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
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至少可上溯到公元前2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两个曲子,教坊乐工李延年据此创作了28首乐曲。1911年德同学者亨利·吕德斯从吐鲁番得到的贝叶梵文卷子里捡出一些戏剧残卷,其中《舍利佛传》较为完整,卷尾注明“金眼之子马鸣所著舍利佛世俗剧”。马鸣是约公元1世纪末期印度的佛教大师。印度梵剧大多不是由梵文直接传人中国,20世纪初以来在新疆古文书中相继发现吐火罗文A本、回鹘文本、龟兹一焉耆文本、汉文本,还有用中亚婆罗谜字母写成的,即新疆当地手抄本印度梵剧剧本。吐火罗语属印欧语系西支,和德语、斯拉夫语,特别是意大利语极为接近。季羡林曾据1974年焉耆千佛洞出土的88页剧本残卷进行翻译和注释。梵剧东渐三级跳的轨迹,亦为出土文物所证实。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第三章结束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说明:深研了一切论,学过毗婆尸论的圣月菩萨大师从梵语改编成吐火罗语,波热塔那热克西提又从吐火罗语译成突厥语(回鹘文)。而在第一幕末尾第16页背面也有大致相同的一段话,只是其中波热塔那热克西提的名字换成了智护法师。这些经佛学家、翻译家辗转传译的梵剧,减弱了其原始戏剧的特征,而朝向纯书面文学的方向发展。另外传入中原的大量佛曲都是有宫调的,它们为后世戏曲将世俗曲牌统一于宫调开创了先河。
《弥勒会见记》描写舍利佛和目连皈依佛祖的故事,以后目连变文(俗讲说唱的底本)广为扩散,由此衍生出的盂兰盆会,成了中国、日本等地的民间宗教习俗。目连上天宫、下地狱的情节设置,有时也被文人拿来幽一默。唐《本事诗》里记载,以宫词著名的张祜不认识白居易,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张祜前往拜谒。才见
面,白说:久慕诗名,还记得梳头诗吗?张祜一头雾水,白朗声背诵: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非梳头是什么?张立马回应道:我也记得您的目连变?白问:怎么讲?张也复咏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是目连变又是什么?白居易捧腹大笑。目连戏在清代以昆曲的形式不断向前世和后世扩张,并与民间傩祭文化相融合,变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传统节目。
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商品化经济远远滞后于西方社会,这种情形直到公元12世纪才出现转机。中国成熟的戏曲形式产生于宋元之际。在宋金、宋元分治时期,北方和南方几乎同时产生了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出现似稍早一点,但流行区域有限。北杂剧产生得稍晚,随着游牧民族不断南进,得以在广阔的地界扩散传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