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62922
  • 作      者:
    (宋)范祖禹撰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经典史评:唐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论家范祖禹的一部史论名著。范祖禹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唐及五代十国部分,待通鉴全书完成后,又把自己关于唐代历史的认识以史论的方式写定为《中华经典史评:唐鉴》一书。《中华经典史评:唐鉴》纵论唐三百年间的治乱兴衰,上起唐高祖起兵反隋,下迄昭宣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朱全忠,共306篇评论,被誉为“深明唐三百年间治乱”的史学名著。
展开
精彩书摘
  卷一
  唐高祖
  太宗有志有才而不知义
  这是《唐鉴》的第一条评论。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大乱,李世民有心利用这个时机起兵夺取天下,但他本身没有任何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力量,必须利用其父李渊的政治军事资源。李渊当时为太原留守和晋阳宫监,是隋炀帝部署在西北方面防范突厥和镇压叛乱的主将。李世民不敢把起兵之事直接告诉李渊,于是和晋阳宫的副监裴寂设下圈套,让李渊与晋阳宫的宫女私通,以此为把柄,胁迫李渊同意起兵。起兵之后,又向突厥称臣,请其出兵。范祖禹对此做出严厉批评,认为虽然史称李世民有济世之志,拨乱之才,但其手段却极不光彩,表明李世民“不知义”。范祖禹在《唐鉴》中,对唐代君臣的言行,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评判,既不一味褒扬,也不全是批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正是中国古代史论的精华所在。
  隋大业十三年①,高祖②为太原留守③,领晋阳宫监④。时炀帝⑤南游江都⑥,天下盗贼起,高祖子世民⑦知隋必亡,阴结豪杰,谋举大事。惧高祖不听,与副监裴寂⑧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乃以大事告之。世民因亦入白其事,五月,以诈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遂起兵,遣刘文静⑨使突厥⑩,约连和。
  注释:
  ①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605-618年。大业十三年,当617年。
  ②高祖: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618-626年在位。
  ③留守:官名。皇帝离开京城时,任命一位高官掌管全城事务,称为留守。隋时行都亦设留守。太原因有隋炀帝的行宫晋阳宫,所以也设留守。
  ④晋阳宫监:隋炀帝设在太原的行宫称晋阳宫,监是该宫的主管长官。
  ⑤炀帝: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杨坚的次子,隋朝的第二任皇帝(604-618年在位)。
  ⑥江都: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隋炀帝南巡时,在江都建立行宫,当时天下已纷纷起兵,炀帝不能返回长安,随行的骁果禁军在宇文化及等人的率领下,发动兵变,炀帝死于江都。
  ⑦世民:即李世民(599-649),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唐代第二任皇帝,史称唐太宗,627-649年在位。
  ⑧裴寂(569-629):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玄真。隋末任晋阳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并以晋阳宫米九百万斛、铠甲四十万枚支援出兵。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受到李渊的宠信,曾参预制定《唐律》。太宗贞观三年(629)因罪放归原籍,又流放到静州(今广西昭平县)而死。
  ⑨刘文静(568-619):唐初大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隋末任晋阳(今山西太原)令,与裴寂共同协助李渊起兵,出使突厥,结成联盟,使李渊免除后顾之忧。入唐后任纳言,助修律令。助李世民击灭薛仁果,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封鲁国公。后与裴寂产生矛盾,与其弟刘文起同被唐高祖处死。
  ⑩突厥:民族名。传说为匈奴人的分支,公元5世纪逐渐强盛,建立了统一的突厥汗国,后分裂为东、西突厥。唐太宗、高宗时期逐渐击败降服东突厥,分设若干都督府加以管理。此后,突厥人主要活动在中亚地区,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
