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左手翻史书:古诗文名篇的史实真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1333609
  • 作      者:
    韩扑著
  • 出 版 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韩扑,男,属蛇,满族,沈阳人,家中四代人执笔为生。从小修炼文字表达功夫,小时经名师点拨开窍,后虽经过中文完整教育,但文史功夫均靠东抹西涂,自修而成。    从业编辑工作多年,曾专事搜集名人八卦,后转行副刊,遂有此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人们习惯右手,繁忙、自然、流畅、顺理成章。左手与右手相反,代表着闲暇、坚持、独特、别出心裁。在闲暇的时候,用左手翻开史书,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浮升出字里行间,绚烂着阅读的进行式和思想的比较级。
    “将相和”只是貌合神离,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就对了;《隆中对》并没有打动刘备,赤壁之战时,诸葛亮真的只是“略懂”,《出师表》是一篇人事攻略;桃花源不在虚无缥缈中:《水经注》是一部军事地理学,刘禹锡拖累了柳宗元,滕子京逼着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醉翁之意,不在乎山水之间也,《五人墓碑记》中,阉党的大佬是皇帝……熟悉的古文,被长期误读,《左手翻史书》将告诉你,这些古诗文名篇背后的历史真相。
    讲解历朝历代的那些事儿,为学生丰富知识,为教师开阔视野,为大众指点历史的迷津。
展开
精彩书摘
    《史记》系列
    太史公跟屈原有共鸣——《屈原列传》为什么夹叙夹议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头本来没有这句话,但清代村儒毛氏父子乱改《三国演义》后刊行时,把这句话镇在了演义开头,结果四处传播。在四百年来的“常言道”之中,属这句话危害极大,流毒极深。本来,一个民族,应该存一个信念,有一本是非,发扬一个共同的理想,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血性,有持守,我们的国家才会有进境,而如“话说”这种庸俗冷漠的看客心态,却是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痼疾。
    比如,看客们去听相声,听郭德纲在《大保镖》里告诉他们:屈原是包粽子小贩的祖师爷。
    看客们爆笑。
    听完相声,扑感觉到,我们确有经常读读这篇《屈原列传》的必要了。
    课文《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选入时去掉了关于贾谊的部分,并省却了《怀沙》赋原文等处。而《屈原贾生列传》作为屈原和贾谊的合传,太史公是饱含了深情去著录的。
    在《史记》之中,论用情最深的篇章,除了《太史公自序》之外,就是《孔子世家》《伯夷列传》和这篇《屈原贾生列传》了。说太史公“用情至深”,是因为在这几篇文字的叙述中,太史公动辄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出来议论几句,一抒胸臆。著史而失去平常心,这是史家的大忌,因此,班固后来多拿这一点来诟病司马迁。
    司马迁是性情中人,班固是名教中人(是岳不群),所以《史记》和《汉书》很不一样。司马迁的“屈原传”,史学价值其实远远不如文学价值。在这篇传中,司马迁插入了三篇文论,拢共占去整个篇幅的一半。
    说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其实是在借屈原、贾谊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屈原做《离骚》,以香草美人为寄托;司马迁写《史记》,则以屈原和贾生为寄托。
    很多老先生讲,对于史书要“五读俱全”:读其人际、读其细节、读其背景、读其校勘、读其评注。虽然我们平时做到“五读”并不容易,但在读《屈原列传》时,必须一起读《楚世家》。我们可以发现楚国的国家建制与中原各国并不一样。它的最高权力机构被分为三个系统:军政、贵族、巫祀。作为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屈原负责管理的是楚国的贵族和外交,还有一部分巫祀事务。同时,军政事务却是不让他染指的,屈原从不带兵。
