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吉卜赛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1387
  • 作      者:
    郭海明[等]撰稿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吉卜赛人》采用了图文结合、以文导图、以图注文的体例,以民族的起源和民族性格、信仰世界、文学、艺术、生活习俗、交往艺术等六个专题的形式把吉卜赛人的各个片段串联起来,再用大量的图片对吉卜赛人的生活空间予以直观形象的说明。力争展现给读者一个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和鲜活的吉卜赛人的形象。
    了解各民族人氏血脉,探寻各民族文化,求“因族而异”的沟通路径。
    本丛书立足于传播真实、全面的文化知识,完整地再现每个民族的文明血脉,基于历史文化史实,用灵动、活泼、亲和的语言,全方位地来描述各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文明特点,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展开
内容介绍
    从人氏血脉上讲,吉卜赛人是居住在古印度北部地区(今巴基斯坦中南部的印度河口一带)的古罗姆人(Rom)的后裔。他们的身体发肤、语言风俗,更多地呈现印度人的特征;操一口包含有大量印度语词汇的语言,保留着至今在印度常见的民情风物……
    本书全面介绍了吉卜赛人的民族起源,民族性格,民俗风情,民族艺术,道德信仰,与人交往的禁忌,并配以精美图片,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民族起源与民族性格
    第一节  起源——天涯何处是我家
    1417年的一天,德国卢尼堡的居民发现了一群奇特的不速之客:为首的骑着高头大马,手牵猎犬,服饰华丽,一副贵族模样,一大群衣衫褴褛的人徒步紧随其后,队伍的末尾,是一些坐在大篷车里的妇女和小孩。
    这些人自称来自埃及,正要去罗马朝觐教皇。他们的首领自称“公爵”和“伯爵”,并讲述了他们曾经遭受的不幸经历:他们世代居住在北非,安分守己。很久以前,他们被一些基督徒征服,因此受洗信仰基督教,但后来他们又被撒拉逊人击败,被迫改信伊斯兰教。欧洲基督教界为此极为震怒,兴师征讨,认为这些人离经叛教,必须举族迁往罗马,得到教皇赦免后,才能重新获得土地,否则只能永远漂泊下去。当时那些赶着大篷车、衣衫褴褛、举止怪异的异乡人给当地的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故事也得到了卢尼堡人的同情,他们盛情款待了这批虔诚的忏悔者。离开卢尼堡后,这支队伍继续在欧洲漫游,一路上重复自己的悲惨故事以博取同情和支持,同时靠给贵族算命和偷盗来维持生计。
    这些行踪不定、“游手好闲”的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他们来自何方?
    或许是受那个杜撰的朝圣故事的影响,从那时起,许多欧洲人便称他们为“吉卜赛人”(Gypsy),意为“从埃及来的人”,这个词是从英语“埃及人”(Egyptian)一词演变而来的,之后这一称谓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逐渐成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他们的传统称呼。一些吉卜赛人也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那被尼罗河滋养、以金字塔著称的埃及。
    匈牙利的吉卜赛部落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吉卜赛人的祖先是埃及的法老,当时,吉卜赛人与犹太人共同生活在尼罗河两岸。犹太人一心想要离开那里,可执拗的上帝却故意使法老的心变得冷酷异常,不允许犹太人离开,但是,在吉卜赛人的劝说下,法老最终同意了他们的迁徙。可是让法老意想不到的是,犹太人在上帝的启示下,偷偷地将全部财宝席卷一空。幸灾乐祸的上帝又去嘲笑法老的粗心大意,这使法老怒不可遏,于是迅速集合军队,亲自带兵追赶犹太人。智慧的吉卜赛人一语道破天机:“不要白费力气了,上帝跟犹太人一条心,谁同上帝好,谁就总有理,再说也总该留个人在家里照看炉火。”但这并没能劝回恼羞成怒的法老。于是灾难发生了,当犹太人走到红海边时,他们的首领莫伊谢用一根树枝抽了抽海面,海水就让出了一条路,使得犹太人从海底穿了过去,可就当法老的追兵赶到海底中央时,莫伊谢又用树枝轻轻一拂,海水便顷刻问吞没了法老的军队。吉卜赛人望着奔涌的海水,不禁连连叹息。于是他们返身回家。然而,上帝却又玩起了游戏,他刮起了狂风,将吉卜赛人吹得七零八落,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由此,吉卜赛人便在分散中各自生活。
    由于长期以来对这个民族的起源、历史不了解,人们往往给其冠以不同的名称,例如,法国人就称他们为“波西米亚人”(Bohemian)。波西米亚(Bohemia)是中欧古代地名,位于现捷克中西部地区。法国人之所以如此称呼他们,是因为到达欧洲的吉卜赛人并不很受欢迎,甚至时常遭受歧视与迫害,因此急需寻求统治阶层和贵族的保护,居住在捷克境内的吉卜赛人获得了有贵族声明的保护信。由于信件签署于捷克领地(当时称之为la Boheme),且签署者是捷克国王(即roi de Boheme),所以,他们到达法国后,就被叫作“波西米亚人”(Bohemian)了。