  译文: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唐高祖李渊担任太原留守,兼晋阳宫监。当时隋炀帝到南方巡游在江都,天下到处出现反叛军,高祖的儿子李世民看出隋必定灭亡,暗中结识豪杰,谋划举行起义。他怕高祖不同意,与晋阳宫副监裴寂商量,裴寂于是挑选晋阳宫的宫女,私下侍奉高祖,然后告知准备起义。世民于是也进来告白此事,五月,以诈谋杀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于是起兵,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相约讲和并联兵。
  臣祖禹①曰:匹夫欲自立于乡党,犹不可不自重也,况欲图王业,举大辜,而可以不正启之乎?太宗陷父于罪而胁之以起兵,高祖昵裴寂之邪,受其宫女而不辞,又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何以示后世矣?夫创业之君,其子孙则而象之,如影响之应形声,尤不可不慎举也。是以唐世人主无正家之法,戎狄多猾夏之乱②,盖高祖以此始也。或日:太宗苟不为此,则高祖或终不从,而突厥将为后患,二者权以济事也。臣窃以为不然。古之王者,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③。太宗恐高祖之不从,惧突厥之为患,终守臣节可也,岂有胁父臣虏以得天下而可为欤?此而可为,则亦无所不至矣。惜乎!太宗有济世之志,拨乱之才,而不知义也。
  注释:
  ①祖禹:指范祖禹(1014-1098),字梦得,一字淳甫,北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神宗与哲宗朝历官著作佐郎、国史院修撰、翰林侍讲学士等,参修《资治通鉴》、《神宗实录》,晚年因党事遭贬谪。生平著有《唐鉴》、《仁宗政典》、《帝学》等。
  ②戎狄:古时中原王朝对四方不同民族的称呼。周代人自称“华夏”,对华夏周围四方的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即以戎狄代称四方的不同民族,以与华夏相区别。戎狄之乱,来源于《尚书·舜典》“蛮夷猾夏”的说法,后又有“五胡乱华”的说法,都是一个意思。猾指侵扰、扰乱。
  ③《孟子·公孙丑》:“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范祖禹认为李世民鼓动李渊起兵的方法及向突厥称臣借兵都是不义的行为,故引《孟子》此语批评李世民为“不知义”。
  译文:
  臣下我范祖禹评论说:一个普通百姓要想在乡里自立,还不能不自重,何况打算创立帝业,举行反隋的起义,能不用正当的手段发动吗?太宗李世民让父亲陷于有罪而迫胁他起兵,高祖私下享用裴寂奉送的女人而不推辞,又向突厥称臣,以此取得突厥的协助,拿什么给后人看呢?那些创业的君主,他的子孙会以他为榜样进行效法,就像影子和回音响应实形和喊声一样,尤其是不能不谨慎行事的。所以唐代的君主没有端正其家的家法,使得戎狄多次扰乱华夏,就是高祖以这种行为开其端的。有人辩解说:太宗如果不这样做,高祖或许不会听从,而突厥也会成为后顾之忧,做这两件事是以权变来使事情成功。臣的看法认为不是这样。古代称王的人,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来得到天下,都是不会做的。太宗怕高祖不听从,担心突厥成为后患,至终守住为臣的节操是可以的,岂能认为胁迫父亲、向虏称臣以取得天下是可以做的呢?这种事都可以干,也就会什么事都敢干了。可惜啊!太宗有挽救世运的志向,有拔乱反正的才能,却不懂得义。
  知识链接
  晋阳宫
  隋王朝在太原修建的行宫。因太原古称晋阳,故称晋阳宫。尧把他的子孙封于此地,称为唐,西周周成王把他弟弟姬虞封在此处,称为唐叔虞。唐叔虞之子改国号为晋。春秋时,晋国赵简子派人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北魏高欢在太原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高欢之子高洋又大规模扩建。隋炀帝杨广即位前被封为晋王,太原是他的发祥之地,故在称帝后对晋阳宫进一步扩建,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隋末天下大乱,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建立唐王朝后,太原称为“北都”。唐代对晋阳宫城不断扩建,形成了西城、东城、连城三城并立的庞大都城。晋阳三城,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二十四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唐末五代,晋阳先是后唐的“西京”,又先后成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从北齐高洋父子到隋朝杨广,再到唐朝李渊父子,最后到五代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以及北汉刘崇,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由此起家,所以晋阳又有“龙城”之称。宋太宗为了防止再有人从晋阳起兵,下令焚毁了晋阳城,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宋人避讳“晋阳”、“太原”之名,便设置了阳曲县,称为“阳曲”。宋太宗为斩断“龙脉”,把太原街道设计成“丁”字形,取“钉”字的谐音,以钉死龙脉。
  治理天下要首先开通言路
