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录《佛国记》——法显的海上旅程
法显于弘始二年、岁在己亥(按天干地支纪年法推算,己亥年应为公元399年,季羡林先生认为,今传世各本《法显传》皆作“弘始二年”,实乃“弘始元年”之误。见备注19),由长安出发,经由陆路前往天竺(今印度)取经。十多年后,搭乘帆船经由水路返国,于公元5世纪初,抵达牢山南岸(今山东崂山)。回国后撰写《佛国记》一书,约14 600字,其中约800字是记述海上旅程的经过。
法显的海上旅程,历经三个阶段的航行[今日航业界叫航次(voyage)]。第一阶段由多摩梨帝国搭乘大舶至师子国。第二阶段由师子国搭乘大船,历经105日后到达耶婆提国。第三阶段由耶婆提国搭乘大船前往广州,历经85天后,看见陆地,竟是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
公元5世纪初,船舶的构造简陋,既缺乏精准海图,也没有精确航海仪器,海上航行是一种冒险。但是法显历经一波三折后,终能平安地回到中国。反观今日科技昌明,船舶构造先进,然而海难事件层出不穷。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发生10次以上的重大海难。在震惊台湾的海难中,以“海张轮”、“花莲一号”及“瑞泰八号”连船带人失去踪影,最让航业界痛心。今昔相比,令人好奇,一千六百多年,他们那些船员是如何航行的,法显在《佛国记》中,留下珍贵资料,摘录如后:
法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于是独还。
顺恒水东下十八由延,其南岸有瞻波大国,佛精舍、经行处及四佛坐处,悉起塔,现有僧住。
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多摩梨帝国,即是海口。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佛法亦兴。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
于是载商人大舶,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其国在大洲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问相去或十里、二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以下节略)法显住此国二年,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得《长阿含》、《杂阿含》,复得一部《杂藏》,此悉汉土所无者。
得此梵本已,即载商人大船,上可有二百余人,后系一小船,海行艰险,以备大船毁坏。
得好信风,东下二日,便值大风,船漏水入。商人欲趣小船,小船上人恐人来多,即斫縆断。
商人大怖,命在须臾。恐船水漏,即取粗财货掷着水中。法显亦以军持及澡罐并余物弃掷海中。但恐商人掷去经像,唯一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地众僧:“我远行求法,愿威神归流,得到所止。”
如是大风昼夜十三日,到一岛边,潮退之后,见船漏处,即补塞之,于是复前。
海中多有抄贼,遇辄无全。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