    此外,在西班牙,吉卜赛人被称作希腊人(Greeks)、波西米亚人(Bohemians)、佛兰芒人(Flemings)、新卡斯蒂恩人(New Castilians)等;在荷兰,他们被称为希腊人、希登人(Heidens)等;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他们经常被称作鞑靼人(Tartars),摩尔人(Moors);在波兰,他们曾被称作扎拉西人(Szalassi)、菲利斯蒂尼人(Philistines)等;在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则称其为茨冈人(Zigani),与之相类似的名称有意大利的Acingani、土耳其的Tchinghiane、叙利亚的Jinganih、匈牙利的Czigani、葡萄牙的Ciganos、德国的Zi—geuner等。
    对于吉卜赛人的起源问题,国际学界给予了很多关注,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关吉卜赛人的文字记载十分有限,再加上该民族在流徙过程中不断吸收途经地的语言、习俗等,使其文化处于持续的动态变化中,因此,学者们很难拨开历史附在他们身上的层层迷雾,触及其最真实的内核。尽管如此,通过对其语言、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探究,仍然可以搜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关于吉卜赛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吉卜赛人来自于古代印度北部(现巴基斯坦中南部的印度河口)地区。1763年的一天,从事神学研究的匈牙利学生斯特劳?瓦累在雷登城认识了三名印度马拉巴的学生。在交谈过程中,瓦累发现三名印度学生所讲的语言同匈牙利吉卜赛人的语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整理了一份马拉巴语词汇表,交给当地的吉卜赛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可以译出词汇中的大部分。这一重大发现一经公布,就立刻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两位德国学者鲁迪格和格雷尔曼,以及英国学者雅各布?布赖恩三位语言学家,通过对吉卜赛人方言的研究,均考证出欧洲吉卜赛人的语言来自印度,其中有很多词汇与印度的梵文以及印度语族的印地语很相似,例如:
    房子:kher(印地语ghar)
    树:kukh(印地语rukh)
    土地:phuv(印地语bhu)
    年轻:terno(印地语tarun)
    黑色:kalo(旁遮普语kala)
    白色:parno(达尔迪语panar)
    之后,一些学者如穆勒(Muller)、亚历山大?帕斯帕蒂(Alexander Paspati)、密克罗斯克(Miklosich)、威斯罗基(Weislocki)、冯·梭瓦(von Sowa)、考波尼基(Kopernicki)等人不断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强有力的论据。英国学者桑普逊对吉卜赛人的语言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威尼斯吉卜赛人方言的细致梳理,他发现这种语言含有很多外来词汇,其中包括意大利语词汇36个,英语词汇150个,来自波斯至威尼斯间各种语言词汇共有430个,而源出自印地语词汇竟达518个,由此他认为当时印度的语言对于吉卜赛人的语言有重大影响。之后,学者们相继发现欧洲吉卜赛人和亚洲吉卜赛人的语言都含有大量印度语言的词汇,并在书面文字及语法上也与印度语言有颇多相似之处。
    这些发现为吉卜赛人起源于印度这一结论提供了大量证据。但是仅仅从语言角度进行论证仍显得有些薄弱,于是历史学家们从该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习俗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果。学者们推测,近东的吉卜赛人自称“加托”或“旨托”,与印度旁遮普地区的伽托族名称相近,德国的吉卜赛人自称“辛德”,与印度河流域的辛迪族名称相近,托尔乌斯丹的吉卜赛人自称“莫尔丹尼”,与印度河流域的莫尔丹族名称相近。更重要的是,欧洲吉卜赛人最通行的自称“罗姆”(Rom),美洲吉卜赛人的“劳姆”(lore),叙利亚和波斯吉卜赛人的“多姆”(Dorn),在梵文中的准确对应是“多马”(Doma),也就是现代印度语的“多姆人”(Dom),字面意思是“靠歌舞为生的下等人”。
