三 选举的特点
四 选举的意义
第二节 顺直谘议局的议政实践
一 顺直谘议局的运作
二 顺直谘议局与国会请愿运动
三 顺直谘议局与辛亥革命
第三节 顺直谘议局与分权制衡体制的产生
一争取分权制衡
二 加强监督制约
三 注重协调功能
四 以“自治”限制“官治”
第四节 从议案看顺直谘议局的改革趋向
一 以经济改革促宪政改革
二 推广教育以增强立宪的国民基础
三 扭转社会风气以培植立宪的社会土壤

第七章 结语
一 直隶宪政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二 直隶宪政改革的特点
三 直隶宪政改革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