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八种》作者吕先生长期从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五年起开始任教,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七年)、常州府中学堂(一九○七年至一九○九年)、南通国文专修科(一九一○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学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后在上活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其后,又在潘扬高等师范学校(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学(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其中,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最久,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该校任教授兼历史系系主任,並一度担任该校代校辰。一九五一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光华大学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吕先生遂入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先生是教学与研究相互推动的模范,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吕先生长期从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五年起开始任教,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七年)、常州府中学堂(一九○七年至一九○九年)、南通国文专修科(一九一○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学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后在上活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其后,又在潘扬高等师范学校(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学(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其中,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最久,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该校任教授兼历史系系主任,並一度担任该校代校辰。一九五一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光华大学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吕先生遂入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先生是教学与研究相互推动的模范,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五口通商为中国见弱于外人之始,此乃积数千年之因,以成此一时代之果,断非一人一事之咎,然即就事论事,当时事势之危险,亦有可见者,今试举其荦荦大端,亦可见道、咸以来清室之所以终不复振也。
一日朝政之非。此役之主和,论者皆以为穆彰阿、耆英等数人罪,几诋为宋之秦桧。秦桧之为是为非姑措勿论,即以桧为误国,要不失为始终一贯之人。此役则忽而主和,忽而主战,和战既无定见,任使亦复不专,试问宋时有之乎?此可见宣宗之漫无成见,而中央亦无能主持大局之臣矣。清朝之不足为全国重心,已见于此。
二日兵力之不振。外洋之船炮诚非我所能敌,然客主之形概不相如,众寡之数又复悬绝。果能尽力战守,断无败坏至此之理。当时所夸者林则徐广东之守,姚莹台湾之捷,然亦幸而英人未曾尽力猛攻耳。否则广东之防,未必可恃,况台湾乎?王廷兰致曾望颜书述当时各处调到之兵“纷扰喧呶,毫无纪律,互斗杀人,教场中死尸不知凡几,城中逃匪难之百姓,或指为汉奸,或劫其财帛,内外汹汹,几至激变”,甚至“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人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羣,竟行遁去,点兵册中,从不闻清查一二。及至沿途讨要口粮,城外各处又将逃兵数千应付,回省以追逐洋鬼迷路为词”。见镬中西纪事》卷六。有兵如此,恃以应敌能无寒心乎?三日士大夫之虚骄,不能知己知彼、勤求敌情,又不能实事求是、尽其在我,而徒放言高论,轻挑强敌。此为自宋以来士大夫之积习,道、咸之时,亦复如此。当时于外国情形,可谓暗昧至极。当时诸臣,唯林则徐能求通外情,日译外国报纸读之。然当英人向索烟价时。则徐覆文有曰:“本大臣威震三江五湖,计取九州岛岛岛岛四海,兵精粮足,如尔小国,不守臣节,定即申奏天朝,请提神兵猛将,杀赢尔国,片甲无存。”抑何可笑!台湾获英俘后,上谕该逆夷中必有洞悉夷情之人,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其最为强大、不受该国统束者共有若干人?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此次遣来各伪官是否授自国王?抑由带兵之人派调?着连洪阿等逐屑密讯,译取明确供词,据实具奏云云。则更堪发笑矣.按世界情形,当明末艾儒略等即已着有《职方外纪》等书,而当时中国之人漫不留意,纪昀修《四库书目》,且疑其书为妄说。阗昧如此,安得不败绩失据耶而一切情势之妄论,则弥漫一时。穆彰阿等固非贤臣,然当时攻击之谈,则大都不切情实,且多诬罔之辞。如诋耆英、伊里布、牛鉴至英舰拜谒英国主像。又疑为天主像之类,见《中西纪事》卷八.且如另芎葆纯不过一知府,而能弭衅端于众怒难犯之时,三元里之众围义律时,葆纯亲出慰解,义律乃免。粤人指为通夷卖国,葆纯告病去。见《中西纪事》卷六。江寿民不过一游士,而能挺身说谕洋将,保全一郡生灵,英临镇江后,讹传将因粮于扬州,淮商惧,将尽室行.寿民请身至英营调之,乃成纳赂之议。其后在第一期赔款中扣去。兵不能御敌,不能责人民以不保全也。后太平军下镇江,寿民亦欲赂令过扬不入,以身质其营中。太平军以数百人人城,果秋毫无犯。而清兵有续至者,太平军疑寿民陷之,鞭之,贯其耳,驱登城令退官兵。寿民乘间自杀,亦可哀矣。而《中西纪事》反诋为乘危邀利之市佣,寸磔之曾不足比死者一洒①。即至]的鹏、广东人,识义律,为英商馆买办,粤督以查办私枭人之访案。鹃匿迹山东.琦善赴粤,沿途访通英语之人,知潍县招子庸以鹃荐,挈之至粤,于交涉事,敷往来其间。见《中西纪事》卷六。案鹃非必端人,然当时通知外情者太少,用之亦不得已也。5艮喜,伊里布家人。伊里布在浙时,曾使犒英师海上,坐此革职,及再起议和,喜仍往来其间。《中西纪事》卷七记其闻英人索赔款,喜拂衣而起,则亦非小人也.以市侩仆役,而能尽力国事,皆有其难能可贵者。而论者一切加以丑诋,掣当局之肘,灰任事之心,此等议论既多,往往国是因之动摇,以道谋而败大计.曾国藩办天津教案时,奏言“道光庚子以后,办理洋务,失在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至计,遂使外患渐深,不可收拾”。此固由君主之昏庸,辅臣之选耍,然此等高谈激论之士,亦不容不分任其责也。