    历史学家们发现,印度北部一个古老的民族——多姆族,无论是在语言、习俗还是性格特点方面,都与吉卜赛人极其相似。公元6世纪是用梵文写成的一篇天文学的论文中曾提到过多姆族人,并称其为干达尔瓦(Gand harva,爱好音乐者)。印度古历史学家加尔哈纳在其《克什米尔大年代纪》中,也有关于该民族的记载。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记载,我们略可窥见多姆人的风俗习惯。他们善歌舞,但多将此作为卖艺的本领来维持生计,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大部分从事简单而低贱的工作。由于居无定所,职业低贱,他们屡遭歧视和迫害。也许是艰难困苦的反复锤炼,使他们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对于居所、饮食等没有太高的要求,随遇而安。英国学者菲茨杰拉德(Brian Vesey Fitzgerald)曾这样描写现代印度的多姆人:“他们是生活在贝哈和西北省邦的流浪民族,许多生活习性与吉卜赛人一致,他们随身携带着破烂不堪的芦苇帐篷,四处游荡,在邻近村落的地方安营扎寨……有些多姆人会编织篮子、垫子等诸如此类的物品。在达蒂斯顿,多姆人口众多,但仍然置身于社会下层,充当乐师、铁匠和皮革工人。”
    古老的多姆民族将冶炼和制造金属器皿的本领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有很多人从事铁器手工业,他们的手艺一度享有盛誉。相传印度中部地区那尊建于公元4至5世纪高达17英尺的达尔铁塔,就是选用了质量极好的铁并以高超的技术建成的。同当今的吉卜赛人一样,多姆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当炉匠,他们带着很简陋的工具走街串巷,给人修理焊接器具,他们使用的工具都可以在吉卜赛人的历史中找到痕迹。因此,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将这两个族群联系在一起。
    通过比对分析,人们发现这个古老民族同吉卜赛人是如此地相像,因此大家一致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吉卜赛人的故乡可能在印度。
    第二节  迁徙——无根的漂泊
    吉卜赛人缘何离开故土,踏上了一条漫长艰辛的流浪之路?
    对此,学界没有找到充分的历史证据,只是依据吉卜赛民歌推测由于某种灾难迫使他们离开故居,并将此比喻成“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严重”。很多学者认为是异族入侵造成吉卜赛人的大迁徙。其中有些人提出是阿拉伯人的进攻迫使他们离开故土,开始了流浪之旅。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于公元7世纪末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北印度(今巴基斯坦),并设立了总督区,向居民征收人头税,总体来说,阿拉伯人在当地实行了比其他被征服地区较为宽容的政策。公元9世纪以后,阿拉伯帝国开始分崩离析,逐步趋于衰落。到10世纪时,帝国内讧不断,又遭突厥人打击,只能勉强维持其首都巴格达及两河流域一带的领土,无力威胁印度河流域。因此,这一说法并不符合史实。也有学者提出吉卜赛人的流徙是迫于蒙古人的入侵。14世纪末帖木儿率领骑兵侵入印度,当地居民迫于他们的野蛮行径,纷纷出逃,流落他乡谋求生计。经过语言学家考证,吉卜赛人大规模迁徙的时间应为10世纪末,因此,这一说法是立不住脚的。目前比较可信的一种观点,认为吉卜赛人的迁徙是由突厥人入侵造成的。据记载,公元10世纪中叶,突厥人趁阿拉伯帝国虚弱之时,扫除其势力,建立了伽色尼王朝。突厥人的不断扩张最终威胁到了印度北部,他们大肆烧杀抢掠,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人们被迫四处流浪,寻求安身之地。高尔王朝时期,突厥人在当地实行了残酷的剥削政策,大批居民为躲避灾难向外流亡。
    历史上,吉卜赛人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是大约一千年前由印度向外的迁徙;第二次是14世纪由西南亚向欧洲的移民;第三次是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欧洲普遍废止针对吉卜赛人的奴隶政策之后,大量吉卜赛人从欧洲向美洲的迁徙。
    公元10世纪左右,吉卜赛人开始向西迁徙。经过对威尼斯的吉卜赛方言进行研究,英国语言学家约翰?桑普逊发现,这种吉卜赛方言中含有430个波斯语及波斯至威尼斯之间的其他各种语言的词汇,同时在亚美尼亚的吉卜赛方言中也含有许多波斯语词汇。由此证明,吉卜赛人在进入欧洲之前曾在波斯停留过一段时间,吸收了波斯语言。他们赶着大篷车由印度北部进入波斯,然后到达亚美尼亚,进入拜占庭帝国。13世纪末,吉卜赛人又一次大规模向西迁徙。到15世纪前半期,他们已经遍布中欧地区,特别是巴尔干半岛和匈牙利,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下来,另一部分则继续流动。1322年有两名弗朗西斯科教会修士朝圣途中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发现了穴居的吉卜赛人,1350年吉卜赛人到达科孚岛和巴尔干半岛。法国学者P.巴达拉尔考证出吉卜赛人1348年到达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1416年到达罗马尼亚中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佐拉索夫城。1415年几百名吉卜赛人流浪到匈牙利、波西米亚,1417年到达德国。到1500年前夕,吉b赛人已经到达西欧和不列颠本土。相传吉卜赛人在1410年第一次出现在法国的马孔,1419年8月来到法国东部、里昂偏北地区,1420年10月有人在法国东南的阿尔卑斯山附近的施斯达朗见过他们。