    从列传中也可以看到,楚怀王一开始很信任屈原,并让他主持改革(但不是真正的变法)。
    怀王让屈原主持的是什么改革呢?是贵族改革以及宗教改革。
    在称为“绝地天通”宗教改革以后,楚国上层将神权集中于己手,使楚成为战国时旧贵族势力最强的国家。贵族一直掌握着楚国的中枢资源,掌握着做官的最任意优先权,所以楚国的政治上层接近铁板一块。楚国籍的人才虽然很多,却始终不能为本国所用。春秋时便有“惟楚有才,晋实用之”的说法,意思是楚国人才很多,却都投奔到晋国去,与楚国为难为敌。
    到战国时这种情况依旧存在,比如李斯这样的人,他想有发展,而在楚国想通过仕途出头,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去秦国闯荡。
    这样一来,楚国的上层越来越昏庸保守,所以改革弊制、还政于公就成为它自救的惟一出路。但是因为利益与特权是成瘾之物,所以变法在楚国之难,也是天下无双的。吴起曾经受楚王的委托变法,政风刚猛的他得罪了不少贵族。所以,支持变法的那位楚王一死,贵族们就群起而攻之,把吴起干掉。
    到屈原时,楚国的政治气候又有不同。因为是人口和领土大国,加上生产科技的催动,当时楚国的经济规模骤然增长起来。其结果就是,贵族阶层发现,他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一个捞钱、奢靡的大好时机到了。
    楚国的政治结构远远落后于其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新兴士人的参政要求,但贵族们自己却看不到这个。他们所致力的,是如何在其位而谋其利,实现自己的特权最大化。
    屈原所处的位置,使得他成为了贵族们把好日子过下去的最大障碍。
    屈原是聪明人,他明白富庶而愚昧的楚国,已经成了各国眼中,尤其是秦国眼中的首席肥肉。他的忧患感觉如此之强,主要缘自这一点。
    但是,他的改革没有军事支持,也缺乏政治工具。本国权贵排挤和秦国间谍反间的双重作用,使屈原的先知先觉、大声疾呼和大量创作,在特权利益面前也只能沦为无能的力量。他创作了《离骚》,却也因此走上了“赴渊”的不归之路。屈原在流放中所写的作品,很多都笼罩着一层不祥的悲凉气氛。屈原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怎会不知,自己迟早要被除掉,只不过暗处的那些人不会这样轻易让他死去,而是用“等待死亡”的心态来折磨他。
    须知,即使屈原“披发行吟泽畔”的时候,他背后也是跟着很多董超、薛霸之类押守者的。
    屈原的结局,显然是被“天使”勒令监督自尽的,实际上,就是被秘密处决了——古时刑不上大夫,像除掉屈原这样身份高贵而罪愆又不足以构成诛杀的角色(主要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一般都是“令其自尽”,给你自我选择了断方式的尊严。而且,以屈原刚健畅达的性格,他绝不会自杀的。当然,这只是关于屈原死因的一种比较合乎逻辑的说法。如今,很多人都说屈原是听说过渡沦陷的消息后,殉国难而自杀的。问题是,楚国郢都虽然沦陷,但并不意味国家的灭亡,相反,屈原应该积极投身救国才是,怎么会憋屈得去自杀呢?从他临死做的《怀沙》来看,“大难”明显成为他必须死去的理由。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个国家的首都失陷、权力中枢对国家突然失去控制的时候,对于潜在政敌或异端分子,会采取什么措施呢?这类快刀斩乱麻的事情,在古今中外发生得还少吗?屈原正是当时楚王的最大潜在政敌之一,新楚王及其班底不对他下手,才是怪事。
    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篇之中呢?除了因为两人都是所在时代的大文豪,更重要的是,两人都是在相似的政治背景下,因为呼吁变革,而遭到贬斥排挤而死掉的。贾谊遭到政治驱逐,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他主张改正朔、易服色。
    汉文帝是帝王术大师。他对贾谊的破格提拔,其实,就是冲击老臣派的政治试探、火力侦察,比如,让贾谊出任太中大夫,让雄才善辩的贾生与墨水不足的老臣们“廷议”等等。
    从什么地方集中试探呢?就从玄妙难测的“鬼神之事”上入手。
    李商隐《贾生》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写的是贾谊被外放以后,文帝秘密召见他回京,二人在密室里深谈,说的都是些鬼神之事。
    李商隐这首诗有他的个人寄寓,并非历史原貌。
    汉文帝千里迢迢把贾谊召回京城,在密室里深谈,难道真的就是唠些虚无缥缈的问题吗?