  唐高祖建国之初,能够听取官员的意见,对意见提得好的人,更能马上提升官职,赏赐物品,用意在于向更多的官员表示:大家都要向这种人学习,为了国家的利益,向皇帝不断提出更好的建议。范祖禹评论唐高祖的这一做法,其作用不仅仅是能听从臣下的建议,而是直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关,意义非常重大。他认为国家的治乱系于言路的通与不通,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全身,气血流通而无阻滞,可使下情上通,上意下达。这样,民众就会知道君主在关心自己,于是产生对君主的信任之心,有什么想法都会向君主倾诉。一个王朝,如果能够建立君民之间的这种信任关系,就必会兴旺发达。所以范祖禹认为唐王朝在创建之初就能如此开通言路,后来的兴盛强大,实属必然。
  万年县①法曹②孙伏伽③上表以为:“隋以恶闻其过亡天下,宜易其覆辙,务尽下情,人君言动不可不慎。陛下今日即位,而明日有献鹞雏④者,又百戏散乐⑤亡国淫声,近太常⑥于民间借妇女裙襦以充妓衣,拟五月五日玄武门游戏,非所以为子孙法也。”又言“太子诸王参僚,宜谨择其人”。帝省表大悦,下诏褒称,擢为治书御史⑦,赐帛三百匹,颁示远近。
  注释:
  ①万年县:县名,唐代首都长安设京兆府,长安城外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两县归京兆府。
  ②法曹:官名,掌管司法狱讼。隋称法曹行参军事,唐称法曹参军事,在州府称司法参军,在县称司法佐。
  ③孙伏伽(?-658):唐初大臣。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隋炀帝末年任大理寺史。入唐曾于武德初年上书高祖,坦言三事:“开言路”、“废百戏散曲”、“为皇太子及诸王谨选僚友”。高祖闻后大喜,用其为治书侍御史。唐高宗曾考察群臣,以李纲、孙伏伽为第一,称李纲差尽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是当时忠诚直言的名臣,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徵之风。贞观十四年拜大理卿,成为朝廷重臣,永徽五年因老辞官,显庆三年病逝于家中。
  ④鹞(yao)雏(ju):鹞为一种鹰,雏也是一种鸟。
  ⑤百戏散乐:百戏,指各种杂技。散乐,指各种民间和西域音乐,不属于官方正统音乐,故称散乐。
  ⑥太常:官名,掌管朝廷的宗庙祭祀等礼仪活动。又指太常官所在的官署太常寺。
  ⑦治书御史:官名,唐初沿用隋制,治书御史掌管御史大夫之事,管辖御史台中各种事务,高宗即位后,以“治”为帝讳,改称御史中丞。
  译文:
  万年县法曹官孙伏伽向高祖上书,认为:“隋朝因为厌恶听人批评它的错误而亡了天下,我朝应该改变它的覆车之辙,努力彻底了解民间情况,因此君主的言行不可不谨慎。陛下今天即位,而明天就有人献上奇异的乌禽,另外百戏散乐乃是亡国的荒淫音乐,最近太常在民间借用妇女的裙子服装用作宫中歌妓的衣服,准备于五月五日在玄武门娱乐表演,这不是用来让子孙仿效的做法。”他在上书中又说:“太子及诸王的属官,应该谨慎小心选择其人选。”唐高祖读了奏章大为高兴,颁布诏书加以褒扬,并把孙伏伽升官为治书御史,又赏赐三百匹绸缎,向天下宣布。
  臣祖禹日:国将兴必赏谏臣,国将亡必杀谏臣,故谏而受赏者,兴之祥也,谏而被杀者,亡之兆也。天下如人之一身,夫身必气血周流无所壅底而后能存焉。谏者使下情得以上通,上意得以下达,如气血周流于一身也,故言路开则治,言路塞则乱,治乱者系乎言路而已。高祖鉴隋之所以亡,王业初基,庶事草创,而首辟言路以通下情,可谓知所先务矣。是以海内闻风,如热者之得濯,废者之得起,民知上之忧己而疾痛,将有所赴愬①也。唐室之兴,不亦宜乎!
  注释:
  ①赴想(su):前往告诉。想与诉同。
  译文:
  臣下我范祖禹评论说:国家将要兴旺就必定会奖赏进谏之臣,国家将要灭亡就必定会杀死进谏之臣,所以进谏的人受到赏赐,是兴旺的征兆,进谏的人被杀,是亡国的征兆。天下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人的身体必须气血顺畅流通没有阻滞而后才能生存。进谏的人使下面的情况得以通达于君主,君主的意旨得以传达到下面,就像气血在全身顺畅流通一样。所以进言之路畅通,国家就会得到治理,进言之路堵塞,国家就会发生动乱,天下的治与乱与进言之路是否相通紧密关联。唐高祖以隋朝所以灭亡的原因为借鉴,在王业刚刚建立之时,众事处于草创阶段,而能首先开通进言之路以使下面的情况畅顺无阻,可以说是知道先要致力做什么事的了。所以天下受高祖的影响,就像炎热的人能够沐浴,残废的人能够站起来,百姓知道皇上担心自己的疾病而痛心,他们将会前来朝见皇上诉说自己的心声。唐王朝的兴盛,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知识链接
  百戏散乐
  中国古代民间人士的音乐、杂技表演。先秦时进入宫廷进行表演,宋以后逐渐分化,散乐指音乐、歌舞和杂剧,百戏指角抵和杂技等。东汉张衡《西京赋》对百戏表演有详尽描绘,包括歌唱奏乐、化装表演、角抵(即相扑摔跤)、武术(扛鼎、胸抵刀、筋斗、弓箭)、杂技(如钻圈、跳越水盘、走索、吞刀、吐火)、马戏、驯兽、魔术等。不少出土的画像石真实地记录了百戏散乐表演,山东沂南东汉墓百戏画像石中有伴奏乐队,乐器有竖笛、排箫、竽、埙、瑟、小鼓、铎、编钟、编磬、建鼓等。1971年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出土《乐舞百戏图》,除乐队和舞蹈外,还有弄丸表演,同时飞掷五个弹丸;飞剑表演,人跳着将剑抛向空中;舞轮表演,人立在踏鼓上将车轮抛动;倒提表演,人在四重叠案上倒立;童技表演,一人仰卧地上,手擎樟木,樟头安横木,中间骑一人,横木两侧各一人,作反弓倒挂状。
展开
目录
卷一
唐高祖
太宗有志有才而不知义
治理天下要首先开通言路
老子岂是唐的祖先?
王珪、魏徵辅助太子的失误
李世民杀太子实为大罪
唐太宗
魏徵不明君臣之义
天子不可亲自训练军队