    吉卜赛人的迁徙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从印度出发进入波斯,进入土耳其人的世界,之后便涌入欧洲人的土地。这一支吉卜赛人在欧洲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如藤蔓植物一般四处伸展,他们首先到达希腊,然后进入罗马尼亚,取道匈牙利到达波西米亚、德国,在德国有一部分人去丹麦等北欧国家;一部分由奥地利、瑞士进入法国,并相继到达英国、西班牙。另一条路线是由印度进入波斯,取道亚美尼亚进入俄罗斯然后到达东欧,并逐渐遍及整个欧洲,也有一些在波斯湾、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中东地区流浪,成为亚洲吉卜赛人,到达埃及的一部分后来进入非洲内陆和南部沿海。15世纪下半叶,吉卜赛人在欧洲开始受到了排斥和迫害,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寻求新的生存空间,随着1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一批吉卜赛人跟随殖民者登上了那块处女地,他们仍然以其传统方式到处流浪,逐渐遍及各地,由此为吉卜赛人第三次大迁徙指引了方向。
    由于难以精确计算,目前世界上有多少吉卜赛人,仍然是个难题。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共1200万左右,一半居住在欧洲,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东欧地区,同时,中东和北非约有100万人。希腊40万,俄罗斯50万,瑞士5000人,芬兰7000人,瑞典8000人,法国35万,西班牙60万,美国120万,澳大利亚6万,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吉卜赛人口如下表所示。
    吉卜赛人特殊的风俗习惯,低贱的职业等使他们总是面临着被误解和歧视,流徙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不断遭受排挤和迫害的结果,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来自遥远的国土,讲着陌生语言,行为怪异的吉卜赛人是一群另类的人,由于不了解,人们往往把吉卜赛人同流浪汉、小偷看成是一类人,甚至认为他们会妖术,会带来不幸,所以并不愿意与他们来往,甚至是非常歧视他们。在吉卜赛人向西迁徙的过程中,他们总是部分定居,部分继续流动,吉卜赛队伍就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四处散播自己的种子。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拿出自己的本领四处靠歌舞、占卜、驯兽等卖艺过活,也有一些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固守传统是各地吉卜赛人共同的特征,他们甚至禁止与异族通婚,但在语言上有着极大的吸纳能力,各地的吉卜赛人都吸收了大量当地语言的词汇,因此,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往往从语言中追寻他们漂流的痕迹。研究表明,吉卜赛人在迁徙过程中往往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民族起源与民族性格
第一节  起源--天涯何处是我家
第二节  迁徙--无根的漂泊
第三节  迁徙中的苦难--命运的玩偶
第四节  民族性格--“自由之鸟”

第二章    信仰与道德伦理
第一节  信仰的万花筒--自己是命运的主人
第二节  “麦里姆”--吉卜赛人的“纯净”哲学
第三节  “童贞”与“验贞”--贞操观
第四节  偷盗--上帝赋予的职业

第三章    生活方式
第一节  被“火烤烟熏”的民族--饮食特点
第二节  适应的精彩--谋生技巧
第三节  “流浪的房子”--居住方式
第四节  魔法游戏--婚姻与爱情
第五节  万水千山总是情--家族与家庭
第六节  通往天国的仪式--葬礼

第四章    民族风情
第一节  智慧的琴弦--抒发心之感动
第二节  音乐--媚惑之声
第三节  舞蹈--脚铃声中的悲情与激情
第四节  占卜--洞穿你的心灵
第五节  节日习俗--欢聚的佳期
第六节  服饰风格--褶皱中的智慧

第五章    当代世界中的吉卜赛人
第一节  教育--飞翔的渴望
第二节  职业--生存的抉择
第三节  居住变化--笼子里的小鸟
第四节  人权--明天的呼唤
第五节  吉卜赛女郎--作家笔下的宠儿

第六章    如何与吉卜赛人交往
第一节  交谈--和“他者”对话的秘笈
第二节  用餐--大快朵颐,只需一分顾忌
第三节  交友--熟悉的陌生人
结语    吉卜赛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