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来无一治,虚名天子老奔波——童昏皇帝李儇的穷途末路
公元l994年正月,一个月黑风高,万籁俱寂的夜晚。
一伙黑衣人肩挑背扛着大批物件悄悄摸进了陕西乾县乾陵乡鸡子堆村。
忙碌了片刻之后,他们身旁传出了几声巨响。
不少在家休息的村民听到了响声。时值春节,村民们还以为是邻居在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不以为意。
第二天,早起的村民来到屋外,这才大吃一惊——村头靖陵的陵台一夜之间让炸药炸了一个竖井下去,看来昨夜村里遇到盗墓贼了。
村民们发现盗洞颇具规模,赶紧向有关部门报告。
特事特办,上级单位不久就决定对靖陵进行抢救性发掘。
通过盗墓贼,考古部门发掘了建国以来第一座也是惟一的一座唐代皇帝陵墓。
陕西关中的六个县内,自西而东绵延百余公里。分布着大唐l9帝18陵(唐代共21帝,昭宗李晔和陵和哀帝李祝温陵分别位于河南偃师和山东定陶),几乎与渭水大汉九陵成为平行一线。
这些气势恢宏的帝陵依次是:乾县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僖宗的靖陵;礼泉县太宗的昭陵、肃宗的建陵;泾阳县德宗的崇陵、宣宗的贞陵;三原县高祖的献陵、敬宗的庄陵、武宗的端陵;富平县中宗的定陵、代宗的元陵、顺宗的丰陵、文宗的章陵、懿宗的简陵;蒲城县睿宗的桥陵、玄宗的泰陵、宪宗的景陵、文宗的光陵。
《长安志》记载,昭陵和贞陵周围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围八十里;泰陵周围七十六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简、靖等十三陵周围四十里;献陵周围二十里。
令人遗憾的是,“关中十八陵”至今除了乾陵幸免于难外,据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的考证,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盗掘。
究竟是谁盗掘了“关中十八陵”呢?
根据史载,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朱砒盗陵说。
二是黄巢盗陵说。
三是温韬盗陵说。
前两种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对于事实确凿的第三种说法,根据分析:温韬仅盗掘了部分唐陵,而非全部。
《宋会要》记载,北宋建立不久,太祖赵匡胤决定修复前朝帝王的陵寝;为此诏令各州县检查历代帝王陵寝的存废情况。结果得知已有二十八座帝王陵墓在战乱中被盗,其中大唐“关中十八陵”里有十二座:献、端、昭、定、建、元、崇、丰、章、贞、简、靖陵。
说明其时,“关中十八陵”中的乾、庄、桥、泰、景、光等六座唐陵还未曾被盗。
这个结论应该还是可信的。
从北宋至民国,又过去了千余年;庄、桥、泰、景、光等五座唐陵也遭到了或多或少的盗掘。
今日,仅有坚不可摧的乾陵为硕果仅存的一棵独苗。
根据考古文物部门的资金和技术状况,现阶段对于古代陵寝的基本方针是就地保护;在各个方面条件成熟以前,能不挖的坚决不挖。可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大家的内心还是充满着兴奋与期待。
通过相关资料,技术人员知道僖宗的靖陵早已被盗,随葬物品不会太多。但考古不是盗墓,并不以出土文物的多寡来衡量工作的价值;而是通过系统详细的整理归纳相关资料信息为第一要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