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卷.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10765
  • 作      者:
    马渭源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7章  奇特的政治国策(二)
官僚规制  分权制衡
地方改制三级与“三司分权”
第一个层面:朱元璋将元朝的地方四级行政制精简为三级行政制
第二个层面:朱元璋将元朝的地方省级“集权”机制改为地方省级“三权分立制”
给大明“公务员”定规矩
朱元璋为官员们制定了《授职到任须知》的文件
朱元璋给大明帝国的官吏们制定工作责任制度
制定大明帝国官场公宴费用和官员补贴标准
严格规范大明帝国官吏的日常行为,尤其重视对官员嫖娼的处罚
规范与严控“官场入口”
制定官场七种回避
官吏亲族回避
官员籍贯回避
官员职务回避
监察回避
科场回避
司法回避
王府官回避
构筑四道监察“大堤”
建立中央机构的三套权力制衡机制
以六部为重点监察对象的六科给事中独立监察系统
建立地方权力机构的制衡与监察机制
以通政使司为核心的宫廷内外通政渠道
大明“公务员”既要“考察”又要“考满”

第8章  奇特的政治国策(三)
严刑重典  惩治贪污
洪武年间爆发腐败大案的缘由及其案件追踪
明代实行低薪制——一个监察部长死了连口棺材也买不起
大明法规尚处创建当中,有一个熟知、执行到遵守的过程——明初“红楼案”
明初政治与社会局势由乱到治的复杂性及朱元璋生性多疑——空印案
人性的丑陋——贪欲的恶性膨胀——“郭桓案”
对朱元璋严刑惩治贪污犯的讨论
朱元璋严刑酷法惩治贪腐,创造中国反腐史之巅峰——150年后海瑞主张恢复
朱元璋残忍治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朱元璋治贪的目的,我们都很容易理解,但他的手段却历来不曾使人恭维,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残忍地治贪?
朱元璋的困惑:重典为什么不能根治贪污腐败?
为什么不能根治贪污腐败?

第9章  奇特的政治国策(四)
灭绝人性  滥杀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元勋?
经济待遇的不平衡导致心理不平衡,最终会引发社会政治潜在的不安定
开国功臣与武夫们确实也有许多不法的行为
克里斯马效应重塑所遇到的问题——1399年前解决
朱元璋法定继承人的赢弱
早知命运如此,何必当初为朱家卖命
蓝玉奸党案
傅友德杀子案
冯胜私埋兵器案
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第10章  奇特的政治国策(五)
恐怖政治  特务统治
确立廷杖制度
皇帝给不听话的大臣“打屁股”——中国特色的君主专制主义“创举”
“打屁股”也有讲究
明代两次最为:壮观”的“打屁股”
创建特务机构——锦衣卫,开创明代极端皇权——特务统治的先河
不愧为老农民儿子的朱元璋“论”锦衣卫——农民理论的活学活用
令人不寒而栗的锦衣卫

第11章  奇特的经济国策(一)
别出心裁  解决“三农”
朱元璋苦心经营大明帝国的农业问题
调整土地关系
减免租税,赈济灾民
实行军士屯田,减轻农民负担
兴修水利,疏通农业命脉
奖励种植经济作物,搞好农民的钱袋子
朱元璋“爱民如子”般地对待大明帝国的农民
制度上入手确保对农民的轻徭薄赋
开出“四副猛药”,减轻农民负担
构建官府救济通道,采取非常规措施确保农民等弱势群体维护自己的权益
政治上管教官吏爱民,营造关心农民疾苦的氛围
朱元璋别出心裁地解决大明帝国的农村问题——专制下的“乡村自治”
里甲制度
“老者”“教化”
朱元璋致力的“乡村自治”之双轨制

第12章  奇特的经济国策(二)
“以良治良”  首创粮长制
中国历代基层赋役征收的利弊与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的盲点
朱元璋为什么想到要搞粮长制?
从理想出发,消灭“吏”毒瘤
大户管小户,利官又便民
打击并取缔税粮揽纳户,根绝“空手套白狼”的惰民现象
拉拢农村一般地主,巩固大明帝国对农村统治的基础
明初粮长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粮长的工作流程
粮长工作范围的扩大与粮长的待遇——没有官服和官府编制的“乡官”
粮长制的历史影响
粮长制的推行给大明帝国的经济收入带来了最大化
粮长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南方地区的农民(尤其是江南地区人民)的负担。
粮长制的实行是对中国乡村建设的一次有效的尝试
朱元璋的粮长制在政治上客观上进一步混淆了“官”与“吏”的差别,以吏作官,以吏任官,加剧了中国政治文化向着不良的负面方向恶化
粮长制的异化

第13章  奇特的经济国策(三)
公平和谐  工商有序
重建“平和”的、有序的传统工商业
600年前的“农民工”兄弟生存状态好吗?
将工匠的坐班制改为轮班制
祖上种树,子孙乘凉
构建严控有序的商业秩序
改革币制,推广“大明通行宝钞”
明初铜钱流通不畅,大明朝一直用“通宝”而没有“元宝”,这是为什么?
没有金银本位的“大明宝钞”
600年前的“教材”循环使用

第14章  奇特的经济国策(四)
从“开放”走向了“闭关”
历史遗产与朱元璋在明初设立的四大海外贸易管理机构
中国传统社会的对外贸易的特征
大明帝国初期朱元璋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到“闭关锁国”
朱元璋缺乏商品经济洞察力与战略眼光,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朱元璋想让大明帝国独享海外贸易之利,屡屡不成,最后干脆关起门来
海上尚有敌对势力的残余在活动,朱元璋害怕内外敌对势力勾结起来颠覆政权
海外走私集团化,对明帝国构成潜在危险