四则民心之不靖。王廷兰致曾望颜书云:“粤省自少翁查办烟案以来,禁兴贩,杜走私,未免操之过刻。故兵怨之,夷怨之,私贩之莠民亦怨之。当积重之余,以为绝我衣食之源也。故当逆夷蠢动之时,羣相附和,反恐逆夷不胜,鸦片不行,则前辙不能复蹈,而该逆又四布流言,以为与官为仇,绝不向民加害。于是奸民贪其利,顽民受其愚,虽督抚晓谕,示以能擒逆夷者,赏有差,数月以来,绝无成效。及至贼破四方炮台,复淫掠不堪,始悟其奸,操戈相向。设使当时被围不解,迟之数月,必有内应而开门迎贼者。食毛践土,乃良者少而莠者多,此可为痛哭者矣。”《中西纪事》谓“阕吏水师,无非汉奸,皆不利于烟土之禁,必欲破其局而后已。闻虎门失守时,水勇奉提督命开炮,无不杂以沙土”。此或传闻之辞,未必得实,然刘韵珂与金陵三帅书谓“除寻常受雇持刀放火各犯外,其为逆主谋,以及荷戈相从者何止万人”。证以各种纪事,前后各役,无不有汉奸为外人效力,则其言不尽诬矣。国民性丧失至此,能不惧乎?
此役之败绩,尚有一远因,历代与外国通商,多在南海,其地距中央速,为政府监察所不及。南方开辟晚,或以处左迁贬谪之人,或则用孤立无援之士,志气颓唐,能奋发有为者少,甚或不矜惜名节。而多见异物,足以起人贪欲之心,故岭南官吏贪黩者多,因此激变之事,历代有之,特其诣患皆不甚巨耳。中西启衅,名由烧烟,实因商务,今录《中西纪事》议论两节于后,此书见解诚稍偏激,然此论则皆情实也。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一、绪论
二、中西交通之始
三、传教之始
四、康雍干三朝与俄国交涉
五、清代之盛衰
六、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道光以前烟禁
八、烧烟及中英战事
九、江宁和议
十、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十一、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十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十四、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十五、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各国立约交涉
十八、革新之渐
十九、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二十、英人《芝罘条约》
二十一、法越之役
二十二、英缅之役
二十三、英谋西藏
二十四、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二十五、港湾之租借
二十六、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二十七、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二十八、清末外交情势
二十九、改革政体之动机
三十、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三十一、民国以来之政局
三十二、民国以来之外交
中国近世史前编
一、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二、人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三、中西的初期交涉
(一)近代西人的东来及中西通商
(二)近代基督教的输入
(三)康雍干时的中俄关系
四、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一)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
(二)咸丰戊午英法交涉
(三)咸丰庚申英法交涉
(四)咸丰戊午、庚申中俄条约
(五)教禁的解除
五、汉族的光复运动
(一)太平天国以前诸秘密结社的活动
(二)太平天国的兴亡
(三)捻党始末
中国近百年史概说
一、总论
二、中西交涉之初期
三、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四、外力侵入时代中国之情形
五、变动中之中国
六、国民政府之北伐
中国近百年史补编
第一节抗战和建国
第二节“九一八”之役
第三节“七七”及“八一三”之役
第四节东西战事的汇合
第五节战争的胜利
第六节敌寇的降伏
第七节实施宪政和中苏交涉
第八节目前的情形和未来的展望
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
一、商业篇
二、财产篇
三、征榷篇
四、官制篇
五、选举篇
六、刑法篇
七、学校篇
日俄战争
一、东北形势总论
二、日俄开战之原因
三、日俄战前之交涉
四、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五、日俄战事(上)
六、日俄战事(下)
七、日俄和议
八、日俄战争与中国之关系
九、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十、结论
国耻小史
第一章现在对外情形
第二章欧洲各国之形势及其东来之历史
第三章英国两次遣使
第四章鸦片之输入
第五章鸦片战争
第六章广州之役
第七章京师初陷
第八章中俄伊犁交涉
第九章法据安南
第十章英减缅甸及暹罗独立
第十一章中日之战
第十二章中俄密约及各国租借军港
第十三章京师再陷
第十四章日俄之战及朝鲜灭亡
第十五章英兵人西藏
近代史表解
一、鸦片战争
二、太平天国
三、捻党起义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
五、洋务运动
六、甲午战争
七、戊戌变法
八、义和团运动
九、辛亥革命
十、二次革命
十一、护国运动
十二、护法运动
十三、孙中山领导北伐
十四、国共第一次合作
十五、北伐战争
十六、国共第二次合作
十七、抗日战争
十八、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