    其实,汉朝是一个迷信的朝代,当时的鬼神之事并不是小事。诸吕灭后,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接到周勃、陈平等人从长安发去的“请来即位”的邀请,不知吉凶,还特地占卜了一下:占卜的结果是“吉”。刘恒这才下了决心,打点行装上路。
    其实,“鬼神”话题是文帝掩人耳目的借口,他与贾谊讨论的,仍是变革的事情。后来,贾谊虽然死于非命,但他的政治预言,却一一应验。汉朝的国策,也逐渐走上贾谊所设计与呼吁的正轨。比如,汉武帝在董仲舒的设计下,玩“天人合一”的专制集权猴戏,极大加强了统治力;又顺着贾谊的思路,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与楚国相比,汉朝还是幸运的。文帝比楚王有韬晦,汉朝的军事贵族势力相对也比楚国的旧贵族容易对付些。
    不过,贾谊自己仍然在汨罗江水的倒影里,看到了屈原。
    到西晋、晚唐时,中国人又面临了和屈原时的楚国、贾谊时的汉朝相似的情况:贵族守旧奢靡、统治者贪图享乐、国家内忧外患。但西晋人和晚唐人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屈原,也没有贾谊,他们只有一群醉心于清谈、吸毒和吹口哨的“名士”,以及一群汲汲于内斗的“强人”。于是,西晋和残唐到底灭亡,华夏文明也遭遇了浩劫。
    我们一代代人重读屈原的价值正在这里,只不过最好不要在吃粽子的时候,因为那不叫居安思危,那叫记吃不记打。
    “将相和”只是貌合——《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单讲“男人的情谊”
    关于“将相和”时廉颇、蔺相如两人的年龄,历来存在误解。很多读者都认为廉颇当时是白发老将,蔺相如是青年才俊,这是受了后世戏曲舞台形象的误导。
    廉颇最初见于记载,是赵惠文王十六年挂帅带兵攻打齐国取胜——当时,齐国被燕将乐毅攻打,几乎灭国,廉颇这次出兵,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廉颇何时死去的呢?赵悼襄王年间。廉颇受诬陷被驱逐到魏,又跳槽到楚国,其间发生了著名的“廉颇虽老,仍能每餐食斗米”的典故。其后很久,老将军才在楚国辞世,那时离廉颇初亮相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如果老廉八十岁过世(古人平均寿命短,那时活八十岁,相当于现代人活一百岁左右),那么他初亮相时,至多也就是三十多岁,而他当时的身份就已经是赵国的大将军。
    “将相和”故事,则发生在赵惠文王二十五年。按上文的推算,廉颇那时应当40岁上下。
    再说蔺相如的年龄。他比廉颇还早死10多年,却比廉颇晚出道。他的身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宦者令缪贤舍人”,也就是宦官首领缪贤的幕僚,大概相当于左宗棠在骆秉章幕府中“潜龙毋用”的状态。缪贤自己是老油条,当然不会用菜鸟做幕僚,而且他推荐蔺相如时,提到当年蔺相如曾出谋划策,使自己解困于危难;且用廉颇的话说“相如素贱人”,在贬低相如时也没有强调他年少,这些都说明相如屈沉下僚很多年。所以,他出道时,很可能岁数比廉颇还大些,至少不是个小年轻。
    《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将相和”的典故而闻名。详细的故事,只要是上过高中,学过这篇课文的读者都熟悉的了,扑不赘述。本文要说的是,如果关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全篇,再参照其他篇目的有关记载,你可以发现,“将相和”故事的背后,其实是赵王在操控两种对外路线,调和鼎鼐,力图保持国家发展平衡的运作。
    再如,廉颇对蔺相如的古怪态度,以及秦国对赵国的前后表现,都说明“将相和”的背后,隐含着赵国两种外交策略的较量。
    当时,玩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都已经不在了,但其外交遗产还在,各国内部,仍存在联秦与抗秦的两种外交思路。虽然赵国是军事强国,但也不例外,其内部也有外交分歧。
    廉颇很明显是联秦派。注意,他只是亲秦,而不是投降。廉颇在赵国带了半辈子兵,打了无数的仗,曾经对燕国、齐国、魏国出兵,都取得了成功。可是对秦国呢?除了曾经与秦军协同作战,在《史记》的记载中,廉颇只带兵跟秦军打了长平一仗,但还因为消极避战,中途被撤了。
    课文中说,惠文王十七年,赵王得到和氏璧,秦国立即提出用十五城来换,赵王召大将军廉颇等商量对策。他们怎么计议的呢?