第15章  奇特的法制国策(一)
专制法制  严刑重典
大明帝国的法制建设:《律令》、《大明律》与《大诰》的诞生
吴元年12月制定完成《律令》——《大明律》的草稿
《律令直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法教育的“教材”
《大明律》——一部用了近300年的法典,实际使用将近600年
《大诰》“系列”——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皇帝钦定“案例法”
学习皇帝“语录”的高潮——全国性的普法运动
大明法制建设中贯彻的一个中心宗旨——强化君主专制主义
曾经的造反者加重和扩大对造反者——谋反、谋大逆的处罚及株连范围
增设“奸党”罪,严惩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确立皇帝录囚制、请奏上裁制和厂卫“听记”制
以严刑纠治思想言论

第16章  奇特的法制国策(二)
“司法公正”  礼法结合
司法制度救济务求司法公正
分级申诉制
直诉制:登闻鼓和邀车驾讼——小女子有冤要诉
中央司法“三权分立”
建立和完善会审制度
礼法结合  执法原情
法定刑与法外刑相结合——重刑主义倾向
礼法结合
推行教化与法治相结合——宽严相济

第17章  奇特的军事国策
创建卫所  军权制约
创建卫所新军制
确立军权制约机制

第18章  奇特的人才国策(一)
一头雾水  文字大狱
“文字狱”怪胎的传统与历史“走势”
朱元璋到底为什么要屡兴文字狱?
树立绝对权威,加强专制皇权
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素养差,就怕别人挖苦他,尤其他感觉知识分子骂人不带“脏”字,但句句暗藏刺人的棘刺,太可怕了,于是他就借题发挥大开杀戒
由别人的“前车之鉴”诱发了他对文人的疑心病,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对知识分子一旦有了疑心痛,知识分子就开始遭殃了,文字狱就会层出不穷
朱元璋心理存在着严重的人格障碍
朱元璋屡兴文字狱的案例分析
笔祸
“画祸”
“字画祸”
口祸
朱元璋屡兴文字狱的恶劣影响

第19章  奇特的人才国策(二)
钦定“中国圣经”  培养“标准”人才
明初朱元璋的教育治国思想——“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明初朱元璋的教育治国的措施
大力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官学
在全国各地乡村普设社学
尊孔崇儒、“钦定中国圣经”,强化文化教育专制主义
强化学校管理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禁止学生议政
朱元璋教育国策的历史影响

第20章  奇特的人才国策(三)
“标准化”考试  公平化选拔
考试标准化——600年前中国人系下的心结
朱元璋改革科举制的由来——从对科举制的肯定到否定再
到基本肯定
荐举制与老鼠窝
朱元璋第一次开科取士的喜与愁
“新兴”的、应急的历事监生
朱元璋改革科举制的主旨精神和灵魂
朱元璋科举改革标准化
科举考试内容标准划一——钦定的《四书》、《五经》
考试“出题”、答题标准划一
八股文的正面影响
为什么八股文最终成为过街老鼠?
判卷答案标准划一
朱元璋科举改革公平化
制度公正化
程序“公平化”(程序加密:三级3考一四级10考)
三甲三等
地区取额“公平化”——确立科举考试“分地而取”的原则
爱恨科举制

第21章  奇特的帝王秉性
工作作风与个人情感
朱元璋的工作作风
贵于勤政——朱元璋穿着“鹌鹑衣”上朝
事必躬亲——刘基等拿了一块不该拿的肉,被朱元璋扣了一个月的工资
雷厉风行
苛求完美——朱标顶撞父亲,朱元璋要杀朱标的老师宋濂
冲动偏执——明代皇帝十个有九个凶
朱元璋的个人习性爱好
马屁与造神
幽默与冲人
好财与好廉——富有天下的大明皇帝大多有个人的“小金库”,但朱元璋没有
窥隐与嫖妓
著书与立说——朱元璋真“有才”?
雅与俗共赏——朱元璋与南京地方民俗
朱元璋的生活习惯
节俭为本
农民本色
朱元璋的个人朋友交往
朱元璋的个人情感世界
朱元璋与46个提供性服务的漂亮“妹妹们”
美女与宦官都应该是“工具”
马皇后——一个了不起的好妻子、好母亲、好皇后
朱元璋与他的儿女们
南京明东陵
人生的三大不幸全让朱元璋赶上了
朱允的“护身符”——大明的《玉牒》
种子很多,但好的不多,朱元璋与“三类”儿子的关系

第22章  奇特的归宿
归宿迷雾重重  开创帝陵新制
草民皇帝——异常长寿
奇特的“归天”与出殡——46个后宫佳丽垫背
奇特的“安葬”——朱元璋到底葬在何处?
南京明孝陵
明孝陵兴建以后大明帝国的皇家真的有那么多的“不幸”巧合吗?
朱元璋曾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为我守门吧!”
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影响明清两朝500多年帝陵建设规制的第一陵
明孝陵的神道
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种种谜团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大明帝国:从南京到北京(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卷(下))》以“奇特”为主题,历述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比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出身还要低微,经历还要传奇,他不蹈故常,由南扫北,收拾旧山河,重建大一统;他定都江南,营造中国和世界第一大城;他废置丞相制,把皇权推向极致;他为子孙后世奠基定制用法,留下一座国祚大大长于元、也稍长于清的大明王朝。全书主题新颖,视野开阔,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实是一部迄今分量最厚重、运用独到笔法撰写的朱元璋评传和明初开国史,其在“品明史”和进一步开展朱元璋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意义和较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