卷二
唐太宗
太宗能自知不足
君对臣不可用诈术
天下不可以逆取
圣主以天下为耳目
太宗能居安思危
太宗知数赦之弊
宰相的职责在于求贤
太宗启唐代戎狄之乱
君主大臣各有其职
贞观之治的原因所在
因时制宜才会有合适的制度
治国用刑必须慎重,
君子之才与小人之才
太宗分辨直言与告讦
马周劝太宗莫营不急之务
守成难于创业
太宗轻用民力为渐不克终

卷三
唐太宗
唐代儒学的兴盛
太宗不能以义制心
帝王言行,天下皆记之
太宗识别佞臣
太宗能知而不能行
君主宰相不能过问史书编纂
君臣有朋友之义
太宗征高丽无异于隋炀帝
太宗好大喜功,不可羡慕
太宗屡征高丽之失误。
太宗娶弟妇为妻,渎乱人伦
太宗选择托孤大臣的方法不当
太宗一生的整体评价

卷四
唐高宗
高宗初亲贤后用佞㈡
长孙无忌不学而终受祸
李勋祸害唐室极重
失道之君未必亲为不善
李劫积不善而有余殃
唐中宗
放纵女子小人,恶必滔天
唐玄宗
唐室之祸,基于玄宗用宦官
玄宗知为君之要
姚崇不知宰相职责盯
宋璟无欲则刚㈧
举其偏以补其弊的害处

卷五
唐玄宗
得其人而有善法,事必兴盛
玄宗重用宦官
天下之祸常基于太平之时
明皇崇老喜仙而被臣子欺骗
唐以上古人物为祖先,为后世嗤笑
玄宗纳子妇之无礼
王忠嗣可谓贤将
玄宗宠信安禄山之荒唐
玄宗不能育才养贤
玄宗任非其人终致大祸
兴复唐室终靠忠贤之臣
天子失国与匹夫何异

卷六
唐代宗
唐取士之弊
唐德宗
官吏奉朝廷之意而不奉法
民之本性不欲为乱
暴敛之害甚于寇盗

卷八
唐德宗
君臣之道与知命
为法者,必使民去末反本
德宗三大弊政

卷九
唐宪宗
救灾必须给民以实惠

卷十
唐文宗
天子徒善不足以为政

卷十一
唐宣宗
帝王求长生之弊
唐僖宗
盗贼之起必由暴赋重敛使民不聊生
民疾官吏如寇仇

卷十二
唐昭宗
小人不可以有功
唐之乱亡,皆由藩镇
唐昭宣帝
贪躁之士自取白马之祸
得失天下的关键
唐代全部皇帝之总评
唐之兴亡,宋之鉴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