    大家开了半天会,结论是:呜呼!无法可想。
    廉颇当然主张给秦国璧,这样纵使秦国赖账,赵国在国际上也有话说。
    赵王却舍不得。
    最后是赵王背后的太监缪贤推荐了一个人:门客蔺相如。
    这个缪贤不简单,他跟燕王过从甚密。燕王为什么要结好赵臣呢?如果读过苏秦的传,就明白了,苏秦当年搞合纵,佩六国相印,孤立秦国,他的大本营就在燕国;燕国也因此捞取不少国际好处,所以,跟燕国结好的各国权贵,历代不绝。这是燕国的一个外交政策。秦国也因此最恨燕国,以致后来有燕国策划“荆轲刺秦王”的事发生。缪贤与燕王结好,当然是抗秦派,蔺相如是其幕僚,而且深得缪贤赏识,所以也是抗秦派无疑。
    蔺相如的行为也是如此。他见赵王,慷慨陈词的内容,全是以秦为敌;到秦国,又戏耍了秦王,刻意激怒后者。
    史载,完璧归赵后一年,秦攻赵,夺取一城;次年又攻赵,杀两万人。
    这实际是“完璧归赵”引发的军事行动,是“完璧归赵”的余波。所以说蔺相如“不辱使命”,实有夸大之嫌。不给秦玉璧,又能令秦理亏而无言,无所行动,这才真正是不辱使命。蔺相如一番大言,貌似义正词严,其实理亏。秦王并没有说不给赵十五城,而且还斋戒沐浴,很正式地要接受玉璧,蔺相如却把玉璧偷偷带回了。据司马迁的记载,蔺相如的依据,竟都是“度”,“度”秦王如何如何,也就是主观猜测。明朝时有王世贞作《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就很看不惯蔺相如这一套“完璧而失信”的手段——王世贞也是从蔺相如的视角看问题的,其实相如的本意,正是要托“大义”而激怒秦王,同时也由完璧而邀功于赵王。
    赵王是重玉璧,还是重土地和人民呢?《史记》是不著闲笔的。司马迁笔下的两次赵国的败绩,已经说明了他的看法。
    同时,廉颇作为大将军,秦两次来攻,都得胜而去,不能不说他是有责任的,他明显是不作为,是不想给蔺相如擦屁股。
    接下来渑池会,蔺相如对秦王作人身威胁,但正是因为廉颇已经驻扎大兵在边境,而且廉颇和赵王议定:王上此去若有不测,太子立即登基,所以赵王一行才得以无恙而回。
    这就是联秦派和投降派的区别。所谓联秦派,就是向秦国示好,不给后者战争借口,把战火引向别国,同时自己迅速发展国力,用从他国攻取的土地,来弥补结好秦国付出的代价。
    纵观廉颇在赵国的战争生涯,基本都是这一路线。对秦国,他采取守势和外交安抚,同时积极对燕、齐、魏等国下手,运用自己的地缘优势迅速增强国力,力争赶上秦国。所以,蔺相如数次激怒秦国,引起两国战端,白白消耗赵国的国力,这是廉颇不愿看到的。
    所以,廉颇才要羞辱蔺相如,跟他过不去。
    面对挑衅,蔺相如说的话大家都了解了:他先拿廉颇和秦王做比较。这个比较,颇不伦不类,廉颇是上阵杀敌的大将,秦王是高居庙堂的君主,他们怎么可比呢?
    蔺相如的水平就在这里。他知道自己的话将被转述给廉颇,所以在话里充满暗示:我作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内不怕廉颇;同时,赵国要想图存图强,必须把各派各方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主张,但我们的共同目的,是使得赵国强大起来,这正是王上的深意。
    以廉颇的水平,他当然明白了蔺的意思和风度,被蔺相如的大局观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相如的背后还有赵王在做推手,遂负荆请罪。
    其实这里边,最高明的人是赵王。廉颇是联秦派,赵王当然知道,而且意识到如果单单让廉颇用事,国家和秦走得太近,与他国关系持续恶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破格提拔抗秦派背景的蔺相如,使其与廉颇形成一个平衡。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平衡”呢?这与战国的形势有关。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六国论》,那里边的主要观点“六国之灭,弊在贿秦”,总体是不错的,但又有一点不对。因为秦以外的六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怀国是的个体,互相之间因为利益而分分合合,如果秦曾经因内乱而弱,那么统一天下的还不一定是谁,所以当时的各国,包括秦,都在外交上是不断摇摆的。赵国处在各国中间,也必须时时留有余地。这是宏观上的平衡。
    还有微观的平衡。那时候没有实现大一统,各国之间,人才是流动的,其中各种倾向的都有,有鲁仲连那样的侠士,也有苏秦张仪这样的投机政客。他们的能量是非常大的,甚至达到一力兴邦,一力亡国的程度;甚至他们之间,还有私下的默契,甚至曾经有A国大臣兴兵攻打B国,B国初战不力,换了一个元帅,进犯者就退兵了,于是后进的元帅加官晋爵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那A国的大臣和B国的新帅,私下是有关照和交易的。
    赵王要想让自己治下的能人既形成合力,又互相制约。他清楚地意识到,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非常重要。
    这之后,廉、蔺合力,攻打齐、魏,占城略地。
    且看,赵国实现“将相和”以后,秦国就害怕赵国、不敢来犯了吗?不是。秦国还是要来进犯,因为赵国朝廷上平衡了,军事上没有平衡,对秦国的战线还没有得力的将领。于是,赵王又推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这个人就是赵奢。
    其实,《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人的合传。司马迁把这四个人作合传,你应该明白他的含义了吧。
    赵奢是个传奇人物。这位名将是税务稽查员出身,因为税收得好,后来做了赵国税务总局的局长。后来,国势危机,赵局长弃账从戎,一举成为赵国名将。
    将相和八年之后,秦国与韩国进犯赵的军事要地阏与。赵王找来廉颇,问:能不能出兵去救?
    廉颇能怎么回答?
    路远,地险,敌强,没有胜算。
    赵王又找大将乐乘。
    回答和廉颇一样。
    最后找来赵奢。
    赵奢:两军斗险,亮剑,勇者胜。
    赵奢就领兵去了。
    阏与之战是战国中期的一次著名战役,此战秦军大败。赵奢一战为赵的西部边境打出了10年的和平——可惜赵国没有抓住这10年时间发展国力。而秦国占据巴蜀以后,国力发展得也确乎太快了。
    赵奢回国就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列。这样,赵国在军事、外交上,实现了人才的完美布局,成为一个阶段性强国。
    四年之后,赵惠文王死了。他很厉害,能调和鼎鼐,令将相和,可他儿子就没这么厉害了。
    赵孝成王一登基,秦国立即来攻,做军事试探。当时,国君幼小,太后临朝,赵奢又死了,对秦作战没有大将,蔺相如提出请齐国派救兵。须知,齐与赵仇恨很深,态度怎么松动呢?原来,在此前五年,赵最后一次进犯齐,这次领兵的人便是蔺相如。这一战打得奇怪:两军刚刚对峙,赵就主动与齐言和了——将相和的好处正在这里,需要红脸就推出红脸,需要白脸就推出白脸。
    那次言和,正是此次求救兵的基础。不过,齐提出一个要求,要赵派国君的小弟弟长安君去当人质。太后不同意,于是左师触龙去劝她同意,是为《触龙说赵太后》。
    齐国救兵一到,秦国本来就没准备决战,于是退兵。
    赵孝成王七年,因为执政的平原君处置失当,秦赵矛盾再次激化,双方在长平对阵。那时候,蔺相如已经处于病退的状态。孝成王派廉颇领兵。
    为什么用廉颇对付秦国呢?因为赵奢死了。
    廉颇打得怎么样呢?初战不力,深沟高垒,避战。应该说,廉颇是忠臣,他不出战,是避免决战,要保存赵的军事实力。那时候,秦赵的力量对比,比完璧归赵、将相和的时候更悬殊。此时的廉颇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倾向,他这次避战,是出于军事考虑:赵军本土作战,补给线比秦军短、安全。
    须知,赵国是骑兵厉害,对峙并不符合赵军的作战优势,但决战即使胜了,赵也要元气大伤——正所谓“老将不赌”。
    于是,秦对赵行反间计。年轻的赵王一方面听信谗言,另一方面廉颇的联秦派背景也让他不得不怀疑,于是作出了撤换老将军的决定。
    赵王撤换廉颇之后,用谁替换他呢?用的恰恰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长平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赵国的全部战争精英,45万将士,几代积攒的军事家底,全部毁灭。
    秦国因此奠定了取天下的基础,因为诸侯再没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能与他抗衡了。
    秦进围邯郸一年多,廉颇率残兵苦苦支撑,赵国几乎灭亡。平原君带门客毛遂从楚国搬来救兵,信陵君窃符夺魏营,两国来救,加之秦国也已经筋疲力尽,才退兵而回。
    秦赵两败俱伤,谁最高兴呢?燕国。
    此时,蔺相如已死。他生前一直结好燕国,结果养虎遗患。长平之战后5年,燕对赵发动总攻,赵国相国廉颇反击,消灭了燕国军队,进围燕都。廉颇很想兼并燕国,使赵国的实力达到与秦国抗衡的程度。但秦国趁机又出兵背后,占领了赵国三十七座城池。
    结果,赵国灭燕不成,反而丧失大片国土,廉颇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或者可以理解为:因为秦赵力量悬殊,廉颇战略的成功,已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了。而赵孝成王没有老爹的手腕,也没有慧眼,更不懂得调和鼎鼐、相互制衡的必要,只好继续由廉颇推行“拆东墙补西墙”的战略。
    几年后,廉颇又攻下魏国的城池。
    这时,孝成王去世,新君悼襄王一登基,就立即将廉颇免职了。廉颇被逐,逃到魏国寻求庇护。但魏国也不信任他。这时,赵国作战不力,又想召回廉颇,可惜朝廷上已经没有他的人为他说话了。去探视廉颇的人,回去报告称,廉颇前列腺肥大、大小便失禁,已经不能带兵打仗,失去了利用价值。
    几年后,无奈的老将军又跳槽到楚国,作军事顾问。
    “将相和”之后四十年,一代名将廉颇客死于楚。这四十年间,赵国有机会,有人才,有实力,但终于没有能够阻挡秦国的勃兴与统一步伐。赵国只有军事改革,而秦国却实现了全面改革,这是两国兴亡的根本差距所在。
    廉颇死后又数年,赵亡。
    ……
展开
目录
序言:本书的缘起与读法
《左传》系列
《左传》里的三个半大力士
郑庄公差点当上霸主——《郑伯克段于鄢》之后
吃到肉的曹老师失望了——《曹刿论战》的后话
重耳比烛之武高明——《烛之武退秦师》还有下文
晋国强大了,秦国很生气——《秦晋崤之战》只是个开头

《史记》系列
太史公跟屈原有共鸣——《屈原列传》为什么夹叙夹议
“将相和”只是貌合——《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单讲“男人的情谊”
破解“魏公子密码”——《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背后
兴也无种,败也无种——《陈涉世家》没有写到的事
鸿门宴上,项羽不能杀刘邦——《鸿门宴》的前缘后事
《细柳营》这件小事并不小(上)——文帝为何成全周亚夫
《细柳营》这件小事并不小(下)——景帝为何杀掉周亚夫

中古诗文系列
苏武为什么被扣十九年——《苏武传》的特殊背景
是范晔把张衡写成了大人物——《后汉书》里的弦外之音
书圣的后现代生活——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前前后后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有怎样的玄机
郦大人行到水穷处——由《三峡》说《水经注》为何而作
东边牧马,西边放羊——从《木兰诗》的时代说起
魏征之后为何再无“明镜”——《谏太宗十思疏》是应运而生
渭水那边红一角——从《阿房宫赋》说说项羽烧了什么
柳河东的边城故事——《捕蛇者说》里外全是血泪

宋朝系列
赵普的“半部《论语》”是句什么话
范大人顾洞庭而言他——说说《岳阳楼记》里的三层利害
醉翁之意,不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写的
是什么
欧阳修的“秀才说到兵”——《伶官传序》为什么感慨万千

“三国”系列
蜀汉有双隐形的翅膀——《出师表》背后的恩恩怨怨
坐断“东南”战未休——说说《赤壁之战》的隐情与误载
大没落,小道德——《期行》《乘船》透露了什么魏晋“风度”
关于江东的几句八卦(上)——从《孙权劝学》说起
关于江东的几句八卦(下)——从《祖逖北伐》说起
“三请诸葛”的刘备究竟图什么——说说《隆中对》与卧龙
谁说诸葛亮谨慎——罗贯中设计《草船借箭》的真正意图
“群英会”玄机何在——看周瑜如何让蒋干中计
曹操和曹植谁是“凶手”——杨修之死是为了谁
孔明为什么必杀马谡——看看《失街亭》的前因后果
“空城”是计还是略一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默契

明末系列
阉党究竟代表谁——《五人墓碑记》的背后是明末党争
侯公子的永失我爱——从侯方域的《马伶传》说起
冬季到西湖来看雪——说说张岱与《湖心亭看雪》的始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